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布氏硬度计、室温拉伸测试与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等手段,研究了复合热处理对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6处理相比,固溶+深冷12h+时效复合热处理工艺对707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提高作用明显,在其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抗拉强度与硬度分别提升了18.6%与20.43%;深冷过程中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应力细化了合金的晶粒,同时降低了Al基体的固溶度,促进原子析出形成更多GP区,为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孕育提供了更多驱动力,增加了合金的析出相强化效果,进一步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25MnV钢矿用圆环链在淬火回火后进行深冷处理,对闪光对焊焊缝及母材的组织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冲击韧性得到提高,断裂机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深冷处理对制砖模具芯杆使用寿命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深冷工艺对制砖模具芯杆(65Mn)进行了深冷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硬度测试机及摩擦试验机对深冷前后芯杆微观组织结构、硬度与耐磨性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深冷工艺可有效提高芯杆的硬度和耐磨性。其中两次-180 ℃深冷处理2 h、200 ℃回火后效果最为明显, 芯杆残留奥氏体含量降幅达到24.5%, 硬度提高5.7HRC, 摩擦因数下降55.2%。深冷过程中板条状马氏体转变为孪晶马氏体, 且马氏体和托氏体组织会得到进一步细化, 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4.
CrMnMo空冷耐磨钢调质处理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以CrMnMo空冷耐磨钢作为新型极硬岩石反井破岩滚刀刀体材料的设计,对CrMnMo空冷耐磨钢调质处理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搞清了CrMnMo空冷耐磨钢在调质处理时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及淬火加热奥氏体化温度;从根本上解决了CrMnMo空冷耐磨钢的力学性能、耐磨性、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等关键技术问题.与中硬岩石破岩滚刀刀体材料ZG30GrMnSiTi相比,在硬度相当的条件下,冲击韧性提高了50%,耐磨性提高了10%,较好地解决了新型极硬岩石反井破岩滚刀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对 Cr-C 耐磨合金进行了正火 + 淬火 + 回火处理,探究了正火温度及淬火方式对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 Cr-C 耐磨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同时对其常温冲击韧性及表面硬度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r-C 耐磨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网状碳化物,经 1 100 ℃ 保温 2 h 正火处理后,碳化物断网明显,力学性能表现最佳,硬度为 58.2HRC,常温冲击韧性为 4.9 J/cm2;淬火+回火后的综合力学性能并未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透射电镜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3种淬火冷却介质对含Zn量为8.9%的7系铝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室温水淬火冷却, T6时效后合金强度硬度最高、晶内细小弥散析出相最多、粗大平衡相最少; 采用空气淬火冷却, T6时效后合金强度硬度最低、晶内析出的粗大平衡相最多; 采用沸水冷却淬火T6时效, 合金强度硬度介于空冷淬火和室温水淬火之间, 晶内粗大析出相的量少于空冷淬火。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提高5CrMnMo矿用刮板机连接环热锻模使用寿命的攻关试验,对锻造淬火组织结构的遗传作用、高温淬火和复合等温淬火的综合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锻造余热淬火后,由于组织结构的遗传作用,使最终热处理后试件的亚结构细化,位错密度增大。在锻造余热淬火后的后续热处理工艺中,将淬火温度适当提高,并进行复合等温淬火,可使板条马氏体量增大,并获得较理想的马氏体与下贝氏体的复合组织。与原工艺相比,经同样温度回火后,试件的强度、硬度明显提高;而在硬度相同的条件下,其冲击韧性可提高1.5倍左右,回火稳定性显著提高。按综合强化工艺处理的连接环热锻模,使用寿命较原工艺提高4—6倍,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按目前蛟河煤机厂连接环的产量,经初步计算,每年可节约资金七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论述了4Cr-13马氏体不锈钢制造弹簧经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后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与现场使用表明;该不锈钢弹簧的热处理工艺应将淬火温度由常规的1020 ̄1050℃提高到1100℃,使其组织中具有一定量的板条马氏体及残余奥低体,再经液(-196℃)深冷处理,和经350℃回火,提高了弹簧的强韧性,使弹簧的使用寿命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钢铁行业装备与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高强度耐磨钢的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这类钢是在低合金高强度可焊接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可达传统结构钢板的数倍;生产工艺一般采用轧后淬火(或淬火+回火)。耐磨钢板适用于多种工况条件,因而很受用户欢迎,瑞典、澳大利亚、德国、中国、日本等国的一些钢铁公司都生产这类耐磨钢。BISPLATE系列高强度耐磨钢是澳大利亚Bisalloy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具淬火变形原因分析,可知变形主要由热应力、组织应力与相变变形所致。提出相关改善措施:改善预备热处理,优化淬火方法与淬火工艺参数以及增加深冷处理等,并提出改善与控制淬火变形的热校正方法,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型贝氏体钢铲齿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新型贝氏体铸钢大型铲齿材料 ,研究了该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进行了工矿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贝氏体铸钢铲齿在 92 0℃正火 30 0℃回火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 (BF)和残余奥氏体 (AR)组织组成 ,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能 ,应用于大型装载机铲齿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纳米Al2O3粒子对WC-8Co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微米WC-8Co中掺杂纳米Al2O3粒子制备了Al2O3/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烧结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冲击韧性以及耐磨性等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应用SEM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3%纳米Al2O3及0.8%RE 的Al2O3 /WC-8Co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磨损失重较WC-8Co降低了10倍,组织得到了明显细化, 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铸轧工艺制备钢背粘结铝锡硅轴承合金 AlSn8Si2.5Pb2CuCr,研究了微观组织和抗咬合性、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机械性能。试验和实践结果表明,新合金比原有的带镀层的三层轴承合金在耐磨性能和减磨性能、疲劳强度和承载能力、塑性和冲击韧性、抗咬合性和嵌镶性等方面性能更好,新合金不含铅,材料也更加环保。  相似文献   

