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斜井运输的实际工况,对煤矿斜井跑车事故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建立了以发生跑车并造成事故为顶事件的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最小割集及结构重要度的求解,分析了斜井跑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预防发生跑车事故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斜井防跑车装置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针对煤矿斜井运输中矿车易跑车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斜井防跑车装置,指出了现有的防跑车装置的缺点,分析了该斜井防跑车装置的优点;推导出了钢丝绳在绳道中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式;针对斜井运输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计算范例。  相似文献   

3.
李军  刘丽 《煤炭技术》2005,24(7):15-15
运输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矿井运输作业战线长、区域广、上下坡多、需要运输人员多,是煤矿生产的难点,运输路线防跑车保护装置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煤矿系统的安全生产,文章结合矿井运输实际,提出了可控阻车器的设计方案,使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刘海平 《煤矿安全》2011,42(9):131-132,136
煤矿斜井运输的防护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分析了目前煤矿生产中,斜井运输过程防护现状,介绍了复合式斜井跑车防护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工作原理,结合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矿井的实际情况,简单介绍复合式斜井跑车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说明复合式斜井跑车防护系统在斜井运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矿井斜巷运输是矿井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斜巷运输跑车事故也时有发生,分析原因是矿井斜巷运输计算方法不当,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不符所造成。文章从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斜巷运输计算方法,为斜巷运输提供理论数据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千秋煤矿18220工作面上巷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正常生产任务的需要,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研制了工作面跑车防护装置。详细分析了跑车防护装置的设计,控制原理,以及设备主要参数。该防护装置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实现了矿井跑车防护自动化控制,大大避免了跑车等事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适应矿井恶劣环境下跑车的速度传感器,分析了已有跑车速度检测方法存在问题。提出了双雷达多普勒检测方法,在挡车栏两侧分别检测跑车的速度,从而为跑车防护装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速度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8.
任中全 《煤矿安全》2000,31(3):22-23,56
对柳弯西沟矿材料斜井 ,用优化设计方法 ,建立了跑车防护系统优化数学模型 ,经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跑车防护系统主要参数的最佳值 ,为跑车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另一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付鹏 《煤》2018,(7)
文章分析了高瓦斯条件下煤矿井下运输专业可能引发瓦斯事故的热源因素,重点介绍了煤矿井下回风巷和高瓦斯区域,跑车防护装置车挡的非金属化改造,并对其在跑车防护中的作用及效果作了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王安舍 《煤》2010,19(12)
阐述了防跑车装置的发展演进历史,结合煤矿应用防跑车装置的实际及国家技术政策要求,提出了屏弃"一坡三挡"树立科学的轨道斜巷跑车防护管理理念,做好防跑车安全防护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井下GRPM定位研究与地磁匹配的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电、无网络情况下井下人员逃生定位和救援导航的难题,架构了井下地磁与RFID 射频结合的井下定位方法GRPM(Geomagnetic and Radio Positioning Method)。GRPM采用射频初定位、地磁特征精定位的主动定位模式,适合应急避险与救援定位需求。根据井下高精度地磁测量数据和井下地磁“日变”规律,分析了井下巷道地磁数据具有带状连续、区域易突变的数据特点。采用了分段线性法、最近邻域法和三次曲面法插值方法和MSD,HD和NPROD三种匹配准则,开展了地磁基准构建和地磁匹配定位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法适合小区域巷道地磁基准建立,拟合快速,精度较高,符合井下巷道磁场分布的收敛性。NPROD定位匹配模型适合井下人员动态行走定位,匹配速度快,达到2/3格网精度,满足精确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2.
矿井突水是常见的突发性强烈的灾害,当发生矿井水灾时,为了降低灾害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减少人员伤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A*算法的矿井水灾逃生路径规划方法。在充分考虑影响巷道逃生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评估函数,利用双向A*算法对逃生路径进行规划从而实现最优设计。结合王家岭煤矿实例并将该算法的规划结果与传统A*算法的规划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规划的逃生路径比传统A*算法节点更少,路径更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逃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继平 《煤炭学报》2011,36(11):1890-1894
提出避免逃生通道被堵的方法:构建不少于3条巷道(井),减少全部逃生通道被堵的概率;做到回风巷道(井)无机电设备,减少引爆瓦斯的火源;回风巷道不作行人巷道,减少了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氧气呼吸器接力逃生方法:在遇险人员逃生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设置氧气呼吸器。提出避难硐室自然降温方法:当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现有静态路径规划方法无法满足煤矿井下突水灾害动态变化需求,以及传统最短路径算法运行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的矿井水灾避灾路径动态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考虑水流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首先将巷道环境影响因子对避灾路径的影响程度量化为巷道距离当量长度;然后以时间最短为原则,引入人员逃生速度,计算逃生通过每条巷道的时间,构建以逃生时间为邻接矩阵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安全监控、水文监测系统联动策略,根据实时监测的井下环境情况,动态修改巷道节点属性,开发基于三维GIS一张图的矿井水灾避灾路径三维动态规划系统。最后,结合矿井实例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算法设计的有效性,可以指导井下人员安全撤离,提高煤矿安全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准东煤灰熔融温度与实际结渣特性出现严重不符的问题,利用微波消解法对准东原煤和按GB/T 212-2008制得的灰(称为国标灰)进行分析,得到其金属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国标法制灰过程中,煤中的主要金属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逃逸,用金属氧化物逃逸率表征金属元素的逃逸特性,除了熔点比较低的碱金属氧化物逃逸率较高,熔点比较高的Al2O3和CaO的逃逸率也高达87.51%和58.77%,由此导致国标灰灰熔融温度升高,与煤实际的结渣特性不符。灰化温度从815 ℃降低到500 ℃后制得灰的软化温度ST为1 230 ℃,比国标法制得灰的软化温度1 330 ℃低100 ℃。与灰熔融温度相比,灰成分指标更能表征准东煤的结渣特性。  相似文献   

