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索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我校自动化专业立足国防、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为核心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念,通过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全链”模式、优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微生态”环境,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我校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发, 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本文介绍了“光电技术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和教学方式。以学生对半影法的仿真分析为例,论文介绍了该课程在学生自主研究方面的教学效果。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可有效地将研究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专业课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现代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从课程实施的层面,以科研渗透到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专业课教师如何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实现二者真正融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围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目标,结合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特点,从“分层次、多类型、模块化、创新性、开放共享”多维度出发,对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分析研究,探索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实践表明,通过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实现了培养工程创新实践性人才目标,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保障与技术支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5.
“检测技术”是人工智能、自动化等专业的基础课。针对传统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限,本文探索提出一种以注重实践应用为目的,通过项目方式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实践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改革。并与课堂内外多种方式手段相结合,进一步扩展提升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嵌入式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平台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本文以“嵌入式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为平台,以技能大赛为驱动力,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数字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研究生“数字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进等内容,分析了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建议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学队伍素质、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加大课程设计比重,以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目的在于探索数字通信教学的全新模式,突出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电机学"开放式教学的创新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在“电机学”的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的教改尝试,开放式教学主要措施有:引入现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引入教师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研究,培养研究分析创新能力;教学中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电机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电机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激发了创新思维,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新基建的背景下,结合“三航”办学特色,开展“通信网络”案例式教学。首先,根据空天网络领域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凝练出科教融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标准;接着,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空天网络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范式,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深入研究的途径,践行专创融合。通过“通信网络”案例式教学的课内实践及课外拓展延伸,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视觉导向机器人是光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融合了众多先进技术,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载体.本文首先从专业课程关联度、学生兴趣激励以及专业实践教学提升三个方面论述视觉导向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以软硬结合、四级驱动的理念来构建常州大学自动化专业视觉导向机器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并分析其中各环节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展示了基于该平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阶电路响应实验是电路分析中的经典实验。从该实验出发,由所得波形特征引导出一阶电路响应的理论推导方法,通过引入卷积概念,推导理论结果,设计研究性实验加以验证。该探索过程旨在搭建电路分析和信号与系统课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从识记、理解知识到运用、分析并综合所学的思路,拓展发散性思维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文章重点阐述了这一创新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最大化地获得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愿望和实践成果,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目的明确的教学实践。本文描述了研究生主持的英飞凌大学生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基于iMOTION控制器的PMSM对拖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包括项目任务、培养模式成果取得。本项目的实施结果表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一种有效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内容不符合工业界需求,教学过程组织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对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内容和过程组织展开研究。探索了基于可编程渲染流水线的理论教学和面向工业界应用的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以渲染流水线三个概念阶段为主线分层、分块组织教学内容覆盖图形学的经典理论和最新发展,按照“讲解-演示-体验-探索”构建教学资源,遵循“现象-解释-经验-知识”的科尔伯学习周期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合理有效地组织。从工业界图形应用入手,让学生描述现象,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解释现象,之后在实践中验证并获得经验,最后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就业岗位中存在的基础知识不牢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困境。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无功补偿”内容为例,将科研与教学融合选择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学载体,按着从理论分析到工程实践到创新应用的路线设计研究性教学内容。设计方案体现了“两性一度”标准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三创人才培养理念以人才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对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通过课堂讲授学习、通过案例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地位相对被动,从创意、创新到实施角度都无法真正体现自己的思维和个人能动性。本文从在教学形态多维化、、时空多维化空间、方式、时间、和考核与评价方式五个多维化出发维度上构建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态、结构丰富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过程化考核与长时域多模态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检验模式。通过多维多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方式,,以“体验式学习、行动中学习”为宗旨,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力,探索研究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提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工科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路。重点探索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实验教学、问题辩论、课题探究和考察体验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采用科研项目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等多种方式,根本上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潜力。  相似文献   

17.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关键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适用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和第二课堂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实现和达成过程。阐述了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实习实践的深度性和毕业设计的完善性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内容涵盖了独立设置实验课、实验平台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独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成就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工科各专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各自实践教学体系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现有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化网络课程、邀请企业校友进课堂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实融合的实践证明相关改革尝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工程的问题,提出基于 CDIO 模式的工程教育理念,回归工程教育。本文以实际加油机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践、运行等环节,完成复杂工程项目。实践表明,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