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上海轨道交通应用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法(MJS工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结合MJS工法不同用途实例,阐述了该工法特点及优越性,为该工法垂直施工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通过对水平和倾斜MJS工法试验的介绍,论证了其"全方位"施工的效果,其不足之处还需进行试验改进和完善。MJS工法可应用于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施工空间严重受限、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其设备国产化进程效率较低,后续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市在建的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下穿既有2号线工程为例,施工中大管棚无法满足设计沉降要求,故在该工程中采用MJS工法,降低了施工对地铁站厅以及隧道穿越的影响,施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对本次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MJS工法应用经验的总结,以此希望能为今后同类型工程在MJS工法的运用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地铁一号线需穿越江心小岛,并在岛上设置盾构换刀区,换刀区域开挖面需稳定性加固。开挖面上部为中细砂层,透水性强,稳定性差。设计采用MJS工法,加固兼止水,成桩直径≥2200 mm,搭接700 mm。岛上5.6m以浅为杂填土层,向下依次为淤泥、中砂、细砂层,MJS钻杆成孔难度大,抱钻杆及埋钻杆的风险极大。大功率顶驱钻机采用双管钻进轻松穿过回填层和砂层,在砂层中留置一定深度的外套管兼作护套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塌孔功能,成功解决了复杂地层用MJS工法施工的引孔难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分布不均、施工扰动较大、设备数字化水平低及施工质量难以管控等技术问题,成功研发微扰动四轴搅拌桩工法及其施工装备,本文围绕成桩类型、桩身质量控制技术及搅拌桩施工对地层微扰动技术这3个方面阐述工法原理,列举工法材料用量与水胶比,并与常规三轴搅拌桩相关参数作对比;介绍所用施工装备结构特点、技术参数及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工法及施工装备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运用本工法及施工装备,成桩全过程由数字化施工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实现施工参数的自动监控与存储,能够有效推进我国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在施工自动化、施工效率的提升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滨江商务区16-01系列地块基坑围护止水帷幕施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TRD工法原理,常规的三轴搅拌受限于地下水系和砂砾石层,而TRD工法成桩速度快,成桩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狭小场地CFG桩的施工所采取的简单易行的替代方法——用机械洛阳铲成孔,送料机灌注成桩并用振动棒进行振动的施工方法的介绍,表述了此种方法在施工时易产生的问题和应注意事项,说明了当狭小场地无法采用长螺旋施工CFG桩,用这种方法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大断面高铁隧道"V级"软弱围岩开挖,在国内传统工法中多为三台阶开挖工法,而三台阶施工工序繁杂、施工条件受限,封闭成环时间过长、沉降变形难以控制、劳动力投入过多,且施工进度不够理想。以中铁五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站前EMZQ-4标大坪山隧道1~#横洞掌子面施工为例,其通过采用大机微台阶工法施工,有效解决了施工工序繁杂、施工条件受限、变形量控制、减少劳动力、施工进度、成本节约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所述新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布袋桩在铁路软基中应用的成功实例,介绍布袋桩施工法的设计、施工工艺参数及在场地受限情况下的施工监测,说明其不同于其它地基加固法在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优势,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文通过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载体桩的成桩工艺,分析了载体桩的受力机理:充分利用了地下较硬土层和钢筋混凝土桩的强度,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建筑场地情况和结构形式合理选用载体桩,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水冲气举辅助沉预制桩工法有诸多优势,如可以减小沉桩的阻力,避免压桩的困难,提高桩的贯入能力,穿透力强,在沙砾土及粘土中均可采用水冲气举辅助沉桩,等等;通过某高层住宅工程,简要介绍了水冲气举辅助沉预制桩的技术原理和技术应用范围,论述了水冲气举辅助沉预制桩工法所具备的独特技术功能,说明了此工法的沉桩可行性,并重点阐述了其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场地内卵石、碎石地层层厚大,施工困难,选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考虑场地地层条件、施工设备、项目工期以及工程造价,按变形控制对CFG桩进行设计,同时根据场地条件及CFG桩特点制定了施工流程。对CFG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埋设护筒、选用合适的旋挖钻头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煤矿立井钻井法凿井能顺利通过松散含水砂层,结合可可盖煤矿中央风井区松散含水砂层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对立井井筒采取桩基帷幕预加固处理的技术方案。