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工作面放顶煤工艺的两种方式(采煤、放顶、放顶煤,采煤、放顶煤、放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采煤、放顶煤、放顶工艺,能大大减少工作面冒顶及切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汀 《煤炭学报》2000,25(1):24-27
在统计分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工艺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模型,并以实际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测数据进行了模拟应用。  相似文献   

3.
孟宪臣 《矿业快报》2005,24(12):36-37
结合阜矿集团五龙煤矿综采放顶煤的现状,并参考其他放顶煤工作面的观测成果,通过对放顶煤工作面的煤炭损失量的分析,提出提高放顶煤工作面资源回收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梁峰 《煤炭技术》2007,26(1):74-76
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用采空区综合防灭火措施,成功地消灭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煤层自燃发火隐患,确保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安全回采,为类似条件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防灭火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侯千亮  李宗瑞等 《煤》2000,9(4):41-41,60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 ,是煤矿企业减人提效、扭亏增盈及走向市场的生产基础。认真分析、总结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情况 ,进一步促使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日臻完善。结合阳煤集团一矿 870 5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实例 ,分析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大倾角煤层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圪节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大量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工艺生产系统各环节的分布规律及可靠性指标,通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对实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资源回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放顶煤工作面的持续监测,找到了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损失量构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放顶煤工作面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放顶煤工作面的持续监测,找到了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损失量构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放顶煤工作面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
放顶煤开采顶煤运移特征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各矿山放顶煤工作面顶煤运移的实测资料,运用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放顶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各主要影响因素与顶煤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放顶煤工作面顶煤运移的基本运移规律及顶煤运移规律与工作面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麻家梁煤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际情况,设计了先进可行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粉尘治理方案,实现了工作面粉尘治理目标,也为煤炭企业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粉尘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综放工作面冒落顶煤放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运策 《煤炭学报》2001,26(6):606-610
近年来我国综放开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提高综放工作面采出率是备受关注的技术问题。研究顶煤冒落形态和顶煤放出控制,是进一步提高顶煤采出率的关键。分析了顶煤冒落形态的影响因素和冒落顶煤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顶煤放出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闯  李化敏  周英  李东印 《煤炭学报》2019,44(9):2632-2640
针对当前综放工作面存在顶煤采出率低、混矸率高、放煤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根据给出的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的定义,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多放煤口放煤条件下,起始放煤、中间放煤和末端放煤3个阶段的放煤方法和煤岩分界面特征,提出"多放煤口同时开启逆次关闭"的起始放煤方法。根据放煤口放煤的影响范围,以及顶煤冒落过程中的速度方程和顶煤颗粒移动方程,建立了多放煤口起始放煤方式的算法模型,理论上推导出起始放煤过程中放煤间隔时间差的计算方法,为起始放煤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方法。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的特点,得出综放工作面顶板稳定性、瓦斯浓度、后部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粉尘浓度、工作面采放协调等是影响和限制放煤口数量的主要因素。以同忻煤矿8202综放工作面煤层条件为例,建立沿工作面方向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并对比不同的单放煤口放煤方式和不同放煤口数量的多放煤口放煤的放煤规律、顶煤采出率和放煤效率,得出在多放煤口放煤条件下,放煤过程中的煤岩分界面相对平滑,顶煤采出率随同时打开的放煤口数量增加而增大。多放煤口放煤效率是单放煤口放煤效率的4~8倍,多放煤口放煤的顶煤采出率比单放煤口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厚煤层放煤工艺参数的散体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放煤工艺参数,依据相似理论,采用散体相似模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顶煤放落过程中煤矸的成拱类型,成拱几率,分析了不同放煤步距对煤矸流动形态及混矸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两采一放提高了复杂结构顶煤的可放出性、顶煤采出率,使含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高低是关系到能否推广这种采煤方法的关键技术。该文从上覆岩层运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顶煤的变形规律,进而运用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顶煤和直接顶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工作面倾角对顶煤放煤方式的影响规律,采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倾角综放面依次采用不同的放煤方式开采散体顶煤的冒放规律,统计出了不同放煤方式时工作面倾角与顶煤放出率的关系,得出了综放工作面倾角为15~30°时优选双轮顺序放煤。应用散体介质力学原理,分析了工作面倾角不同时影响煤矸流动规律的主要因素为自然安息角和煤岩成拱;探讨了工作倾角与上、下部煤矸分界线的关系,且煤岩成拱概率随工作面倾角增大而增大;此外,指出了工作面倾角不同时自然安息角和煤岩成拱对煤矸流动规律的作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了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及放煤高度的合理确定;针对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厚度和煤质软硬程度,正确认定顶煤是否具有可放性,为工作面能否一次采全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倾斜顶底板处顶煤放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顶底板处的顶煤放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三角煤损失及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以底板三角煤采出率的大小为依据,对合理顶煤分段高度的取值及合理放煤支架位置的布置进行了研究;以顶板处放煤后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为依据,对顶板影响区的顶煤放出提出了放煤时间控制放煤口何时关闭,而非见矸关门。  相似文献   

18.
放顶煤开采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仁 《煤炭技术》2007,26(4):46-48
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高低是关系到能否推广这种采煤方法的关键技术。文章从上覆岩层运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顶煤的变形规律,进而运用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顶煤和直接顶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放开采方法是我国特厚煤层矿区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途径,智能化综放开采是未来综放开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技术和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安全、高效、智能这一主题,综合考虑特厚煤层顶煤体和上覆岩层的相互作用,以掌握特厚顶煤冒放理论,实现综放工作面放煤智能化,降低含矸率、提高顶煤采出率为主导,提出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构想。针对综放开采存在的煤矸智能识别、智能放煤控制、“采-支-放-运”系统智能协调等主要难题,凝练出特厚煤层智能综放开采大尺度顶煤体破碎与冒放机理,特厚煤层智能化采放协调控制机理与方法,特厚煤层智能综放开采群组放煤过程控制原理三大科学问题。攻克特厚煤层群组协同智能放煤工艺决策技术,特厚煤层顶煤厚度与放煤量实时监测技术,冲击振动和高光谱融合的煤矸识别技术,多模式融合的智能化放煤装备及控制技术,综放工作面“采-支-放-运”系统智能协调控制技术五项关键技术。突破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技术与装备瓶颈,研发煤矸识别装置、开发智能放煤控制系统及软件,解决采放协调、煤矸识别、群组放煤等难题,创建年产1 500万t智能化综放开采示范工程。最终实现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为我国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王庄煤矿43M1煤柱工作面为例,通过采用PFC2D颗粒元程序对煤柱工作面开采时顶煤放出率进行模拟分析,进而优化综放工艺参数.得出双轮顺序顶煤放出率为84.6%;单轮顺序顶煤放出率为82.8%;单轮间隔顶煤放出率为79.5%,故选用双轮顺序放顶煤.放煤步距为0.8 m时,顶煤放出率85.22%;放煤步距为1.6 m时,顶煤放出率81.31%;放煤步距为2.4 m时,顶煤放出率74.47%,故选用一刀一放的放煤方式.经井下现场数据记录分析后,综放工作面的开采工艺采用单向割煤端部斜切进刀的方式将更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