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改善光固化数码印花织物的安全性、手感与牢度,设计合成了有机硅氨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并对其流变性能,光聚合性能,以及固化膜物理力学及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聚氨酯丙烯酸酯兼具低黏、低模量、高柔弹和助引发一体化功能。有机硅氨基改性光敏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膜因其有机硅链段向膜表面迁移,当有机硅含量为5%时其固化膜力学性能损失小且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和耐水性。以合成的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复配构建光固化聚合体系,配制光敏剂樟脑醌、着色剂颜料及相关助剂,制备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墨水,其最终转化率为96%,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5%,拉伸应力为1.5 MPa,最大断裂伸长率为530%,100%伸长应力低于0.4 MPa。应用光固化数码喷墨印花制备的织物,其摩擦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6,(20)
采用丙烯酸酯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作为黏合剂,应用于纯棉织物涂料印花,考察了黏合剂、增稠剂、柔软剂用量和焙烘条件等工艺参数对印后织物牢度性能、硬挺度和手感的影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黏合剂在涂料印花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黏合剂4%,增稠剂1.4%,柔软剂40 g/L,焙烘温度150℃,时间3 min。该工艺印制的产品手感柔软,得色量高,其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3.
徐小刚  杜鹃  赖俊杰等 《印染》2013,39(10):14-17,45
采用自制的核壳型乙烯基硅氧烷预聚物(PVPS)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作为黏合剂,应用于涂料印花。探讨了黏合剂原料中的功能单体、交联单体、PVPS及棉布阳离子改性等对印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合剂用量为20.0%时,纯棉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分别为4~5级和3级,硬挺度4.6~5.1 cm,无黏连性,不堵网,表面滑爽性好。这类涂料印花黏合剂应用于纯棉布印花比涤纶更合适,纯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印花,湿摩擦牢度可提高到3~4级。  相似文献   

4.
施建刚  赵振河  杨少艳  王孟 《印染》2012,38(12):5-8
以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和苯乙烯(St)为主单体,采用阴-非复合型可聚合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进行无皂乳液聚合.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单体、功能单体用量以及聚合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将该丙烯酸酯黏合剂应用于织物涂料印花,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等良好,无游离甲醛释放,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原料,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讨论了多种因素对乳液聚合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TEM等对乳液黏合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黏合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引发剂用量1.3%、80℃保温反应1 h、乳化剂用量3%、有机硅用量4%,此时单体转化率高达95.01%,凝胶率0.71%,胶膜吸水率仅为硅改性前的35.60%;涂料印花后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分别达到4~5级、3~4级,皂洗沾色4~5级,褪色4级,弯曲刚性2.13;印花织物色牢度高,手感柔软,无甲醛释放,与商品黏合剂相比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自制的包覆有酞菁蓝颜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涂料染色。通过改变黏合剂色浆用量、烘干和焙烘条件、交联剂和渗透剂用量,确定最佳染色工艺。试验发现,染色超细涤纶织物的得色量较高,织物柔软性好,K/S值达到5左右,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湿摩擦牢度可达5级,皂洗牢度中的褪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达5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皂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粘合剂,即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硬、软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交联单体,聚乙烯醇(PVA)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保护胶体在无N2保护的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类无皂聚合的涂料染色粘合剂,同时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多种因素,并将其应用于织物上,增强了织物的耐洗牢度、摩擦牢度以及手感等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印染》2015,(6)
将水性聚氨酯TC印花黏合剂应用于纯棉毛巾的涂料印花。结果表明,在140℃焙烘3 min,水性聚氨酯TC 15%,柔软剂V230 1%时,印花部位的手感为5级,干摩擦牢度2~3级,湿摩擦牢度2级。将水性聚氨酯TC与丙烯酸酯类黏合剂DM-751复配使用,在复配质量比m(TC)∶m(DM-751)为2∶1,黏合剂质量分数10%,160℃焙烘3 min,柔软剂V230质量分数1%时,印花部位的手感为4级,干摩擦牢度2级,湿摩擦牢度3级。采用色媒体对毛巾改性后再印花,摩擦牢度提高半级,手感下降半级。  相似文献   

