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陈正良 《电讯技术》1993,33(5):8-11
本文指出了多信道应答机信道实际增益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多信道应签机信道增益的附加余量,为今后改进应答机信道设计方法提供了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无线信道测量与信道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留  陶成  余立  董伟辉 《电信科学》2011,27(5):54-60
我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车地通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高铁信道模型的特点,回顾了高铁信道测量和研究的已有成果,归纳了现阶段标准化组织高铁信道提案和模型,研究了高铁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的特殊问题,如不同覆盖方式信道模型的差异,小区重叠时无线信道特征,高铁信道互易性问题,非平稳相关散射特征,基于马尔科夫链生灭过程时变信道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导频序列推导了频率平坦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下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LS)误差;将信道估计误差等效为高斯噪声,推导了信道估计条件下系统的等效信噪比,提出了用系统的等效信噪比来分析和评估在信道估计误差条件下系统的误码性能;最后用等效信噪比的方法评估了ZF-V-BLAST算法在信道估计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DWDM传输系统信道串扰与信道间隔及信道带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TU-T建议的DWDM最小信道间隔标准,定量分析了DWDM传输系统的信道串扰与信道间隔及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频带超宽带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缩短的信道估计方法.利用循环前缀(CP)结构,在接收机前端设计信道缩短均衡器,解决了循环前缀长度小于信道最大多径延迟时难于估计信道参数的问题.根据均衡器输出序列估计出复合信道,通过反卷积解出原信道参数.计算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6.
谢宇 《通信技术》2014,(8):915-918
提出了一种多个物理信道共同工作的无线跳频通信系统的跳频同步及信道分配控制方法,采用独立的控制信道实现多个物理信道间的跳频同步控制,并在多个信道保持跳频同步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分段轮询方式实现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时隙分配,同时利用控制信道实现多个业务信道间的用户调度,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多信道无线跳频通信系统,尤其是窄带信道的战术无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在基于一阶统计量解圆周卷积的超宽带信道盲估计方法中,存在着要求信道长度必须小于符号周期长度的局限性.使用信道缩短技术,对实际信道的长度进行缩短,估计出缩短信道后再恢复成实际的超宽带信道,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在信道长度大于符号周期长度时,仍然能很好地估计出信道.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移动通信常见信道模型进行了简要讨论,然后模拟和比较了不同信道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高斯信道、瑞利衰落信道等信道模型。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ITS短波信道模型的HF信道模拟器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线性调频信号通过HF信道模拟器后频域的MATLAB仿真结果。信号通过信道后产生的时延展宽、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展宽都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来实现。电离层参数是利用三维射线追踪技术根据选定的电离层模型得到。这种HF信道模拟器适用于高达500kHz带宽的信号。利用这种HF信道模拟器,实现了在实验室研究探测信号经过HF信道传输的特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ATM技术以其统计复用的最大特点正在被广泛采用。支持多信道传输的多信道交换技术是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之一。本文论述多信道ATM交换和多信道传输技术的原理,说明了多信道带宽分配方案和多信道交换技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多信道交换网络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善频率选择性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最大信道容量准则,提出一种适合MIMO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预编码新方法。该方法将预编码器建模为一个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利用秩松弛将原非凸优化问题转换成为半定规划(SDP)问题,并结合特征值分解设计预编码器。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相对于扩展均匀信道分解(EUCD)等其它现有算法,该算法仅需较少的滤波器阶数即可显著提升系统的信道容量,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导频序列信道缩短的超宽带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频带超宽带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导频序列信道缩短的信道估计方法,解决了循环前缀长度小于信道最大多径延迟时难于估计信道参数的问题。首先在发送信号中插入块状导频,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在接收机前端设计信道缩短均衡器,然后根据均衡器输出序列估计出复合信道,最后通过反卷积解出原信道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3.
姜金富  何海浪 《通信技术》2010,43(7):52-53,57
正交频分复用(OFDM)可以有效地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化成多个并行平坦衰落信道,从而大大提高传输效率。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与传输速率,其信道估计精度对系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了基于导频插入的SISO-OFDM和MIMO-OFDM最小二乘法估计(LS)信道估计方法。采用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下的多径时变瑞利信道模型,对各个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出不同算法下信道估计的误比特曲线,比较了各个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IMO-OFDMLS算法在误码率性能上优于SISO-OFDM。  相似文献   

14.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频带利用率高的优点,但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道条件的恶化,以及多径、多普勒频移影响的加剧,OFDM系统的通信传输变得愈加困难,因此研究有效的信道估计算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的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对OFDM子载波的信道响应进行递推,可实现OFDM系统信道的精确估计;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最小平方(LS)信道估计算法、离散余弦变换(DCT)信道估计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发射通道模型来仿真液晶显示屏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噪声。通道模型包含基于IEC61967-2标准(横电磁波传输室的辐射发射)的封装、印刷电路板以及辐射柔性印刷电路板等模型来仿真电磁发射能量。最后,本文所用的仿真平台已经验证带有不同时序控制驱动器的真实37"液晶显示屏,而实验结果显示降低电磁干扰的效果极佳。配合所提出的发射通道模型,我们能够很容易的设计低发射驱动器,避免因电磁干扰问题所导致的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瑞利信道条件下多个收发通道分集合并后LDPC的纠错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合并方式如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选择合并与各分集通道的平均输入信噪比计算合并后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得到LDPC在AWGN信道中的纠错性能公式,对该式按合并信噪比的概率密度积分得到瑞利信道下LDPC的纠错能力表达式。以一种有限几何LDPC码为例计算其编码增益,分析了在最大比值合并条件下分集重数与LDPC编码增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短波信道上常见的多径传播易引起严重的码间干扰,必须采取有效的信道均衡技术予以克服,同时还要估计信道在训练周期内的随机波动。采用信道线性内插估计技术,将信道冲击响应(CIR)建模为线性时变函数,在分布于数据符号两端的导频符号辅助下进行信道估计。随后结合传统块均衡技术快速恢复原始发送数据。仿真结果显示该信道估计方法信道跟踪性能较好,系统整体误码率性能适中,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有信道估计误差MIMO MRC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成英  李光球 《通信技术》2009,42(12):45-47
利用维希特随机矩阵理论和矩生成函数方法,推导了有信道估计误差的独立瑞利衰落信道上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最大比合并(MRC)天线分集方案的矩形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的平均误符号率(SER)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阐明了信道估计误差和收发天线数对矩形MQAM调制MIMO MRC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MB—OFDM超宽带系统信道估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MB-OFDM(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技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信道估计是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是进行相关检测,解调,均衡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基于导频信道估计的基本方法,主要研究了LS(最小平方误差)估计、和MMSE(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并提出应用神经网络进行信道估计。通过对几种方法的仿真分析给出了适用于MB-OFDM的信道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竞  王玲 《通信技术》2012,45(3):13-15
结合压缩感知(CS)理论,针对OFDM系统信道稀疏的特性,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信道估计——可压缩采样的匹配追踪算法(CoSaMP),它本质上是一种贪婪算法,利用比较少的导频获得较好的信道估计性能,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运算速度更快。详细地介绍了CoSaMP的算法原理及步骤,并将它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和匹配追踪算法(MP)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证明了CoSaMP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