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LFP-900系列线路保护在全国电网中大量采用,动作可靠,深受好评。但是在我局电网内一条单端电源输电的220kV输电线路上,当线路高阻接地时,动作行为出现了异常。该线路采用的是LFP-901B和LFP-902B双套保护配置,LFP-90lB高频保护(允许式)采用的是光纤通道,LFP-902B高频保护(闭锁式)采用的是载波通道。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1日和21日,河南电网相继发生两次大面积线路跳闸事故,系统保护大都正确快速切除故障,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分析了220kV线路11、15型微机高频保护软件版本从5.1升级到5.18后动作延时的统计对比结果,显示出两种高频保护软件改进后真正达到了停信延时8ms出口,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同时也分析了事故中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和典型的不正确动作,并提出相应对策,强调了实施反措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次保护动作行为分析,发现光差保护和高频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这一配置方案下高频保护“拒动”的现象,进而以南瑞RCS-902A保护为例,对高频保护在故障动作的延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220 kV贺金线长161.38 km,为长距离输电线路。采用的CSL-101B输电数字式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运行中保护范围内发生6次故障,其中3次主保护高频保护正确动作,3次主保护高频保护拒动。利用RTDS实时数字模拟系统搭建数模试验模型,对220 kV贺金线CSL-101B高频保护进行数模试验,分析认为金贺线线路分布电容较大,系统投入多组高压和低压并联电抗器,故障时产生较大的谐波分量,而CSL-101B保护装置滤波能力相对较弱,当谐波分量较大时,先投入的高频距离保护判断为反方向,进入功率倒向逻辑,保护延时停信,由于2套保护中的差动保护动作快,因此CSL-101B高频保护延时118 ms,来不及动作,其他保护功能可正确动作,建议对该保护装置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5.
<正> 用高频闭锁距离、零序保护做110kV短线路主保护,具有保护动作速度快、可靠性高、整定简单、配合合理等优点。但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于运行方式变化,双电源的连络线可能变为单电源馈线运行。这时的高频闭锁距离、零序保护的动作行为,如图1中:当AB线D_1点故障时,虽送电侧保护A启动,发讯,并由其测量元件停讯,但受电侧保护B亦可能启动,并发讯。由于保护B的测量元件不能动作,所以保护B将…  相似文献   

6.
从原理和实际运行两个方面对允许式高频保护和闭锁式高频保护在高电压系统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进行了比较,得出允许式高频保护构成简捷,动作可靠性优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的结论,提出在高频保护方式选择时应优选允许式高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志坚 《大众用电》2006,22(1):28-28
2005年02月26日05时44分深圳供电局220kV经贸站222TV气室发生了B相避雷器接地故障,220kV经贸站母差保护动作切除Ⅱ母,220kV东湖站220kV东经乙线线路保护动作切除线路开关,不发重合闸令(因为是电缆线路,所以重合闸退出运行),保护动作行为正确。下面将通过对220kV东经乙线两套主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比较,展开论述如何利用光纤通道提升线路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次保护动作行为分析,发现光差保护和高频纵联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这一配置方案下高频保护因延时而"拒动"的现象,进而以南瑞RCS-902A保护为例,对高频纵联保护在故障情况下的动作延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线路主保护避免采用此类保护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次保护动作行为分析,发现光差保护和高频纵联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这一配置方案下高频保护因延时而.拒动"的现象,进而以南瑞RCS-902A保护为例,对高频纵联保护在故障情况下的动作延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线路主保护避免采用此类保护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起220 kV线路保护跳闸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220kVMD线故障跳闸,A相高频保护M站侧保护动作,而D站侧A相高频保护屏跳闸灯亮,却没有保护报文;两侧B相高频保护都仅是起动的情况,依据保护报文、录波图及保护原理对保护跳闸行为进行分析,确定故障类型为发展性故障,并且保护动作行为正确。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交流电压切换回路的构成及原理,并以实际运行当中出现的故障为案例,对此回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现场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干式并联电抗器故障介绍,结合干式并联电抗器的运行特点和自身结构及工作环境方面,对干式并联电抗器频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大型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高压母线是极其重要的电气元件,对复杂接线方式下构成环路的各类母线,母差保护装置不应因为母线故障时有流出母线的电流而导致装置灵敏度降低甚至拒绝动作.母线连接元件倒闸操作过程中,母差保护装置应正确判断并瞬时切除故障.通过对中阻抗母线保护装置运行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证装置运行可靠性和灵敏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TT和TN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和保护电器及其应用条件。在对比TN系统出线接地故障采用低压断路器和熔断器过电流保护的优缺点之后,认为重视廉价的电压熔断器的选用,并提出其应用条件和适用的装设场所。  相似文献   

15.
秦健 《贵州电力技术》2013,(11):34-35,6
功率倒向单回故障双回跳闸事故是在多个隐患的共同作用下,由天气原因的接地故障逐步扩大而引起的。通过分析得知第一次故障并未造成电网事故,只是因为PT断线重合闸退出,甲站102断路器未重合。但第二次故障由于甲站102跳闸线路I回发生功率倒向,由此引出双回线形成环网运行定值失配的隐患,再加上甲站双回电源线运行在同一段母线,造成甲站全站失压,更严重的是还有3座变电站是通过甲站多级串供电,结果就导致4座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  相似文献   

16.
基于KVM over IP技术的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移动工程师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变电站监控系统软件维护工作不再局限在主控制室内,针对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软件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实际需要,提出利用键盘、显示器、鼠标的KVM over IP技术构建移动工程师站.KVM over IP技术从计算机键盘、显示器、鼠标的接口中获得模拟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息包,并经过加密和压缩,在网络中利用TCP/IP连接进行传输,实现对计算机设备的远程控制.论述了移动工程师站的实现方法、设备接口、网络构建,给出了网络结构图,以及相应的安全机制(访问权限、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信号仿真、网络隔离)等.  相似文献   

17.
高压直流接地极过压保护反事故措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RTDS仿真系统分析了高肇直流输电系统“4·2”双极相继闭锁事故原因,指出现有接地极过压一开路59EL保护的设计逻辑存在缺陷,在中性母线开关跳开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合适的动作出口,导致双极相继闭锁事故。通过仿真验证了拉开极线高压侧隔离开关隔离极线可以有效消除在中性母线上耦合的过电压;在中性母线开关跳开后通过合理增加59EL保护延时同时隔离故障极线路是针对“4·2”双极闭锁事故的有效反事故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SC HVDC)输电系统中广泛应用了挤出绝缘直流电缆。针对开关操作、内部故障以及雷击所引起的暂态过电压对直流电缆系统可靠性的挑战,基于南澳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利用PSCAD/EMTDC建立直流电缆系统仿真模型,设置交流单相接地、两相短路、桥臂电抗器接地等不同类型的故障,分析了各类故障条件下直流电缆系统的暂态过电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缆端部过电压峰值最大可达2 p.u.,且电缆端部出现的过电压幅值与短路电阻值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孙海新  甄利  谢达 《高压电器》2007,43(1):65-67
通过对城市某110kV站10kV母线设备两次闪络事故分析,得出如果两个非有效接地10kV系统之间通过线路有较强的耦合联系,当一个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零序电压就会通过线路耦合电压,对另一个有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系统产生作用,其作用结果因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不同而各异,其中采用过补偿方式就有可能形成串联谐振,产生危险的过电压,是造成设备闪络事故的原因之一。针对形成该类串联谐振的条件,提出采用欠补偿方式避免闪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鱼米滩水电站1号发电机组空载启动时出现的定子绕组过电压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次谐波谐振是导致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