14.
邓汉忠  王大勇 《煤炭学报》2011,36(6):1036-1040
利用药芯焊丝对已磨损的K360耐磨钢板进行CO 2气体保护堆焊修复,对堆焊层进行了400 ℃左右的回火处理,并对热处理前、后的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硬度、冲击韧度及抗磨料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未热处理堆焊层的组织为马氏体+网状碳化物+块状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硬度高,冲击韧性较差,耐磨性可达母材的1.46倍;经热处理后,堆焊层的组织变为回火屈氏体+碳化物,硬度较高,韧性较高,耐磨性也较好,达到了母材的1.32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矿用连接环的强度和韧性,对20MnVB钢分别进行了3种热处理,分析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的组织为块状铁素体+回火马氏体,与880℃淬火+低温回火相比,在其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塑性和韧性有所提高;而首先进行950℃预淬火,再进行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组织为条状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其强度、塑性和韧性同时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邓汉忠  孟祥锋  贾英辉  杨森 《煤炭学报》2012,37(8):1412-1417
利用药芯焊丝对已磨损的K360 耐磨钢板进行CO 2 气体保护堆焊修复,在焊前进行不同温度的预热处理,并对不同预热处理的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XRD、硬度、冲击韧度及抗磨料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预热温度处理的堆焊层的组织均为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经150,200 ℃预热处理,堆焊层硬度较高,韧性较高,耐磨性也较好,耐磨性分别可达到母材的1.583倍和1.494倍;预热温度250 ℃时,堆焊层的韧性较低,耐磨性也出现大幅下降,仅为母材耐磨性的1.148倍。  相似文献   

17.
中铬合金耐磨钢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中铬钢研发与应用的进展.中铬钢在使用中不断裂、不变形、耐磨损,使用寿命是Mn13的2倍以上,适用于冲击磨料磨损工况,同时介绍了一种多元合金中铬耐磨钢,该耐磨钢的强韧性和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均高于ZG30Cr5Mo中铬钢。  相似文献   

18.
刮板输送机中锰钢中部槽的自强化抗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世荣  王军祥  王庆良  陈辉 《煤炭学报》2016,41(9):2373-2379
针对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耐磨难题,研究了热轧中锰耐磨钢和马氏体耐磨钢的冲击磨损性能,分析了中锰钢的自强化耐磨机理,介绍了中锰耐磨钢在煤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应用实例。试验结果表明,热轧中锰钢比传统马氏体耐磨钢表现出更好的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磨损表面硬化层厚度约1 000μm,最高显微硬度达531HV,对应的洛氏硬度达52HRC,表现出优良的耐磨强化效果。研究发现,中锰耐磨钢的耐磨强化机理随冲击功的不同而变化,由较低冲击功的马氏体相变、位错和层错复合强化机制,演变为较高冲击功时的马氏体相变、位错和形变孪晶复合强化机制。实际应用表明,热轧改性中锰耐磨钢的抗磨损性能优于Hardox450耐磨钢,可显著降低中部槽磨损,大幅度延长刮板输送机可靠运行寿命。  相似文献   

19.
Hot-work tool steels are use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as tool material for hot-pressing, extrusion and forging, offering high strength, high toughness and a good tempering resistance. This is achieved by using materials which have a high microcleanliness and homogeneity over the entire cross-section, usually with a martensitic microstructure. However, due to the rising demand for increasing tool dimensions the cooling rate during quenching can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or instance, depending on the alloy composition dies made by classical hot-work tool steels show an increase of bainite attributed to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between the centre and the surface of large components. This change in microstructure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precipitates, which in turn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ir characterisation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mechanical tests such as tensile tests, fracture toughness tests and instrumented impact test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trength, deformation behaviour, impact toughness, and plane 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engineering materia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e with decreasing cooling rates. These degrada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the bainitic micro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M7C3 carbides, which are present at former austenite grain boundaries as well as martensite and bainite lath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