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朱伟 《金属矿山》2019,48(11):176-171
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加大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的可行性和适宜性,采用理论计算和工程验证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在充分分析研究区下方老采空区特征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并选择合理的残余沉陷预计参数计算了该区地表后期的残余沉陷变形。采用地基附加应力法计算了新建建筑荷载在采空区上方地层中的影响深度,通过对比其与垮落裂隙带高度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定量评价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并综合考虑地表倾斜变形指标确定建筑物高度。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提出了基于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建筑物抗变形措施。研究表明:研究区后期将承受Ⅰ级残余沉陷变形,新建建筑荷载影响深度不会波及到垮落裂隙带范围,不会导致老采空区“活化”,实践效果验证了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工程建设利用和商业开发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利用塌陷区废弃土地资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
朱伟 《金属矿山》2020,48(11):176-171
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加大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的可行性和适宜性,采用理论计算和工程验证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在充分分析研究区下方老采空区特征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并选择合理的残余沉陷预计参数计算了该区地表后期的残余沉陷变形。采用地基附加应力法计算了新建建筑荷载在采空区上方地层中的影响深度,通过对比其与垮落裂隙带高度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定量评价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并综合考虑地表倾斜变形指标确定建筑物高度。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提出了基于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建筑物抗变形措施。研究表明:研究区后期将承受Ⅰ级残余沉陷变形,新建建筑荷载影响深度不会波及到垮落裂隙带范围,不会导致老采空区“活化”,实践效果验证了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工程建设利用和商业开发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利用塌陷区废弃土地资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5,(10):319-321
提出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总体结构,分析主要工作流程如地图操作、地表变形分析、塌陷区评价等,重点探讨评价指标的选择,以便给后续的土地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并以具体的项目案例为背景,结合项目情况,探究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内容,并对土地规划效果进行评价,提高土地复垦规划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在合理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为草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新疆12处煤矿为研究背景,选取了待土地复垦单元土地损毁后的地面坡度、损毁土地深度或压占区堆积物平整量、复垦土源保证率、土地损毁造成土地产量的降低、地面塌陷或挖损后地下潜水位埋深、土壤中粘粒含量、覆土厚度、矿区河流径流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9项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以12处煤矿的55个土地复垦单元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相应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回代估计方法对学习样本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达98.2%,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伊犁一号煤矿矿井,对该煤矿的16个待土地复垦单元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理想,该评价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在合理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为草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新疆12处煤矿为研究背景,选取了待土地复垦单元土地损毁后的地面坡度、损毁土地深度或压占区堆积物平整量、复垦土源保证率、土地损毁造成土地产量的降低、地面塌陷或挖损后地下潜水位埋深、土壤中粘粒含量、覆土厚度、矿区可供灌溉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9项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以12处煤矿的55个土地复垦单元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相应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回代估计方法对学习样本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达98.2%,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伊犁一号煤矿矿井,对该煤矿的16个待土地复垦单元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理想,该评价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张利辉  王磊 《煤炭技术》2014,(3):166-168
从采煤塌陷区地面土地的规划与设计入手,通过GIS技术完成新一轮的土地复垦任务。塌陷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已经被严重破坏,加之长期的闲置导致其土土壤丧失了一定的孕育能力。针对上述情况,以山东枣庄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当的规划方案,通过规划适宜性评价,土地规划,规划设计及评价等手段,模拟验证该区域塌陷区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为其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平原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矿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交互存在,科学制定土地复垦战略,引导土地复垦统筹,对于解决采煤塌陷区矿、地、人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沛县北部矿区为例,首先利用SWOT模型梳理了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因素,得出相应的土地复垦战略方案;然后厘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最后对SWOT模型分析得出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影响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或者制约关系;②受影响最大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因素,权重值达到0.23;③8种备选方案中土地复垦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土地复垦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机制三种方案比较重要,权重值分别为0.23、0.20、0.15。研究结果在目前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可以为统筹解决采煤塌陷区存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余晨  唐明杰  王大国  李莎莎 《金属矿山》2018,47(11):138-1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选取是露天采场土地复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添加了原始土地利用方式和周围土地利用现状等指标,优化了土壤因素方面评价指标选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露天采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进行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的实际情况,得出结论:天生坝露天采场东采坑平台、边坡应复垦为灌木林地,坑底应复垦为天然水坑。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性评价模型具有适用性,可为露天采场土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矿山土地生态复垦优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中国矿山工程》2009,38(4):38-40,44
