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普展览是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书卷”。植物园以大量收集的活植物作为科普展览的素材向公众传播植物科学知识及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帮助参观者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本文详述了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植物园科普展览的流程,希望能为成功举办植物园科普展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馆常设展览科普效果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念  廖红 《科普研究》2007,(1):43-46
科技馆常设展览是科技馆展教的主要内容,也是科技馆进行公众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科技馆是否有吸引力,是否产生了很好的科普教育效果,主要与它的常设展览有关.对科技馆常设展览进行科学评估是改善科技馆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评估,可以了解观众喜欢哪些展品,展品的设计和展厅布置上存在什么缺点;通过专家评估,可以提高展品的科学性;还可以了解观众对科技馆的环境、服务水平是否满意;等等.所有这些信息,对于改善科技馆工作、提高科技馆科普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要做到对科技馆常设展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就要对科技馆评估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对科技馆常设展览的功能和效果表现、评估的维度和类型、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王荣泉  莫扬 《科普研究》2015,10(4):64-70,83
评估是检验科普展览功能与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中美两国科普展览评估的发展历程与制度要求等现状,对比发现:美国的科普展览评估兴起于20世纪初,经百年发展已形成系统规范、制度化、注重量化的三段式评估体系,对科普展览评估的要求业已制度化;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展览评估,二十余年来的观众研究和评估实践较为有限,尚未建立长效的展览评估机制。两国的科普展览评估实践在类型、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浪潮下,公众越来越关注与健康医疗相关的科普知识.为了使公众方便获取医疗及医疗大数据处理等相关科普知识,论文结合互联网+及移动App可携带优势设计与实现了面向上海松江辖区公众的医疗科普App.系统使用MVP作为框架模型,View层采用Mate-rial Design界面设计语言提供简洁而美观的操作界面,该层的数据更新及操作请求均是通过引用Presenter对象间接实现,Presenter防止用户直接接触医疗科普数据库,Model层结合RxJava和Retrofit技术实现了科普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各种异步操作,实现页面缓存、消息推送服务等功能模块.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科普App性能高效稳定、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楠  肖俊  张增一 《科普研究》2021,16(5):33-41
基于清博大数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微博舆情监测数据,采用文本挖掘结合质性分析的方法对参与人工智能话题讨论的微博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复工复产、疫情监测,以及医疗场景下的应用最受公众关注,讨论中整体呈积极正向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公众接受和认可人工智能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企业和政府既是人工智能话题的发起者、信息来源,也是受公众关注的对象,重点关注了人工智能与经济、政策、技术应用等层面的问题,而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风险和相关科学普及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提出应鼓励多元主体展开公开对话,聚焦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与风险问题,科普工作者可以借助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与疫情期间的切身经历,进行深入、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科普.  相似文献   

6.
科技馆科普展览的举办,为社会提供攫取科学教育资源的窗口,同时能够为青少年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当前国内外科技馆在举办科普展览的过程中,既有诸多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少的缺陷之处,亟需在举办流程方面进行优化,提高科技馆举办科普展览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文章立足于科普展览举办的客观需求,将在提出展览"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目标的基础上,分别从主题选择、策划宣传、科学布展等方面,提出举办展览的关键流程,相关科技馆的科普展览活动,可藉此作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谢莉娇 《科普研究》2010,5(1):32-36
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中,与公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事件性科普占据总数近半。"公共事件科普"的提出,利于增强传统科普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前沿性,提高公众对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兴趣与关注,推动公众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科学传播的效果和效应。此外,通过"风险社会"、"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建制及公共事件对"世俗不经意"原理的打破等角度对公共事件科普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公共事件科普对当前科学传播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志敏 《科普研究》2010,5(6):45-49
本文对科普展览巡展的功能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界定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科普展览巡展社会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通信》2010,(14):48-48
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展现给公众,同时也充分调动起了公众对科普知识的关注。为方便公众了解科普信息,12302无线信息平台适时开通了“科普博览”栏目,公众可以通过手机平台随时随地查询和了解各类前沿科普信息。  相似文献   

