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持人形象不是指狭义的人的相貌体资,而是主持人通过广播电视传播给受众留下的较为稳定的作为“人”的总体印象。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方面,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所传播的信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国"战略举措犹如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罗盘,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科学传播是"科教兴国"战略举措的重要内涵之一.电视这一当今最为强大的大众媒介,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传播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为科学传播插上了有力的翅膀.科教电视节目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广技术技能,传承人文理念,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它力图通过视听结合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兼具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节目使不同风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活跃在电视屏幕上.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这个群体都会对电视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凡具备文化影响力的主持人群体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呈现和其自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作用的结晶.天津卫视开播的《非你莫属》大型求职类栏目开拓了电视求职的新时代,其主持人更需要具备一定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张楠  詹琰 《科普研究》2014,9(6):11-18
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对"科学"认知的一部分,同时,影响到中小学生未来成为科学家的意愿。本文通过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比较研究,显示出科学教育与媒体对科学家的形象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科学家的尊崇程度;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及科学家正面和负面的形象认识;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科学家的形象与他们未来择业的态度的影响,并提出科学传播与科学家形象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庆旺 《电视技术》2022,46(3):91-93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媒体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电视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新时期的电视节目制作不仅要迎合新媒体时期的观众习惯,更需要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能够制作出更加精良、更具正能量的节目内容.因此,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优势以及特点展开分...  相似文献   

6.
谭英 《科普研究》2007,(1):30-35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了解农民接触电视节目的行为偏好及其信息服务的意愿和需求,为探究电视传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第一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受众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新闻、影视剧和气象预报;电视媒介传播“文化信息”对农民的观念改变、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提出,电视虽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可电视不是万能的,应正视电视节目服务农村的传播的功能;电视的单向信息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农民的科技信息需求。建议利用电视媒介自身的传播优势,充分发挥电视文化信息传播的职能及其导向作用,提高农村公民的人文社科素养及基础自然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正对传统媒体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冲击。手机电视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产品相结合,手机电视既要具备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又要适应手机这种新媒体的技术特性,因此就更需要对其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改进,由此也产生了对传统电视节目生产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传播的接受对象、传播技术、媒介环境与电视节目形态的改变,对电视制作人员尤其是电视编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当前电视编辑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包括有声语言表达和无声语言表达.其中,无声语言表达包括神态语言、体态语言和服饰语言.服饰语言作为展现主持人内在性格和外在形象的重要载体,在信息的传播、思想的交流、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塑造和电视节目的完美呈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正  周荣庭 《科普研究》2016,11(5):62-71
本文通过对商业广告的社会功能的综述性研究,发现了当下广告研究领域对商业广告的科技传播功能关注不足的现状。并进一步结合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对商业广告的三种不同的科技传播功能进行分析,剖析出商业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正反两重作用,并针对其不同作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卿婉莹 《科普研究》2013,8(5):30-35
美国科学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自推出以来,受到了观众及电视界、科学界的各方好评。该剧以青年科学家为人物核心,将深奥的科学理论、晦涩的科学语言、独特的科学场景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开创出独特的科学情景喜剧风格。相较于一般体裁的情景喜剧,关注“科学”题材的《生活大爆炸》为了解决如何让“呆板、严肃的科学”吸引人而又保证其品质格调的问题,主创人员在影视剧常规创作的基础上精心设置了三组人物关系,紧扣“科学”话题,通过科学家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各种冲突推动幽默剧情不断发展。构建知识差异的矛盾、讲述科学家之间的分歧、用科幻架起沟通的桥梁,科学情景喜剧中独特的人物设置对科学传播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众盛赞科学,科学家责备公众和媒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大光  编泽 《科普研究》2009,4(6):10-20
本报告以“公众盛赞科学,科学家责备公众和媒体”为题发表在皮尔研究中心的网站(http://people-perss.org)上,是皮尔研究中心与美国科促会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的报告。报告结果提示了科学家团体和公众对发展优先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阻碍、媒体的科学家共同体间的关系、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以及科学家形象的看法等。调查数据对中国科学技术传播领域的同行和对科学传播感兴趣的人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向青少年传播的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相关个案研究的梳理,以及在对作为传播者的科学家群体和作为受众的青少年群体进行小范围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就科学家向青少年传播的内容、形式、目标、效果和相关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力图为科学家向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提出带有规律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因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所以传统的电视节目在内容和深度方面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了。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地帮助电视台深度解析电视节目的用户需求和消费行为。加快媒体融合,促进电视节目创新。以电视台大型节目制片人为视角,对加快媒体融合,促进电视节目创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以芳 《科普研究》2011,6(2):40-45