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矿山生态复垦优化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以陕西某矿山土地复垦工程为例.从确定复垦范围、进行生态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土地生态复垦优化计算工具的选择和开发,土地破坏程度综合评价,待复垦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及土地生态复垦模式的优化选择方面论述了该矿山土地复垦工程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许寅年  方军 《矿山测量》2011,(4):92-93,96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前期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项目决策依据,运用科学技术、经济技术、信息学、预测学及数理统计学等理论,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土地复垦适宜性.我国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除了受土壤、气候、地貌、水源、耕作习惯等因素影响外,潜水位也成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主要限制因子,文中就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采煤沉陷地复垦多采取沉陷后再复垦的模式,复垦时间长、复垦率低。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边采边复的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类研究多针对多煤层或单一煤层开采造成的大范围损毁区域,并且相应的边采边复技术研究也是根据大范围内各阶段的地表变形情况来制定复垦方案,无法有效体现出地面复垦与地下开采的动态结合机理。以山东龙堌矿的某一工作面开采形成的沉陷地为例,进行单一工作面的边采边复技术研究。根据所选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划分了8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开采进行了土地损毁情况分析,按照损毁程度及损毁地类型划分为9个评价单元,分别进行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将各单元合并为不同的复垦单元分别进行复垦规划,合理安排复垦施工工程,通过对比每个阶段可复垦出的耕地面积与相应的复垦成本,优选出了最佳复垦时机,以较低的成本尽可能复垦出更多的耕地。  相似文献   

12.
许冬  吴侃  杨永均 《金属矿山》2012,41(9):117-120
为满足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际需要,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水平,重点解决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程量计算和土地复垦相关图件制作等问题,应用GIS、RS和三维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借助ArcGIS Engine、Visual Studio 2008、ENVI/IDL,将GIS、RS、数学模型和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具有较强科学性和通用性,集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评价、规划、监督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突变级数法,研究了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将土地复垦适宜性分为适宜、中等适宜、不太适宜和不适宜4个级别;其次,采用11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在每级标准对应的数组之间,根据正态分布原则生成800个总样本,其中600个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突变级数判据,200个作为测试样本以验证该判据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工程实例对该判据进行了验证。将建立的突变级数模型对邵东县某煤矿开采区土地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验证结果表明,样本突变级数法可精确地定量描述评价指标特征值的级别属性,能较好地对土地复垦适宜性状况进行数量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动态沉陷区建筑复垦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升  刘立忠 《煤炭学报》2009,34(12):1622-1625
为实现对动态采煤沉陷土地的利用,从复垦标高的确定、建筑地基加固处理、新村规划、抗变形建筑与结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动态沉陷区建筑复垦的技术要素,得出在动态采煤沉陷区进行村落重建是可行的,并以皖北矿区杨庙抗变形新村建设为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炭大量开采,大面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矿区环境恶化。本文在分析安徽某矿区塌陷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和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经验,提出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整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矿山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可行性,介绍了矿山土地利用及矿山工程布局概况。基于此,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主要分析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生态环境协调等;并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主要分析了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水土资源平衡及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研究为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拓模型的矿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可拓方法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首先介绍了可拓学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可拓的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勉强适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可拓方法在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在祁东煤矿复垦项目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复垦效益评价文献,建立适宜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土地复垦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SD法),净现金流法,收益还原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等方法估算相关效益值,并以祁东煤矿复垦项目为例,对土地复垦效益进行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表明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化研究其综合效益的可行性,明确塌陷土地复垦各利益相关方的效益值,对于土地复垦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