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针对303盘区14-3层8307不规则工作面煤层厚度小、倾角大、地质条件复杂,在回采过程回采难度大、煤柱回收率低等技术难题,对8307不规则工作面精细化回采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旋转回采工艺,通过实际应用,旋转回采工艺降低了工作面设备搬家难度,提高煤柱回采量达2.7万t,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
百善煤矿64北部采区煤柱为设计回采完毕的第一个采区保护煤柱工作面,通过优化巷道布置、合理选定回采工艺及方法,成功回收约12万t煤炭资源,并为以后类似条件工作面回采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规则综采工作面伪斜回采时煤柱回采率低、工作面顶板维护难度大等难题,决定对不规则201煤柱回收工作面采用旋转回采工艺,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提高工作面煤柱回采量1.4万t,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4.
针对姚桥煤矿采区下山孤岛保护煤柱,工作面回采末期微震释放总能量、频次持续上升,现场冲击危险性增强的现象;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孤岛煤柱区应力分布形态及工作面开采前后煤柱区应力分布特征;结合工作面开采条件,优化了工作面终采线位置。研究表明:工作面回采前采区孤岛煤柱应力分布特征呈"马鞍形"分布,当工作面走向开采尺度大于920m时,煤柱区支承应力曲线由"马鞍型"逐渐向"单峰型"过渡,煤柱区应力集中系数从2.20升高到2.56。现场实践表明:工作面走向实际回采尺度900 m,比原设计停采线提前30 m停止回采,该工作面区段保护煤柱宽度由175 m增加至205 m,煤柱区应力呈"马鞍形"分布,有效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生产,降低了采区保护煤柱区应力集中度,为后续工作面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山三盘区山4~#层8310工作面采用的小煤柱孤岛开采,通过密集孔卸压,切断顶板的应力传递路径,减少采空区侧煤体受到回采动压的影响,保护巷道的完整性,实现小煤柱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6.
汾西矿业集团高阳煤矿一采区11115综放工作面为一采区南风井斜巷保护煤柱回收工作面,工作面顺槽巷道沿两侧采空区布置,切眼沿井田高阳河保护煤柱线布置,工作面成4阶段布置,在回采过程中需逐段进行工作面设备的回收,通过工作面设备缩短技术,减少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加快回采进度,减少周期来压对工作面的影响,为工作面回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快速过断层,减少过断层期间破岩量,提高煤柱回采量,决定对雁崖矿三盘区8302工作面过断层采用旋转俯斜回采工艺。通过实践,增加了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煤柱回采量,缩短了过断层周期,降低了设备损坏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王宁  张飞  康楷 《煤炭技术》2020,39(2):130-133
针对井下二盘区大巷煤柱回采工作面邻近老空区,通过SF_6示踪气体漏风通道检测技术查找煤层之间漏风通道,对存在漏风的密闭墙进行了封堵,实施均压技术优化了通风系统,进一步减少了采空区漏风,保证了煤柱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9.
王永志 《煤矿开采》2007,12(4):29-31
在衰老矿井后期盘区巷道保护煤柱回采过程中,通过对工作面沿走向、倾向的上、下层多种支护形式的巷道超前处理,有效解决了以往回收煤柱压力大、资源采出率低、施工繁杂、坑木消耗大的弊端,为衰老矿井后期回收煤柱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煤》2017,(8):120-122
为进一步实现矿井安全回采,最大限度地保证资源回收率。根据嘉乐泉煤矿实际地质条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随工作面回采巷道煤柱屈服破坏范围及应力分布,得出了煤柱不同区域的具体数值;通过现场实测内在内部应力分布及煤柱围岩变形量,确定了嘉乐泉煤矿9号煤层一盘区工作面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为15 m。为类似条件下巷道煤柱留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中,综采工作面在受瓦斯威胁等复杂条件下往往采用留设工作面煤柱的方法,形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这部分损失,研究了一种在巷道掘进时或采煤前多层喷射锚网混凝土,建立强度高、密封好的支柱隔离墙的工艺,用隔离墙代替煤柱,有效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张晓垒 《中州煤炭》2018,(10):190-193,197
随着矿井开采程度的加深、矿井服务时间的延长,所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当综采工作面布置在断层边界附近或者布置在井田边界附近,受断层和保护煤柱的影响,边界附近的煤炭资源将会无法回采造成资源浪费,为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就要优化传统的综采工作面布置方式,把综采工作面布置成刀把状,工作面推进到刀把位置时再进行对接,以提高资源回采率。通过对边界综采工作面布置方式进行改进,研究了刀把状综采工作面快速对接技术,提高了煤矿资源回采率和刀把状综采工作面对接效率,实现了安全高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乔建永 《煤炭工程》2022,54(1):1-10
为了解决地下开采留设煤柱带来的回采率与离散位移致灾等问题,提出了将井田内工作面之间保护煤柱、末采大巷或上山保护煤柱一并采出的连续开采新思路。在全面分析现有工作面间无煤柱开采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工作面末采实现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的新技术| 结合最低系统工作面的采煤方法与上一级系统的相关性,形成了“110/ N00工法末采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在内的连续开采新技术,应用复动力系统理论揭示了连续开采的动力学原理。最后,通过工程案例证实了连续开采技术思路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从而为井工开采在科研、设计与生产等环节提供新的技术范式。  相似文献   

