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徽建筑》2020,(1):222-223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高铁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在我国迅猛发展。如果外地游客乘坐高铁来合肥,那么高铁沿线就是他们看到这座城市的"第一眼"。如何将沿线绿化融入城市景观,同时降低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是高铁绿化建设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交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来,高铁规模与数量不断地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带动了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然而,在城市建设中,会出现市政道路横穿高铁线路的情况,因此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根据资料表明,国内高铁线路的下穿工程并不多,所以对于下穿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下沉式地道下穿高铁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促进我国交通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我国高铁的产生背景,基于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我国高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我国高铁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指出高铁交通具有经济、快速、舒适、环保等优点,将成为中长远距离主要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4.
贾胜利 《四川建材》2013,39(3):164-1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高速铁路的建设,建设标准高、技术要求高、质量目标高,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指标、控制和检测等有更严格的要求。所以,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过程、施工技术以及养护方法等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高铁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进步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止2 018年底,我国已开通高铁 2.9万公里,高铁车站超过500座。由于我国东 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高铁车站选 址各具特色,同时也出现一些“舍近求远”的 高铁车站选址“怪象”,没有从“以人为本”的 角度对高铁车站的接驳交通进行系统规划建 设,高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旅 客出行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为此,基于我国现 行高铁车站城市规划空间特征,本文从宏观 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高铁车站的选址 特征,从战略规划、成本技术、绿色环保三 个方面阐述高铁车站选址“怪象”产生的深层 次原因,梳理影响高铁车站选址的内外部因 素,论证高铁车站合理选址的原则、方法与 策略;探讨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体系的 关系,提出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理念, 总结国内外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建设经 验,挖掘我国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需解决 的主要问题,并以重庆西站为例,提出改善接 驳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磊 《居业》2021,(7):124-125,146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了我国交通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高铁而言,竣工用地验收测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高铁竣工用地验收是保证沿线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竣工用地验收测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高铁竣工用地验收测量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高铁竣工用地验收测量方法的人群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交通事业的建设也已经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不仅仅是火车站、高铁这类陆运交通枢纽的发展,而且机场的建设也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但是机场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地基填埋处理,尤其是高填土机场这类地形不复杂的区域,由于地貌问题,填充体和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现阶段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促进交通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8):100-101
高铁枢纽站作为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包含高铁、城铁、地铁、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是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随着我国各地新区建设迅速展开,以规划高铁枢纽站带动新城建设发展的模式也逐步兴起。本文从以下几点综述基于高铁枢纽站的换乘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供发展契机。由于高铁站点大都位于城市边缘地带,需要实现与市中心及市辖区县等地的交通衔接,由此出现许多高铁枢纽、高铁新城等项目。以杭甬客运专线绍兴北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例,从交通需求与枢纽规模、交通组织与总体布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铁路客运的发展历程,将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三种类型,即普速铁路时期的门户车站、高铁时期的交通综合体和城市综合体,并从换乘空间功能角度,概括了大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四项基本特征,同时,从交通设施与城市相互关系的角度反思目前中国交通综合体型高铁枢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介绍国外高铁枢纽采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模式,以期为我国今后高铁枢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建超  郭文武  王军 《建筑机械》2012,(11):32-35,13
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离不开铁路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技术的支持,同时也加大了对铁路运输装备的需求,促进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高速铁路各项工程对建设装备的需求种类,从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电气化以及线路检测与养护等工程的划分角度,对所需建设装备的应用与发展作一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腾 《城市建筑》2014,(11):391-39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铁等轨道交通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这对我国航空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促使航空枢纽在发展中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大型机场向综合交通枢纽转型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以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契机,以轨道交通人才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点,依托校企共建,建立"四维渗透"式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化了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卢俊澄 《城市建筑》2014,(18):79-79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稳定的特性,成为了我国目前交通建设的重点。本文以我国某城市已通车的轻轨工程为参照实例,汇总实际数据,验证分析了轻轨铁路桥站整体结构的设计,同时对其抗震性能做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芳  王方 《中外建筑》2013,(10):92-95
本文从叙述我国高铁的建设历程开篇,点出我国高铁时代的到来:然后.对高铁枢纽综合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包括SID设计内涵、ROD理论模式,三个圈层理论基础:接下来对国内外两个典型高铁枢纽综合开发的案例进行了解析(欧洲里尔、上海虹桥):最后结合正在建设的合肥高铁南站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及案例的经验借鉴进行了探索,旨在使即将投入使用的合肥高铁南站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带动合肥乃至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特别是高速铁路运输行业迅速发展,同时电动汽车行业也正在快速起步。轨道交通、电动汽车运行原理与电梯运行非常相似,其电力电子技术、调速控制技术、变流技术,能量回馈技术等对电梯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给电梯行业带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7.
从老站场到新站场:“站场经济”的新陈代谢与空间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技术革命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本文拟以武广铁路为研究对象,以赤壁、岳阳、长沙站为例,从站场枢纽空间的新老更替探讨武广高铁对沿线新老站场区枢纽经济的重构与结构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矮寨大桥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主跨布置为242m+1176m+116m。它跨越德夯大峡谷,峡谷两岸地势陡峭,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55米左右。为了克服运输条件差的困难,提出了轨索滑移架梁法的施工方案。它是利用悬索桥主缆作承重结构,永久吊索连接临时吊鞍支承张紧的轨索作为轨道,运梁小车在轨索上移动运送钢桁加劲梁段,到达待安装位置,借助缆载吊机垂直起吊安装。文中对轨索滑移架梁系统及其缩比模型试验和足尺模型试验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缆载吊机的设计和试验也进行了描述,最后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轨索滑移架梁法能快速实现悬索桥的主梁架设,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矮寨大桥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主跨布置为242m+1176m+116m。它横跨德夯大峡谷,峡谷两岸地势陡峭,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55米左右。为了克服运输条件差的困难,提出了轨索滑移架梁法的施工方案。它是利用悬索桥主缆作承重结构,永久吊索连接临时吊鞍支承张紧的轨索作为轨道,运梁小车在轨索上移动运送钢桁加劲梁段,到达待安装位置,借助缆载吊机垂直起吊安装。文中对轨索滑移架梁系统及其缩比模型试验和足尺模型试验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缆载吊机的设计和试验也进行了描述,最后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轨索滑移架梁法能快速实现悬索桥的主梁架设,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