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矿安全需要加强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以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投登封教学三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和建设为背景,提出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结构,介绍了永久避难硐室的结构和各子系统的功能,讨论了避难硐室与其他五大系统的关联性,以及避难硐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10):165-168
为防止煤矿井下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对井下进行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十分必要。对紧急避险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优化,并结合矿井避灾路线,设计出合理的避难硐室以及避难硐室内的基础设施。结果表明:避难硐室的建设能够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在受到灾害时给予充分安全的避灾场所。紧急避难硐室的建设在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上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矿井避难硐室环境有害气体浓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煤矿避难硐室内有害气体浓度,保证避灾人员安全,分析了避灾过程人体代谢产生有害气体类型与释放速率,结合有害气体环境中人体的耐受能力,提出对人体代谢产生的CO、H2S、NH3、CH4等有害气体可不必采取净化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人均供风量为107 L/min时可将硐室内CO2平均浓度控制在0.5%,满足硐室CO2净化需要,人均压风供气量为450 L/min时,才满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对CO快速净化的需要,结合人体对CO浓度环境的耐受能力,建议延长硐室内CO快速净化时间.通过试验得出2台风量4.7 m3/min、有效净化功率20% ~ 30%的净化装置可满足50人避难硐室空气净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选择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玉栋 《煤炭工程》2012,(Z1):103-105,108
文章采用列举法和比较法对煤矿井下巷道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井底车场是永久避难硐室的首选位置,并对井底车场范围内可供布置避难硐室的详细位置进行了选择和论证,另外,文章通过对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的对比分析,解决了避险人员在避难硐室使用上的问题,消除了避险人员对避难硐室的心理障碍,使井下避难硐室真正发挥紧急避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我国煤矿井下安全开采状况,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避险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避险设施的类型,设计建设了"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过渡站+安全绳"的井下硐室紧急避险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安全可靠,适合于我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多等特点,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矿工安全避险需要。  相似文献   

6.
陈于金 《煤矿机械》2014,(3):131-133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环境控制需备用电源,而国家对新型电池在井下使用持审慎态度,鉴于紧急避险设施空气净化制冷的无电源要求,研制了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详细地描述了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主要技术参数,并在12人救生舱进行了净化能力和制冷能力试验,得出温度、湿度、CO2、CO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空气净化制冷一体机满足12人舱CO2及CO快速净化能力,制冷量满足12人的热负荷需要,适用于煤矿井下救生舱和避难硐室。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煤矿安全防护水平和矿井抗灾变能力,国家煤监局提出在井下设置紧急避险设施.基于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矿"N3永久避难硐室",对避难硐室压风供氧系统性能进行研究,进行了40人8h生存验证试验.试验包括压风系统供氧试验和静场试验.通过压风系统供氧试验总结了O2,CO2,温度随时间、压风风量的变化规律,并发现心理因素对环境参数的影响.通过静场试验获得了CO浓度变化速率与隔绝防护时间的关系,温度变化速率与煤层导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唐口煤矿的生产技术条件,从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出发,设计了唐口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由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组成;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要充分考虑采掘接续计划、围岩和地压情况及安全生产实际,要与供氧系统子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等有效结合;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可增强井下职工的安全感,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
赵明 《煤矿开采》2013,(3):25-29
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并根据避难硐室的功能需求,提出了避难硐室的分类与对应性能。根据国内外建立避难硐室的先例,确定永久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由防水防爆密闭、气幕喷淋、供氧、降温除温(净化)、监测监控、动力以及其他辅助分系统组成。结合兰兴煤业实际案例,论述了避难硐室的建设流程,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分系统功能的参数,为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可靠数据,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井下避难硐室合理供风量,采用RNGκ-ε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某100人避难硐室压风供氧状态下,不同供风量、散流器布置方案、空载和载人时生存区的污染物净化时间、通风效率、污染物(CO,CO2)浓度场分布和人体热舒适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若硐室内CO体积分数偏高,供风量应不低于0.1 m3/(min·人),并配合使用净化药剂尽快去除;常规避难状态下,供风量减小至600 m3/h,配合局部通风措施,即可满足人员避险和热舒适性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胡滨 《中州煤炭》2020,(2):1-5,9
为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分析国内外煤矿井下避难系统发展的基础上,以何家塔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构建设计与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分类、结构构成、功能需求和配套设施等,并通过紧急避险疏散时间的校验计算,提出避难硐室距离采掘工作面以不超过1 000 m为宜,且应按照“地面最安全,先逃生后避险”原则进行避险救援,为国内其他矿井避难硐室的构建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设计只能为紧急避险人员提供一个独立的生存环境却不能使井下避险人员迅速升井,从而彻底脱离危险环境。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有毒、有害气体迅速蔓延,并有随时发生二次灾害的可能,此时地面营救人员下井施救可能会产生非必要的伤亡。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避难硐室的钻孔逃生模式,并在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二矿得到了成功应用。钻孔逃生模式既可为紧急避险人员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又可经由逃生钻孔将紧急避险人员送至地面彻底摆脱危险环境,为现有避难硐室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作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会泽分公司避难硐室建设为例,在对矿山紧急避难路线进行三维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额定人员及国家规范对避难硐室内部结构、尺寸及断面形状进行了设计,并对避难硐室内部关键子系统如供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等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规范、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为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闫建国  胡成军 《煤矿安全》2014,(12):132-134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中,对井下避难硐室位置往往存在不同见解,给避难硐室设置带来了不便。依据现行有关规定,对建设和生产时期避难硐室设置过程、覆盖范围、建设标准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梳理出了确定避难硐室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军颖  尤飞  刘亚林 《采矿技术》2012,(6):15-16,40
根据乌兰煤矿目前井下人员分布及近期开采情况,为乌兰煤矿设计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选址、尺寸、避难硐室内保障系统。该避难硐室的设计和构建对乌兰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完善和应急救援技术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倪昊 《煤炭工程》2014,46(1):12-13
通过解读国家文件,了解专用钻孔和专用管路应用于避难硐室的发展轨迹,阐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对于避难硐室建设方式的调整,分析了对于该文件的解读误区,指出采用专用钻孔或者钻孔管路方式的避难硐室是否完全不再配置高压氧气瓶、有毒有害气体去除和温湿度调节装置,还需要根据矿山具体情况来确定。从地域方面划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对于避难硐室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建设走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柏煤矿目前井下人员分布及近期开采情况,为新柏煤矿设计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选址、尺寸、避难硐室内保障系统等。该避难硐室的设计和构建对新柏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完善和应急救援技术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加快建设紧急避险系统的要求,结合楠木煤矿具体状况及井下人员分布地点,经分析,选择了适用于楠木煤矿紧急避险设施的类型;通过比较,选择了避难硐室合理布置地点,对避难硐室主体结构、专用管路供氧及制冷净化系统等系统进行设计,得出了以专用管路供氧+避难硐室的方案设计,该系统成本较低,建设周期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对某煤矿现有巷道布置及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永久避难硐室作为井下主要避险设施,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及装备配备。永久避难硐室的降温净化系统在灾变情况下无需外部电源提供动力,采用了"无电源化",对于类似矿井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军 《煤炭工程》2012,(Z1):88-90
文章以三道沟煤矿为例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中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移动救生舱、中继站的位置、支护、设备等进行浅析,按照“逃生为主,避难为辅”的原则,提出针对性的逃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