10.
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能从根本上丰富社会科普资源的总量,并增强科普资源的原创性,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北京地区社会公众对于科研机构开放活动的知晓情况、参与情况,掌握社会公众的参与兴趣及其对开放单位的期望与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结果表明:提高公众的知晓度与参与率仍是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开放活动的主要任务;科普内容中的娱乐、休闲元素值得重视,需注意把握公众的需求;不论受访者处在哪一年龄段,“观看科普影视作品”与“动手操作科研仪器”均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项目;与公众生活工作以及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关的科学知识是受访者最关心的内容。本次调查和研究结果为今后科研机构公众开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娟  尚修芹 《科普研究》2009,4(3):39-4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因此,作为公众的科普场所,科技博物馆必须为青少年开发相应的教育活动。笔者总结了发达国家博物馆的科学教育活动经验,认为科技博物馆内的教育活动开发应该遵从年龄针对性、互动性、新奇性、趣味性,以及结合学校课程和青少年的生活经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活动形式,如以体验、探究为中心的活动和长时间卷入的展品、科普表演剧等。  相似文献   

12.
刘玉花 《科普研究》2010,5(5):24-28
自球幕电影在科普场馆中建成以来,特效电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地科普场馆的建设中将特效影院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特效电影具有展示电影相关的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等科普功能,但其发展中仍面临着影片资源有限、科普功能的影响范围有限等问题。发挥特效电影的科普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应从参与体验式的影院建设、互动参与活动设计及自主研发影片、科普场馆特效电影的功能扩展等各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温超 《科普研究》2014,9(2):47-53
科技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展览来实现,展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展览效果评估的开展。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NSF对其资助的非正规科学教育项目的评估要求,总结了NSF项目展览效果的评估框架,并以"星球大战:当科学与幻想相遇"巡展的评估案例为例,探索展览效果评估如何具体实施,为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展览效果评估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4.
黄婷 《科普研究》2012,7(2):22-28
在广义上的科普发展到科学传播的阶段,对公众需要了解什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都更加关注了,从而对公众科学素养的了解也经历着一个从定性研究到定量调查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多种方式齐头并进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从科学传播的三个维度——内容、方式、对象来看,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都需要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至于如何结合,则应在科学传播的实践中寻找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褚凌云 《科普研究》2008,3(1):19-26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大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无沦在其研究本身(揭示生命的奥秘),还是在社会(健康保障、食品、安全)以及经济方面都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它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和民众的关注.科学发展的基石是科普,它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生命科学在国外的科技博物馆展览中是主要体现的内容之一.而我国生命科学展览比起基础科学和机械、能源、信息等展览起步较晚,多数科技馆对设计和策划生命科学展览还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其内容和规模均有限.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外生命科学展览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科技馆的展览现状,根据生命科学的研究特点,思考怎样规划设计符合我国观众要求的生命科学展览.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关于举办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国科普日活动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国科协机关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科普出版社于9月20日,即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当天,共同主办了"中国科普研究所开放日"主题活动。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北下关街道等社会各界公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活动当天,北下关街道居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1月16日,2012年中国科协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发布会上,由关注科普事业的两院院士和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的专i家学者及公众共同评选出的2011年全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相似文献   

18.
"植物盲"(plant blindness)现象已成为制约公众接受植物科普和参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研究和实践表明,推广社区花园、创新教育方法、利用新技术和改善布展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更好地关注植物.结合中国现状,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植物盲"的研究、重视传统文化对人们认识植物的积极作用、发挥植物园的科学教育功能和推动自然教育等方式,激发人们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更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是在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为纪念2009年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科普展览期间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参观科普展览的受众群体文化层次较高、年龄层次偏小,多为21~30岁人群,男女比例基本一致;接近一半的受众有主动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需求,植物园举办科普展览满足了受众观光休闲、学习的双重要求。举办一个优秀的科普展览要对展览的主题、宣传、内容、形式以及对象等进行认真考虑是这次科普展览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科学中心展览和教育资源及公众教育形态的基础上,提出常设展示项目是科学中心对公众进行科学传播的一度科普资源,适用于公众的非正式教育。青少年是科学中心的主体受众,为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需加强对他们的非正规教育。对常设展品展项进行教育资源二度开发,组织形式多样、开放灵活的面向不同年龄和知识层面的青少年的教育活动,是科学中心对青少年实施非正规教育的重要途径。作者以广东科学中心常设展示项目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为例,探讨与教育系统合作的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科学中心常设展示项目二度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十环节"模式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