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红霞 《科普研究》2015,10(2):61-68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经济和工业的繁荣。然而,由于伪科学思想和运动以及宗教与人文学者对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挑战与批判,导致科学陷入危机。通过对维多利亚时期科学危机及其成因与影响的考察,为深入探讨该时期的哲学争论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本质和关联提供了重要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2.
刘孝廷 《科普研究》2011,6(4):85-89
我们过去讨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通常指的是他们作为两个事物的外在的关系。而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作为科学面向人文诸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则是科学与人文关系中比较内在的与精神相关联的方面,它和科学家的心或心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1科学家人文情怀的质性含义关于人文情怀的探究,有实然的描述性的科学考辨,也有应然的规范性的价值探究。目  相似文献   

3.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坚  黄婷 《科普研究》2011,(Z1):61-65
科学素养指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可通过通识教育来进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涵盖了人的综合素质,因此要从根本上推动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造就既有科学素养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认识到护理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难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文章从思想观念、护理人文教育体系、护理教育者等方面分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天晓  詹琰 《科普研究》2016,11(6):57-61,8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科学家后备队伍的科学本质观现状。主要运用自编的科学本质观测量工具,对中 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试对科学本质问题有一定的理解,但不够理想,还有相当 一部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停留在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层面,对科学的认知存在唯科学主义色彩,对科学研究职业 道德认知不足。其中不同学科门类、拥有不同工作经历的被试对于科学本质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 分析出对被试科学本质观的可能影响因素:传统的科学教育、媒体的科学传播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汤寿根 《科普研究》2012,7(4):15-19
本文试图阐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与作用。科学是"求真","科学用逻辑和概念等抽象形式反映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技术是"务实",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还可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核心是求索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穷尽"自然的真理";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穷尽"人生的真谛",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理想。科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性活动。科学的理性包含着批判、怀疑、创新的精神;理性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人类社会谋求持续协调、全面发展需要科技为动力,人文作导向。科技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技确定目标。科普的社会责任是:"解读自然奥秘;探究人生真理。"  相似文献   

7.
科普创作是为科学赋予精神价值的创造活动。致力科普创作的学者,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志愿者。他们努力理解科学,理解人类,在关于物质的知识与关于价值的知识之间,架设美妙的桥梁。理解世界,是科普创作的基础。感悟万象,是科普创作的境界。近代科学传统,使自然科学成为具有自我纠错机制的人类知识体系。科学智慧与人文理念融合,将使现代文明具有自己的纠错机制,为人类创造光明的未来。科普创作应当努力为知识赋予人文含义,守望科学的终极价值——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完整文化人生 完整的人类文化是由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的。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科学统称为科学文化,艺术人文统称为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分裂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林坚 《科普研究》2011,6(1):63-68
科学技术与人文在历史上存在着分裂的状况,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能够实现整合。科技与人文的整合,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过程。科学与人文之间可以在观念上相互启发、方法上互为应用、学科上互相建构、精神上互为融通。  相似文献   

10.
胡宇齐  詹琰 《科普研究》2014,9(4):92-96
弗雷恩通过对被视为历史剧的《哥本哈根》的多元叙述,虽然被指责历史失实,但却达成了科学实验的形式结构,并在形式外衣下完成了同构的哲学表意,在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中暗示出科学传播的新路径:变以"文化中空"的文艺形式包装科学内容,为以丰富充盈的人文内核填充科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华杰 《科普研究》2014,9(5):80-82
正面对工业化—大科学的社会现实,科普界和科学传播界学者近20多年已经提出许多新鲜的理念,比如公众理解科学(PUS)、推销科学(selling science)、专家与公众的民主协商等。这里谈一下消费科学(consuming science)的想法。PUS重视科学家的认知优势和上下沟通,"推销科学"非常强调媒介所起的作用,民主协商的进路将政治学引入科学传播,而"消费科学"与科学技术提供方保持一  相似文献   

12.
昌晓红 《科普研究》2011,(Z1):33-36
2010年"伪养生"等现象震惊了医学界,本文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分析医学科普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医学科普应由医学专业人士来做,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公众易于接受,政府支持是医学知识传播的组织保障,大众媒体是医学知识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草根科普”与“科普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志 《科普研究》2011,6(2):94-96
对"草根科普",有人认为:"大概是与政府行为的各种科普活动相对而言。从建国伊始,我国的科普工作就被纳入政府工作之中,文化部科普局、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中国科协先后承担全国科学普及组织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研究所陆续成立,一大批专门从事科普创作的专业人士聚集一堂,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钱雪元 《科普研究》2007,2(4):21-28
科学博物馆在20世纪己经历了巨大变化,其功能明显地从收藏研究转移到科学教育。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功能,特别是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许多启示:(1)要将科技博物馆当作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来建设;(2)要加强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开发;(3)科技博物馆中的非正规学习经验可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Curious Science     
The fame of Bell Labs still endures even though the organization has now, under telecom divestiture and company divisions, declined to a shadow of its former self. Its fame stems largely from the memor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U.S. national welfare it made during its heyday.  相似文献   

16.
科技简讯     
  相似文献   

17.
18.
19.
科技简讯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简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