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智 《电声技术》2023,(1):29-3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音频编码复用与传输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以湖南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广播音频编码复用传输系统架构现状为例,阐述广播编码复用与传输系统的组织框架和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2.
毕强 《电视技术》2015,39(10):78-80
随着新疆电视台事业的发展,新疆电视台原有的压缩编码及光缆传输系统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新的压缩编码复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做了较为详尽的技术分析,要求确保压缩编码复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MPEG-4面向网络传输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44本文从MPEG-4编码的复用基本流技术 、分级性、 容错性及面向对象的编码特性,阐述了MPEG-4编码有效的网络传输性及相关应用。随着传统视频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在网络上进行视频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网络传输视频面临着以下问题:①网络资源(主要是带宽)的不足,不可能为所有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②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网络资源(如带宽)、误码和丢包率等都是动态变化的;③网络的异构性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网络视频应用面临着不同的服务质量的需求。而MPEG-4编码针对这些问题,均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视频传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卫星广播电视数字压缩系统进行了综合阐述,介绍了MPEG—2信源编码、传输复用、信道编码和调制以及综合接收解码器的原理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MIMO系统中线性弥散空时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骐 《电讯技术》2007,47(3):141-144
MIMO系统的大部分空时编码方法在设计时单一强调对传输分集性能或传输复用性能的提高,为了联合提高分集性能和复用性能,在LDC编码基础上提出了线性正交弥散空时码(OLDC),LDC编码的优化中利用遗传算法来构造OLDC的空时正交调制基矩阵.优化的编码方法设计简单,便于调制解调.仿真结果表明,OLDC码比传统的LDC编码在误码性能、分集性能、复用性能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讨论HIPERLAN/2标准的物理层结构,分析HIPERLAN/2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特点,提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不同的数字调制方式及编码效率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进行研究,给出系统传输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电视台的主要技术投入在采编、制作和播出环节。随着编码压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业态的不断发展、传输覆盖渠道的不断丰富,安全稳定的信源保障能力、强大健全的渠道发布能力、高效灵活的信号调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广电技术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基于以上需求.湖南广播电视台覆盖传输中心于2013年组织筹建了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传输中心机房。本文在上期就机房的规划设计、前期准备、有线电视网络信源编码复用系统做了介绍,本篇(下)将继续介绍地面数字电视信源编码复用系统、网络传输和设备安全监管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在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LDPC-OFDM编码调制的无源接入网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20km单模光纤上实现8路10Gb/s LDPC-OFDM编码调制信号的下行传输,较未采用编码调制技术的WDM-PON性能提升了3.2dB。  相似文献   

9.
卫星码流接收机是哈密电视台数字电视节目接收复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针对无需编码的卫星电视节目进行复用以达到规定的要求进行传输发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远程教育传输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兵 《电视技术》2004,(9):33-35
论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传输平台前端系统的基本结构,并着重从MPEG-2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数字电视编码系统"和"再复用系统",并指出利用此传输平台可开发出更多的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OFMD的改进Turbo码图像传输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  王中训 《通信技术》2009,42(1):105-106
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及Turbo编码技术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并对利用OFDM改进的Turbo码图像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把OFDM技术和Turbo编码技术结合应用到无线信道图像传输中可以实现图像的更加可靠的传输。从而表明OFDM是一种改进Turbo编码,是实现图像的高速传输和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应用于高速率无线传输的一项有效技术。标准的OFDM系统的时频格是方形的,因此当信道在格点频率附近存在深度衰落时,未编码的OFDM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符号恢复问题。为克服上述问题,在符号复用之前,可采用频谱利用率较高的Lattice编码。本文推导了针对衰落信道的编码优化性能指标、相应的编码设计标准,并提供了代数设计方法和实例。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Lattice编码的OFDM系统相对于未编码系统有着更好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沈蕾 《电声技术》2023,(1):37-39
数字调幅广播系统主要由数字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其关键技术是数字音频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解调技术。系统采用MPEG4编码,使得音频编码低比特率下获取完全音频带宽,提高系统的抗差错强度,降低传输比特率;采样卷积编码、时间交织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广播多信道多路径传输和干扰问题。基于此,介绍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整体结构及优点,详细阐述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蒋涉权  王晶  彭超 《电信科学》2015,31(2):35-41,51
介绍了空时分层码、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形码3种空时编码技术的编码原理,并对空时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结合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然后,在不同的空时编码情况下建立MIMO通信系统模型,对系统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3种空时编码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空时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结合的优势,并进一步讨论空时编码在协作中继传输系统等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和空时编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红  张松  王林  丁灏云  卿粼波  何小海 《电讯技术》2021,61(10):1243-1249
针对无线异构网络中进行视频无线传输遇到的网络拥塞、传输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低编码复杂度分级编解码传输方案,基于逐级优化理论和可分级编码理论,设计了视频分级编码策略:利用小波变换后的不同分解层不同子带构成基本层(Base Layer,BL)和三个增强层,获得了码率分级和质量分级的特性.实验结果证明,随着不同层的更新,视频分级系统的解码质量和整体率失真性能都逐级改善.该传输方案实现了在信道条件动态变化的无线网络环境下仍能流畅传输并接收到有用信息,适用于信道条件不稳定的无线异构网络.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OFDM和MIMO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与MIMO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MIMO技术通过开发空间资源,采用空间复用和空时编码为系统提供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在最大化传输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TD-SCDMA标准是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本文主要研究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的核心技术即传输信道编解码和复用解复用技术。TD-SCDMA采用了比较完善的编码复用方案,首先对数据流进行复杂的编码和复用,经过物理信道映射之后再对数据进行扩频加扰和调制,最后由天线以适当的功率发射出去。本文对编码复用以及解码解复用过程建立仿真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各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在MATLAB中对TD-SCDMA上行链路物理层传输信道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字视频广播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是欧洲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它包括数字信源压缩编码、节目数据流的统计复用、信道纠错编码、调制等数字传输链路各相关环节所采用的技术及接口标准。本文在介绍DVB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DVB系统的构成及调制、解调原理,并在Systemview下对该系统进行了完整仿真。通过信号观察窗对比信号波形发现,输入输出基本一致,说明该系统在通常信噪比条件下可以满足可靠传输的基本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字视频广播(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是欧洲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它包括数字信源压缩编码、节目数据流的统计复用、信道纠错编码、调制等数字传输链路各相关环节所采用的技术及接口标准。本文在介绍DVB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DVB系统的构成及调制、解调原理,并在Systemview下对该系统进行了完整仿真。通过信号观察窗对比信号波形发现,输入输出基本一致,说明该系统在通常信噪比条件下满足可靠传输的基本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董颖娣  彭进业 《激光技术》2015,39(6):756-760
受传输光纤非线性偏振影响,量子密钥分配系统本振光与信号光耦合率下降,使形成偏振复用信号的抖动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为了提高量子光学中偏振编码技术的性能,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给出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解决了光纤非线性偏振耦合导致的偏振抖动问题.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以分光检测结果反馈控制本振光和信号光的非线性偏振耦合率,可增强偏振复用信号的稳定性,将系统传输容量提高61%.该结果有利于偏振编码技术在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