16.
王德明  崔岗 《煤炭学报》1994,19(1):58-64
在矿井火灾灾变时期,井巷可通行性主要根据巷道内是否具有高温有毒有害气体而确定。避灾路线的选择与灾情的发展及井巷的条件有关。根据灾情的发展情况,作者将避灾路线分为三种类型,即理想的避灾路线、可行的避灾路线和逃生的避灾路线。文中对不同类型的避灾与救灾路线的可通行性提出了判别计算式,对影响井巷通行速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还提出了求解k条最佳救灾与避灾路线简便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焦作矿区是我国著名的大水矿区,主采的二1煤层含气量较高,一般在10~ 20 m3/t,是开发煤层气的理想区块。但煤岩本身渗透率普遍较低并且具有很强的压缩性,进而导致难以自然开采。为了探索矿区压裂抽采试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对二1煤层与底板的力学特征、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以及抽采试验的工艺数据的实例分析,阐明了水文地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及压裂抽采井产能的影响机理,即强烈的地下水径流作用,使原先游离于储层空隙中的煤层气逸散殆尽,孔隙水压也使得大量吸附于裂隙中的煤层气难以解吸,因而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单井规模产量。  相似文献   

18.
煤矿斜巷跑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谭廷帅  刘德君 《煤矿机械》2007,28(10):68-70
介绍煤矿斜巷跑车防护装置关键技术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煤矿斜巷跑车发生的原因,分析因松绳余量过多在下车时产生冲击而断绳跑车的情况,提出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发生矿井水灾时,选择有效的逃生路径需要从突水点处水流特征、巷道结构信息以及从业人员的数量等方面加以考虑。为了避免逃生拥挤,建立了一种基于突水点水力学特性分析模型,水中逃生速度模型以及改进的D-K路径搜索算法相结合的多路径逃生模型并进行研究。矿井突水发生后,通过水位上升的速度可以估计出突水点水灾程度,并对突水节点和路径进行筛选。人体在水位移动速度是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衰减的,通过对比巷道水位上升速度与移动速度判断该巷道是否可以作为有效逃生路径。从安全节点处向目标节点逃生时,在允许逃生的时间范围内,利用改进的D-K算法可以使井下人员选择更多的逃生路径,避免发生拥挤。结合王家岭矿井实例分析,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的逃生率。  相似文献   

20.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斌存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叶建平  武强  王子和 《煤炭学报》2001,26(5):459-462
水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运移影响很大,对煤层气的开采至关重要。从分析实际资料出发,论述水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提出了水地质控气特征的3种作用形式:水力运移逸散作用;水力封闭作用;水力封堵作用。其中,前一种作用导致煤层气散失,后两种则有利于煤层气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