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蓉蓉  方安安  冯庆 《激光技术》2013,37(5):651-655
为了提高空间光通信的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Smith预估控制的实现方法。首先对捕获、跟踪与瞄准伺服系统和新型二自由度Smith预估控制系统进行结构分析,然后通过讨论传递函数建立仿真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并与多种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控制方法不但具有Smith预估器对时滞有效控制的优点,更显现出不完全微分先行PID控制和比例-积分控制的良好的匹配效果,能够很好地解决纯时滞造成的不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空间光通信ATP复合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建立了粗跟踪和精跟踪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推导了精跟踪和粗跟踪系统的复合控制算法.针对粗跟踪系统的传输特性,采用Smith预估器来补偿转台的机械滞后,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加快;根据精跟踪系统的传输特性和PZT的迟滞特性,采用了不完全微分PID算法的控制策略;为进一步降低精跟...  相似文献   

3.
热水供热过程具有大惯性、纯滞后和非线性的特性.Smith预估算法能有效克服纯滞后的问题,而PID控制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性.针对它的这些特点,本文把Smith补偿原理和PID控制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应用在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的Smith-PID控制方法.通过编程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案与传统的PID控制相比,本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它不仅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而且响应速度得到了提高,缩小了超调.在实际的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号处理中的互相关技术可以对声发射波之间的时间延迟进行测量的功能,实现对变化的时滞参数的跟踪,并将其同模糊控制以及Smith预估控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时滞辨识的模糊Smith控制算法,对此算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猛  马立新 《电子科技》2022,35(5):60-65
燃煤发电系统中氨法脱硫控制系统具有时变、大延时、大惯性的特点。针对典型的大延迟系统,文中提出基于Smith预估器的脱硫控制系统,通过抵消系统被控对象中的纯滞后环节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Smith预估器依赖准确的PID模型,系统中PID参数整定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SOA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将绝对误差积分ITAE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对适应度值的不断寻优,找到最佳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Smith预估器控制下的脱硫系统,基于SOA的Smith预估PID控制系统跟随性好且反应迅速,调节时间缩小为原来的9%,峰值时间缩小为原来的5%,具有较小的超调量,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上述结果证明该算法对工程控制系统有效,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冰蓄冷空调的运行控制策略复杂、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预估模糊PID的冰蓄冷空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在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了Smith预估器,来预测推理PID参数的变化量。并使用控制系统、空气处理装置、风管系统和变风量末端4部分,实现对冰蓄冷空调的实时控制。在正常工作与复杂工况条件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能力和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文中结合内模控制原理,为时滞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仅有两个滤波参数的二自由度Smith预估控制器,通过两个可调参数的调整能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随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并结合Matlab仿真实验证明了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最小相位系统右半平面零点所造成的负调问题,文中以抑制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负调和时滞问题为目的,将两步PID参数整定法与Smith预估控制器相融合,提出了一种复杂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系统前置系数和PID参数,达到抑制非最小相位负调的作用,并将其作用于Smith预估控制结构中,达到提升系统响应时间的目的。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对典型二阶控制系统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复杂控制算法在消除系统负调的同时也提升了系统的响应时间,验证了该复杂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李庆领  金常鑫 《电子科技》2010,23(10):76-78
在系统具有时滞性和非线性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为保持Smith预估器与被控对象的一致性,运用非线性PI控制器,消除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证明Smith预估器和非线性PI控制器算法的结合,可以使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的时滞系统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Smith预估补偿与RBF神经网络的改进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工业界普遍存在且难以很好地解决恒温控制的大滞后和非线性问题,特提出了将Smith预估补偿和RBF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改进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Smith预估补偿对温度滞后问题进行处理,利用RBF网络在线学习能力进行PID参数的动态调整处理非线性问题,进而保证恒温控制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1.
GPS导航系统干扰对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小涛  江帆  石佳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0):152-155
阐述了干扰机对GPS系统的干扰原理和干扰能力,针对不同的干扰措施,讨论美军针对GPS干扰机的对策,最后分析目前几种热门的GPS抗干扰技术和效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抗干扰措施,指出了GPS抗干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义忠 《电信科学》1994,10(12):40-45
本文阐述了水情无线数据网中互调干扰、阻塞干扰、邻频道干扰及灵敏度抑制等干扰的产生,提出了抗干扰措施,进而为今后通信网的组建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相干波形消扰法的抗干扰性能进行分析后得出以后结论:它既可以完全消除多址干扰和单频正弦干扰,又可有效抑制多径干扰,而且,不要求扩频码之间相互正交;平均发射功率降低了一半,减小了对其它设备的干扰;系统简单,实现容易。其抗干扰性能与一般DS-CDMA系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多带OFDM-UWB系统的抗干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超宽带通信系统存在严重窄带干扰的特点,提出基于正交扩展与交织的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超宽带系统子载波和子带之间的频率分集性,将子载波传输的编码比特流扩展到相应子带的所有子载波上,然后再将扩展的数据流在系统所有的子带间进行交织,由此增强了系统抗窄带干扰的顽健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扩展与交织能降低系统误比特率1~2个数量级或者改善信干比5~10 dB,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窄带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春 《电子科技》2013,26(1):135-137
信号的自相关矩阵特征值反映每个方向的功率,不同特征值对应不同信号空间,通常在干扰存在的条件下,大特征值对应干扰信号子空间,小特征值对应信号子空间。去除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干扰子空间就可以去除强干扰信号。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矩阵特征值的抗干扰算法,可以有效消除阻塞性与类单音的各种干扰,与常见的利用FFT进行陷波的算法处理相比,利用矩阵特征值进行抗干扰处理,具有计算量小,逻辑实现简单的优点,降低了抗干扰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磁干扰的形式及其对微机保护各模块的影响,通过对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及通讯等敏感回路采用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TVS保护,对MCU模块进行合理的布局,对电源增加改进的滤波器等措施,对微机保护的各模块增加相应的抗干扰电路。实验证明,这些措施提高了微机保护装置整体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是描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嵌入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可靠性,抗干扰技术则是保证嵌入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技术。该文基于嵌入式系统,分析了它可能面对的干扰,深入探讨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运用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干扰技术和可靠性设计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软件抗干扰是硬件抗干扰的一个延伸和补充,运用得法可以显著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或者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单片机实时测控软件的自监视法和互监视法法、软件冗余、数据重复输出、看门狗等一系列软件抗干扰技术能很好地起到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电路源于十九世纪末期,其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开始时较为迟缓,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电子电路技术在二十世纪中期时,才开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现如今伴随着电子电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电路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主要对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进行概括及电子电路的主要干扰类型进行切实分析和研究,总结概括出电子电路抗干扰的详细方法,以此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照和采纳.  相似文献   

20.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信息交流的安全性产生了各种抗干扰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以及互调干扰,指出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分析了几种典型和新型的抗干扰方法,包括MIMO技术、FHSS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以及混合抗干扰技术.其中,通过香浓公式说明了MIMO技术和FHSS技术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阐述了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