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微光夜视仪进行了强光干扰试验,得到了夜视仪对强闪光的响应现象,并对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强光对超二代微光夜视仪可以进行干扰,其干扰时间与强光发光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军用夜视设备,对三种典型产品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和红外热像仪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军用夜视设备,对三种典型产品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和红外热像仪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微光图像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微光图像的技术已用于夜视光电系统的性能测试、目标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事军价值。讨论了夜视系统通过低层大气时的光学成像问题,及成像器件对图像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大气和微光CCD作用效果模型,模拟生成了逼真的微光图像。  相似文献   

5.
z头盔式双目微光夜视仪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头盔式双目激光助视/微光夜视仪的设计,它是由激光助视系统,特种光学镜头,高性能微光像增强器组成的主被合一的新型激光夜视仪器。与以往的国内的夜视眼镜相比,它以非球面物镜以及助视功能为特色,以双管高性能超二代像增强器为核心,参照了国外的最新的头盔微光夜视仪的光学系统数据,灵敏度高,图像清晰,并适于头戴和手持两用,其探测阈值延伸到10^-3 lx以下,改变了目前大多数的微光夜视仪器固有的缺陷,使得在任何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微光夜视系统具有功耗低、重量轻、图像质量符合人眼观察习惯等应用优势,目前仍是世界各国使用最广泛、装备量最大的军用夜视装备。随着微光夜视系统核心器件——像增强器动态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有效开展系统强光适应性试验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准确、客观评价大动态范围夜视系统的强光适应性能,本文从理论上修正了光学系统中像增强器阴极面照度的计算模型,并依据像增强器强光性能参数,设计了试验方法。经外场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评价大动态微光夜视系统强光适应性,可为微光夜视装备强光适应性试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于Vega的微光夜视系统性能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有关Vega视景仿真软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结合VC编程软件,编制了一个集计算和仿真功能于一体的应用软件,可以对各种条件下的微光夜视系统进行视距估算和性能仿真,为微光系统的设计提供评估,文中给出了软件对车用微光夜视仪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微光夜视仪是一种重要的夜视光电器材,而作用距离是其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本文针对微光夜视仪的视距估算,分析比较了极限分辨率曲线法、光子受限法和修正的光子受限法等三种方法的视距估算原理,并利用VB语言编程开发了视距估算软件。实验结果验证了微光夜视仪作用距离估算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头盔式双目微光夜视仪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头盔式双目激光助视/微光夜视仪的设计,它是由激光助视系统,特种光学镜头,高性能微光像增强器组成的主被合一的新型激光夜视仪器.与以往的国内的夜视眼镜相比,它以非球面物镜以及助视功能为特色,以双管高性能超二代像增强器为核心,参照了国外的最新的头盔微光夜视仪的光学系统数据,灵敏度高,图像清晰,并适于头戴和手持两用,其探测阈值延伸到10-3lx以下,改变了目前大多数的微光夜视仪器固有的缺陷,使得在任何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陶勇  王勇  周明善 《红外技术》2013,(7):443-447
为科学评价微光夜视仪的性能指标和作战效能,系统分析了微光夜视系统视距探测方程及微光助视效能,阐明了"微光增视可以提高观察距离多少倍"的说法不宜作为衡量助视效能的技术指标。定义并表征了微光助视效能的4个特征参量:Em、Ex、Ey、Eb。靶场实验结果表明:当夜天环境照度为0.6×10-3lx时,微光夜视仪难以获得清晰的景物图像,通过微光助视,施加特征参量Ex后,微光夜视仪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以像增强器为核心成像器件的微光夜视技术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军用夜视领域。直接对比分析不同型号像增强器输出图像特性的评测方法是评价像增强器成像性能最为直观的重要维度,但由于像增强器为直视型成像器件,带来野外实验光路搭建、多路视频同步录制、不同外型尺寸像增强器适配性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本文研究了外场微光像增强器成像效果对比评测方法,研制了包含双像增强器成像光路、低照度CMOS成像光路与激光测距机的光轴平行对比评测系统,可实现同时观察和多路像相机的成像数字视频的采集;系统可便捷地适配安装多种不同外型尺寸、不同供电方式的典型像增强器,同时包含激光测距功能,可测量观察目标的距离;在上位机软件中集成多个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辅助观察者判断不同型号像增强器成像效果的优劣。实际外场测试实验表明测评系统方便可行,能够反映不同成像光路的成像效果,可反馈指导像增强器生产制造工艺的进一步优化,促进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飒  詹杰  吴伶锡 《激光与红外》2008,38(5):502-505