9.
采用封端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F6)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封端型水性聚氨酯(WPU)。将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应用于织物的整理和涂料印花中,探讨了整理工艺参数对WPU整理后纯棉织物和涤棉织物抗皱和抗起毛起球效果的影响;以及涂料印花工艺参数对纯棉色织物干湿摩擦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秦俊霞  朱亚伟 《印染》2016,(4):30-33
为提高锦纶酸性染料印花织物的耐碱性汗渍色牢度,并防止耐摩擦色牢度的下降,试验考察了汗渍牢度剂SF-30A、湿摩提升剂HS-222、黏合剂SD-20B和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对色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汗渍牢度剂SF-30A能大幅提高酸性染料印花织物的耐碱性汗渍色牢度,但会引起耐摩擦色牢度的下降;虽然湿摩提升剂HS-222和黏合剂SD-20B能减少耐摩擦色牢度的下降,但其整理效果不及优化的丙烯酸酯单体;当汗渍牢度剂SF-30A与Di-TMPTA单体或BPA2EODMA单体同浴整理时,锦纶印花织物耐碱性汗渍色牢度达4~5级,耐摩擦色牢度达4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涂料印花织物的手感、耐摩擦色牢度等性能,通过细乳液共聚将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烷(PDMS)作为聚氨酯(PU)的软段制得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Si–PUA)杂化胶乳,并应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杂化胶膜耐水性、热力学性能及对印花织物表观色深、耐摩擦色牢度和硬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相比,Si–PUA杂化胶膜的耐水性和柔性得到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20%时,杂化胶膜的水接触角较PUA胶膜增长了56.5%,–55 ℃时的储能模量降低了45.5%;将Si–PUA杂化胶乳用于涤纶织物涂料印花,具有更佳的色深性和耐磨性,其手感柔软度接近于原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一种可检测紫外光强度的光致变色纺织品,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微胶囊,用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丝网印花。表征了所制备微胶囊的粒径、形貌、芯材包封率及光致变色性能。采用自制变色梯度板记录微胶囊印花织物变色色差,探究了紫外光辐照条件对棉织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和印花工艺对其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螺吡喃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729 nm,分散指数为0.34;印花织物变色色差随微胶囊质量分数、紫外光强度及照射时间的提高而增加,微胶囊质量分数为14%的印花织物经30 W/m2紫外光照射100 s,变色色差可达19.02;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可达4~5级和4级,20次紫外-可见光循环照射后光致变色色差损失12.26%。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棉织物转移印花改性剂,探讨了共聚物配比与印花品得色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交联单体对胶膜性能、印花品K/S值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对印花K/S值影响较为显著,用量分别为30%和5%时,印花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色深度和鲜艳度。交联单体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可作为棉转移印花改性剂的理想无甲醛交联剂,且当其用量为3%时,改性剂胶膜的水溶失率较低、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较好,印花色牢度较佳。改性棉织物经分散红转移印花,所得转移印花品指标符合GB18401-2010《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A类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影响喷墨印花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的因素,自制颜料墨水,分别改变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考察焙烘条件对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固定焙烘条件,改变颜料墨水的pH值、黏合剂的用量和种类,考察这些因素对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90s时,印花织物的摩擦牢度较好;随着油墨pH值的增大,印花织物的湿摩擦牢度下降;用水性聚氨酯作黏合剂制备的油墨,印花后织物的耐摩擦牢度比用聚丙烯酸酯的好。  相似文献   

15.
超低甲醛涂料印花粘合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超低甲醛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将丙烯基单体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成自交联反应性单体丙烯酸环氧丙烷,然后与丙烯酸酯类单体乳液聚合,制得超低甲醛涂料印花粘合剂。该粘合剂一改以往自交联反应单体采用羟甲基丙烯酰胺,使粘合剂游离甲醛超标的弊端。用于印花工艺中,游离甲醇含量仅为8mg/kg,摩擦牢度达3~4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涂料印花存在的手感和牢度难以兼顾的问题,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丁酸缩聚,再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封端剂,制得具有优异分散性、耐水性、黏结牢度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在加入纳米颜料后制得蓖麻油基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墨水。研究并分析了蓖麻油含量对乳液粒径、固化胶膜性能、耐水性等的影响及原因。随后以涤纶平纹织物为代表,对比表征了蓖麻油基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墨水喷墨印花织物表面形貌和硬挺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蓖麻油质量分数为42.1%时,喷墨印花织物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色牢度。  相似文献   

17.
可聚合乳化剂在涂料印花粘合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涂料印花粘合剂,研究乳化剂及其质量分数对单体转化率、聚合凝聚率、胶膜溶失率、胶膜力学性能及涂料印花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与传统乳化剂复合,可以改善其聚合稳定性。键合在胶粒表面的可聚合乳化剂,可以明显降低胶膜溶失率,提升胶膜力学性能,提高涂料印花色牢度。可聚合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时,乳液聚合具有较高的单体转化率和较低的聚合凝聚率,胶膜具有较低的溶失率,较高的断裂功和良好的涂料印花色牢度。可聚合复合乳化剂可作为涂料印花黏合剂的理想无APEO乳化剂。  相似文献   

18.
有机颜料微胶囊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琳  吴明华  袁艳  戚栋明 《纺织学报》2010,31(8):97-102
将原位细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的有机颜料微胶囊应用于棉织物的涂料印花,考察了色浆构成方式、微胶囊壁材和印花工艺等因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传统颜料印花相比,微胶囊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牢度、手感和K/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颜料的微胶囊化处理可有效提高颜料颗粒与织物表面的结合牢度以及颜料在织物表面的分散均匀性。同时受高分子链段柔顺性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微胶囊壁材对印花效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以丙烯酯丁酯共聚少量刚性单体为壁材的微胶囊印花效果最佳,此时较佳的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19.
邵建中  黄益 《纺织学报》2015,36(2):121-0
针对当前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的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等瓶颈问题,提出将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与蓝光固化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安全、高效、环保以及具有广泛织物承印适应性的纺织品印花新技术。从单体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复配体系入手,研究了单体对聚合体系的流变性能、蓝光聚合性能以及固化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优化出适用于数码印花加工的蓝光固化聚合体系构成。模拟印花实验表明,印花织物具有良好的花纹清晰度以及耐摩擦色牢度和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