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辉 《中国纤检》2010,(18):76-77
<正>●新标准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实施GB/T22864—2009《毛巾》已经实施,其对吸水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考核相比FZ/T62006—2004《毛巾》做了很大调整,尤其是吸水性的测试方法,在原来沉降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吸收法。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仪器研究所针对《毛巾》新标准最新生产了采用水流试验法的LFY-215B毛巾吸水性测试仪。吸水性是评价毛巾优劣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中的评定毛巾吸水性能的B法进行了比对试验,指出吸水性测试中不确定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磨毛产品掉毛的特性,FZ/T 62030—2015《磨毛面料被套》附录B和GB/T 40270—2021《纺织品基于消费者体验的通用技术要求》附录A都给出了脱毛率和掉毛程度的检测方法,并明确了技术要求。本文对两个标准的原理、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适用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版GB/T22798—2019《毛巾脱毛测试方法》中A法未对的烘干温度、烘干时间、洗后调湿时间做出具体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发现脱毛率测试结果往往会出现负值、重现性差的问题。结合大量试验摸索,本文得出最优的烘干温度、烘干时间、洗后调湿时间等测试条件,并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在此试验条件下毛巾产品均可获得可靠、稳定、准确的脱毛率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8种毛巾类样品,分别采用《毛巾产品脱毛测试方法》(GB/T 22798—2019)中的水洗失重法、摩擦失重法和《纺织品基于消费者体验的通用技术要求》(GB/T 40270—2021)中所述掉毛程度试验方法进行毛巾脱毛性测试。通过试验分析了摩擦失重法和掉毛程度试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着重分析了水洗失重法中试验用水种类、质量称量方式两项因素对脱毛率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级水进行试验的同时,采用洗涤前、洗涤后样品干燥质量进行脱毛率计算可避免数据出现负值等异常情况。摩擦失重法和掉毛程度测试方法可较为直观地反映部分样品的掉毛情况,但对于部分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且目前没有可用的评价指标,建议有关部门能结合实际,研究不同毛巾产品的适用方法及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4年第33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107项国家标准,其中,GB/T 8878—2014《棉针织内衣》(代替标准GB/T 8878-2009)和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代替标准GB/T 22849—2009)为针织产品标准,新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实施,相关部门须及时了解新标准,顺利完成标准过渡。  相似文献   

7.
为了找出影响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结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A法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试验结果表明,人员操作方法的差异是影响测量结果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加强操作员内部能力比对,可有效减少操作员操作方法间的差异,提高实验室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从GB/T 2910.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三组分混合物》来看,对桑蚕丝/柞蚕丝/棉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还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为了解决该混纺产品在检测中的困境,本文结合FZ/T 40005—2009《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的测定化学法》、GB/T 2910.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某种蛋白质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等方法,探索了一种测试方法,经试验验证,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质量新闻网10月10日发布消息,从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2014年第2季度,该局对人造板产品质量进行了省监督检查,共抽取了57家企业生产的59批次人造板产品,有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本次检查依据GB/T 4897—2003《刨花板》、GB/T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GB/T 18102—2007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9月13日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公布2016年第二批工业产品质量市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据公告,本次抽查了6家企业生产的6批次人造板产品,抽查结果全部合格。本次人造板产品抽查依据GB/T 15036.1—2009《实木地板》、GB/T 18103—2013《实木复合地板》、GB/T 18102—2007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标准GB/T22864—2009《毛巾》中的两种评定毛巾吸水性能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原理和试验结果,对实际工作中方法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耿榕  陈新生 《中国纤检》2012,(19):60-62
桑蚕丝/羊毛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GB/T2910.18—2009在试验中有时溶解不畅,会造成结果差异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参照FZ/T40005—2009的方法对桑蚕丝/羊毛混纺产品定量分析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GB/T461.3—2005《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浸水法)》、GB/T1543—2005《纸和纸板不透明度(纸背衬)的测定(漫反射法)》、GB/T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GB/T7975—2005《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GB/T7978—2005《纸浆酸不溶灰分的测定》、GB/T7979—2005《纸浆二氯甲烷抽出物的测定》及GB/T12032—2005《纸和纸板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7项国家方法标准已于2005年9月26日发布,并于2006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7项标准均为对相应早期版本的修订版,同时,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相应旧版本标准。另外,GB8939—1999…  相似文献   

14.
胡浩 《针织工业》2019,(12):84-86
文中对GB/T 22853—2019《针织运动服》新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将其与GB/T 22853—2009《针织运动服》标准进行对比,详细介绍了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质量要求、产品适用说明等指标,为规范针织运动服装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指导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氨纶混纺产品化学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执行3个标准:GB/T 2910.12—2009、GB/T 2910.20—2009和FZ/T01095—2002。由于标准中修正系数d值的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d值进行测定,进而对试验数据进行修约,使所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真值,误差小于1%,很好地解决了使用3个标准进行试验时所得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据GB/T 2910.1—2009、GB/T 2910.2—2009、GB/T 35443—2017采用拆样法和次氯酸钠法对海藻纤维/氨纶/粘纤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试验。依据JJF 1135—2005,分析和评定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试验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标准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GB/T 12705.2—2009《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转箱法》和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中防钻绒性试验方法中的试样制备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改进并对防钻绒性评价进行总结。改进后简化了试样制备步骤,试样袋两侧不会存在钻绒现象。指出了GB/T 14272—2011,GB/T 12705.2—2009以及GB/T 12705.1—2009,考核的是面料或者胆布,而FZ/T 73053—2015考核面料、胆布和缝纫工艺,且不同标准对应的防钻绒性评价规则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首次制订的微生物类真菌农药5个基础性国家标准近期已发布,并将于2008年8月1日实施。这5个标准是:真菌农药母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GB/T 21459.1—2008、真菌农药粉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GB/T 21459.2—2008、真菌农药可湿性粉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GB/T 21459.3—2008、真菌农药油悬浮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GB/T 21459.4—  相似文献   

19.
邱然 《中国纤检》2010,(4):64-65
试验证明,样品提取液经活性炭吸附脱色或水蒸气蒸馏甲醛或活性炭脱色并水蒸气蒸馏甲醛后,用GB/T2912.1—2009方法测定纺织品中甲醛,可有效消除样品颜色对测定甲醛的影响。方法用于深色样品中甲醛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解决了国标GB/T2912.1—2009不适于深色提取液中甲醛测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GB/T12704.1—2009、GB/T12704.2—2009、ASTME96—2005E法和BW法4种试验方法对几种常用基布及涂胶织物进行了透湿测试。证明织物的纱支经纬差异越大,织物的透湿性能越好;织物涂层含有亲水性基团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湿性能;在透湿原理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透湿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