从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夜视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先对夜视图像进行多小波变换得到各子带的多小波系数,其低频系数采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子进行融合,高频系数先进行阈值去噪和子带增强,再采用基于频带方向的融合算子进行融合,经多小波逆变换后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单小波融合算法、传统融合算法相比,得到的图像能更好地突出图像的边缘特征,增强图像的可视性和清晰度,并在信息熵、峰值信噪比等客观性能指标上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军用激光测距机雪崩二极管的有效防护,通过实验的方法测试了VO2薄膜在1064 nm激光辐照下的基本性质,得出了其相变前后透过率与膜厚的关系以及不同厚度VO2薄膜对C30950E雪崩二极管最低饱和入射激光阈值的影响,并给出了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膜厚的增加,雪崩二极管的最低饱和入射激光阈值逐渐提高;膜厚为200 nm的VO2薄膜可将雪崩二极管的最低饱和入射激光阈值由5×10-6 W提高到 1.2×10-5 W。由于目前国内针对军用激光测距机雪崩二极管激光防护开展的研究还较少,且大多局限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验数据支撑,因此本文提供的数据和拟合公式不仅可以进一步验证将VO2薄膜用于军用激光测距机雪崩二极管防护的可行性,而且为进一步开展各型激光测距装备雪崩二极管防护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波  李宜斌 《激光与红外》2010,40(3):238-240
介绍了军用车辆辅助驾驶仪的两种核心技术——微光夜视和红外热成像的发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基于两种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当前国际上装备军用车辆辅助驾驶仪的情况,以及两种军用车辆辅助驾驶仪发展的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江城  倪世宏  徐明 《压电与声光》2008,30(3):262-265
军用测试系统中设备繁多,各个设备状态不同,不便于管理,射频识别(RFID)标签能对相应的设备进行唯一性的识别。而声表面波(SAW)器件因其自身特点,可制成体积小,无线无源的RFID标签。SAW RFID标签可改进军用测试设备管理。基于SAW技术研究了SAW RFID的结构、基本原理和接收发送电路结构。研究了基于SAW RFID标签的军用测试设备的管理系统,并设计了相应的软件结构与界面。研究表明,SAW RFID标签的应用可提高军用设备测试水平和精确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激光辅助照明主动红外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激光辅助照明主动红外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激光光源的制作和技术参数、光学系统和接收器件的选用。研究了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器件作为夜视光源其制作中光束整形、均匀化方法和性能指标,并根据CCD相机光谱进行分析来选用合适的接收器件。研制出一台激光辅助照明主动红外成像样机,通过多次外场实验,获得质量较好的夜视图像。该设备造价低廉,像质较好,可以用于民用的安全监控,也可作为轻武器火控或单兵观瞄等用于军事领域的夜视观察。  相似文献   

17.
肖龙  徐超  刘广荣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1):118006-0118006(6)
得益于嵌入式软硬件平台的迅猛发展,可穿戴式成像设备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并对传统便携式成像设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集成了TI DM3730双核异构处理器、SDRAM、NAND Flash及电源管理的Jorjin AP模块作为处理核心,接入低功耗、小型化微光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的OLED微显示器,设计构成了应用于微光环境下目标辅助观察的嵌入式平台。平台对并行视频信号做差分对转换,提高视频传输距离和稳定性的同时,简化了视频接口线数,创新性地强化了设备穿戴的灵活性。平台算法处理能力强、功耗低、重量轻,可无线通信、视频存储及电池供电,能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夜间目标探测能力,在工业、科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下成像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下水成像在军事,海洋开发工程应用为基础,论述了水下观测和成像中采用微光电视摄像机和激光器件及其系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的介绍和讨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耀南 《激光技术》2006,30(5):532-535
目前国内外对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测试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3类:国际标准ISO 11254、国军标G JB1487-1992和各单位的企业标准。在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类测试方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及研制并生产这种测试仪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柳磊  钱芸生 《红外技术》2022,44(5):462-468
针对低照度图像亮度低、噪声高和边缘模糊等问题,基于Xilinx公司的Artix-7系列FPGA芯片,通过驱动微光性能良好的XQE-1310图像传感器,对探测器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滤波和边缘检测,完成了低照度图像的采集和处理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将处理过的视频信号通过CameraLink视频格式实时显示,设计了一套微光夜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低工作照度可达10-2 lx量级,滤波算法在保持图像边缘信息的同时有效滤除了图像中的椒盐噪声,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可以根据照度水平实时调整阈值,凸显了低照度环境下物体的轮廓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最后的成像结果清晰稳定,便于人眼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