近几年,随着博客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科学博客浮出水面,逐渐形成了一股蓬勃发展的在线科学群体力量,在科学公共领域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科学博客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使科学家进入科学传播的媒介系统,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显示了"自媒体"越来越大的传播潜力。另一方面,它以其开放性、互动性、高效性,成为科学传播的一个便捷、高效的载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获得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渠道,继而影响着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态度。尽管科学博客想取代大众传播媒介还为时过早,但科学博客与专业媒体的汇流趋势已经在科学传播的变革中逐渐凸现。本文将从科学博客的现状、传播手段、传播主体、传播内容、未来发展趋势等几方面研究科学博客在现代传播体系中的特色,探讨科学博客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中发挥的作用和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蕾  刘兵 《科普研究》2009,4(4):29-35
调查表明,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学生对科学家及科学的认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科学家肖像画研究常见的理论方法,运用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了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小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将国外肖像画研究与对国内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进行了比较,试图为科学传播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对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看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姝  李大光 《科普研究》2010,5(3):68-73
促进科学家群体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从来都是科学传播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国家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制度来激励科学家参与其中;相关研究也提出了大量的建议,有待国家科普决策机构采纳实施。但是,这些针对科学家提出的建议,在科学共同体内部能否得到认同、支持度如何,却没有经过严格细致的研,通过与不同学科背景、学历、职位的科学家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发现,科学家对于纳入科学评价体系内的科普内容认同度很低,同时对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反应平淡。同时科学家所处环境中管理者对于科学传播活动的态度,对科学家产生的压力较大,而管理者却偏向于否定这种影响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Though research on TV family portrayals exists and family images have been criticized in public arenas,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parents and children's responses to family portrayals. For this study, I interviewed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order to examin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ialogues about TV family portrayals. The private dialogue closely approximated the public dialogue by focusing on TV family realism,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models. Implicit in participants' arguments was a social learning model. Most participants argued that family portrayals affect expectations for family life, valued features of famil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 memb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ublic opinion and family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在英国皇家学会和威康信托基金会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在2000年和2006年进行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活动和看法的调查数据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英国的这两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英国科学家对科学传播的必要性,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科学家应该对谁传播、传播什么,科学家传播的传播能力与信心,科学传播的主要障碍,政府、研究经费的提供者应该如何支持科学传播,研究机构和学校在科学传播方面的责任和作用,进行科学传播的科学家心理活动和认识以及被访科学家对激励科学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Children's cartoons have been documented to be some of the most violent TV programs currently on the air, showing nearly 3 times the amount of violence per hour as nonchildren's programming ( Wilson et al., 2002 ). However, violence is not the only form of aggression on TV. Indirect aggression (e.g., gossiping, spreading rumors, social exclusion) has also been found on TV, at rates that exceed the current violence levels (Coyne & Archer, 2004 ). Although indirect aggression (also called relational aggression) has been examined in TV programs popular among adolescents, it has never been examined in children's TV or film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frequency and portrayal of indirect aggression in children's animated Disney films. Overall, Disney films portrayed indirect aggression 9.23 times per hour. When character count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indirect aggression was portrayed by males and females at equal levels. Indirect aggression was more likely to be portrayed as unjustified and by "bad" characters. "High SES" characters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indirect aggression than "low SES" or "middle-class" characters. Compared with the amount of violence in children's TV programs, the amount of indirect aggression in Disney films was quite low and was usually portrayed in ways that would not facilitate im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