通过混凝土咬合桩和MJS旋喷桩两种桩基帷幕加固方案的实施性对比,确定了MJS旋喷桩在松散含水砂层地质条件下能顺利实施,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和理论计算,确定了MJS旋喷帷幕桩的合理施工参数。结果表明,MJS旋喷帷幕桩在立井井筒松散层周围形成了强度合格的帷幕加固体,实际施工中确保了煤矿立井钻井法凿井能顺利通过松散含水砂层,其施工工艺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矿立井井筒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工程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豫翠园工程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施工中,消除黄土湿陷性的效果不好,施工后个别层位仍为轻微湿陷。通过对黄土湿陷机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原理以及该工程具体问题的分析,认为灰土桩成孔方法不对以及挤密冲击力不够是导致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将挤密桩成孔调整为冲击挤密成孔工艺,回填夯实灰土的冲击锤质量由100 kg增加到200 kg以增大冲击力,场地各土层的黄土湿陷现象全部消除,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低、符合城市环保要求的螺旋钻超流态压灌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他解决了螺旋钻成孔桩底虚土问题,使单桩承载力得到保证和提高。该工法是通过履带式起重机及长螺旋钻机用特制钻头钻至深度后,边提边钻,边用混凝土输送泵经中压灌注超流态混凝土(也可压入钢筋笼后再灌注)。该工法适用于冲积层、粉质粘土、中细砂和砾径<20cm的卵砾石中。经多处工程施工检测证明,成孔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5.
《地质装备》2004,5(3):28-31
工法编号 :YJGF0 1- 2 0 0 2工法名称 :大型箱型基础混凝土施工工法完成单位 :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工法编号 :YJGF0 2 - 2 0 0 2工法名称 :静态泥浆孔夯护壁、旋挖式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完成单位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工法编号 :YJGF0 3- 2 0 0 2工法名称 :桩锤冲孔夯扩挤密桩施工工法完成单位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法编号 :YJGF0 4 - 2 0 0 2工法名称 :杂填石区风动潜孔锤引孔打桩成孔工法完成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工法编号 :YJGF0 5 - 2 0 0 2工法名称 :采用ZK - 10 18型扩底钻具施工扩底桩工法完成单位 :铁道建筑研究设…  相似文献   

16.
西成高铁卵漂石地层全套管跟管钻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成高铁清江河特大桥桥梁桩为钻孔灌注桩,穿越卵漂石地层,成孔难度大,钻进困难,严重制约工期。针对该地层,采用全套管跟管钻进工法,搓管机配套旋挖钻机施工,有效地解决了卵漂石地层成桩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薄壁地下连续墙工艺应用于防洪大堤防渗工程在我国并不多见。目前,防洪堤的防渗大多采用旋喷工艺或深层搅拌桩工艺。由于这两种工艺都存在着局限性,对于不均匀的土层(如淤泥层、砂层、卵石层等)及成孔较深(超过25m)的防渗墙工程则无法保证其防渗效果。使用薄壁连续墙施工工艺,可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薄壁连续墙其优点是防渗效果佳,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务件,造孔深度可这40m。且工程造价低。在我国的长江大堤一带已有应用。在广东省本土内,于2002年11月,首次把该技术应用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中,取得成功。薄壁地下连续墙的的施工工法与常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成槽方法及接头方式上的区别。着重对薄壁地下连续墙的成槽工法及接头方式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CMW工法在隧道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隧道基坑支护工程的粉细砂复杂地层中首次成功应用了CMW工法,与钻孔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和SMW工法等相比,具有污染小、造价低、速度快和施工质量好等优点.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CMW工法施工的优点、工艺流程、设备选择、施工方法、安全管理要求和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9.
SMW工法用于深基坑中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和SMW工法几种深基坑(12~20 m)支护工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对比,突显SMW工法的优越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和施工方面介绍这一新型工法,为SMW工法作为深基坑支护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水泥土搅拌墙施工方法分为搅拌桩连续搭接的桩式水泥土搅拌墙、渠式切割水泥土搅拌墙(TRD工法)和铣削深搅水泥土搅拌墙(CSM工法)。针对水泥土搅拌墙以上三种施工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梳理与对比,总结了各个工法的适用范围,以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合理的工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