14.
以2-106B复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复采工作面末采阶段合理煤柱宽度及巷道支护技术展开研究,对2-106A2巷补强采用锚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两根锚索+工字钢梁悬吊5架工字钢梯形棚。结果表明:2-106B工作面停采保护煤柱采取加固措施后留设宽度可取20m,在满足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同时,多回采60m煤柱,技术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明  张峰 《金属矿山》2015,44(4):18-20
王村煤矿按设计的侯西铁路保护煤柱开采后地表出现了大量裂缝,导致侯西铁路局部路段的路基产生下沉开裂,影响了路基的稳定及列车的安全运行。为确保王村井田内侯西铁路保护煤柱设计的科学、合理,对地表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由于该区域采深小、基岩薄、第四系黄土层塑性小等特殊地质条件,以及13506工作面开采后区段煤柱垮落,达到充分采动,从而导致地表移动变形加剧,地表裂缝比较发育。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铁路保护煤柱进行了重新划定。  相似文献   

16.
结合极限平衡理论,计算选取沿空掘巷窄煤柱最小宽度,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宽度,提高资源采出率;同时利用八盘区既有大巷形成大巷煤柱工作面各生产系统。选择合理的空巷支护方案,保证采煤工作面顺利回采,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潞安集团余吾煤业S2206工作面瓦排巷沿空掘巷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进行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点、煤柱稳定性、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根据巷道变形量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及巷道支护参数,并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纳林庙煤矿二号6-211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就矿井前期生产时留设的25 m安全煤柱,以及开采过程中存在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悬顶及上隅角有害气体积聚隐患的现象,对综采工作面螺旋钻回收煤柱工艺应用方案进行探讨。利用井下综采工作面现有生产及运煤系统,研发出回收工作面两巷安全煤柱和解决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悬顶现象的一套螺旋钻机设备;并探索出针对此设备安装于工作面主辅运顺槽的工艺。分析认为,综采与螺旋钻机钻采双工艺相互衔接配合、平行作业,解决了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顶板悬顶的安全问题,还回收了原本计划丢弃的煤柱资源,提高了煤炭回收率,有利于提高回采率,对其他同类地质条件下的矿井生产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规则煤柱作用下工作面开采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三河尖煤矿9202工作面实际开采情况的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或煤层群开采时,上部煤层开采后遗留的煤柱对下部煤层开采的影响.模拟显示下部煤层工作面推进到煤柱下方时形成的应力集中远大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煤柱引起的支承压力的简单叠加,形成的高应力区极易引发诸如冲击矿压的矿井灾害;指出在近距离煤层或煤层群开采时,要合理布置工作面的位置,根据上部煤层开采的时空关系来合理布置下部煤层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并尽量避免在煤柱正下方采煤.  相似文献   

20.
残留煤柱回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收边角煤柱是衰老矿井延长服务年限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不少老矿井都在尝试回采残留煤柱,并取得了不少经验,对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白庄煤矿自2009年以来,为了提高矿井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陆续对矿井边角残留煤柱进行了开采实践,在煤柱工作面分类、回采工艺选择、巷道布置、回采技术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尝试,达到了争产争效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对相似条件下残留煤柱回采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