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石煤提钒的技术开发及努力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石煤矿分布状况、石煤中钒的赋存状态、钒及钒化合物的用途进行了介绍, 阐述了石煤矿钠化焙烧提钒、钙化氧化焙烧提钒、无盐焙烧提钒、直接酸(碱)浸出提钒工艺及石煤矿的选矿富集情况, 对每种石煤提钒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比较, 并对石煤提钒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戴立新 《有色金属》2007,59(4):123-126
介绍近年来锂冶炼及其深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盐湖卤水提锂、矿石提锂、高纯锂盐制备、金属锂提炼、铌酸锂和钽酸锂晶体材料制造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制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解决高钙高磷钒渣难利用问题提供参考,在归纳目前已提出的钠化焙烧—水浸提钒、钙化焙烧—酸浸提钒、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提钒、含钒溶液溶剂萃取提钒、含钒溶液离子交换提钒等主要的钒渣提钒工艺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其中的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钙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提钒工艺以及新提出的钙化焙烧—碳酸铵浸出提钒工艺和钙化焙烧—草酸盐浸出提钒工艺在处理高钙高磷钒渣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这些工艺尚存在的缺陷,指出寻找钙化焙烧除磷添加剂、减少碳酸铵浸出时的浸出剂用量、简化草酸盐浸出时的浸出剂种类等应该是高钙高磷钒渣提钒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稀散金属铟独立矿床少,常伴生在锌硫化矿中,湿法或火法炼锌时富集到多种渣中,铟铁酸锌等难浸出物的存在使铟的回收工艺复杂,且回收率低。重点介绍了常规酸浸、加压富氧酸浸、热酸浸出、焙烧预处理—浸出、氯盐浸出和复合场强化铟浸出等锌固废提铟浸出工艺。指出未来辅助使用复合外场或联合多种方法从内部破坏难溶物结构,实现铟铁分离和铟铁酸锌的溶解,革新锌固废提铟工艺,研发新型萃取剂均可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石煤空焙-低酸浸出提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种不同的工艺对湖北某地区石煤进行的提钒试验表明,该石煤采用空焙-低酸浸出工艺提钒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用量和酸浸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表明,在物料粒度-0.147 mm,焙烧温度900~950 ℃,焙烧时间1~1.5 h,酸浸温度常温,硫酸用量2.5%和酸浸时间1 h的条件下,钒转浸率可达77.51%~80.33%。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高效、低耗回收,以某钢铁公司钒渣为原料,采用提钒尾渣酸浸-酸浸液沉钒预富集工艺制得含钒中间渣,研究了中间渣返回量对钒渣钠化焙烧-水浸钒浸出率的影响,并从机理方面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用含钒中间渣替代提钒尾渣返回钠化焙烧提钒,可降低钒渣中含钒尖晶石分解的温度和烧结程度,促进氧气进入矿物内部氧化钒,使尖晶石中的钒更容易与钠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钒酸钠,最终实现钒的高效、低耗回收。  相似文献   

7.
高碳硫铁矿降碳提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煤系高碳硫铁矿在制酸工艺中存在不良影响 ,有必要进行高碳硫铁矿降碳提硫的研究。从试验中得出了最佳的入选上限和磨矿下限 ,并且需要进行分级入选才能有较好的降碳提硫效果。  相似文献   

8.
含钒钢渣提钒用途主要有火法、湿法两类。对各种提钒利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矿热炉碳热还原法、亚熔盐法、生产钒合金、钙化焙烧-酸浸、两步酸化提钒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具有丰富的石煤钒矿资源。江西煤田地质局223地质队对上饶县八都的地质勘探详查表明,八都石煤钒矿层厚度大,含钒品位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开采前景。为了多方面探索八都提钒的合理工艺,本文参照酸没提钒的有关试验,重点研究了八部含钒石煤沸腾炉灰渣的硫酸浸取工艺参数,为酸浸工业化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在提高直接酸泛的机转浸率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有了新的发现。此发现如能倾利应用于工业,对八都石煤采用直接酸浸提钒建厂将产生有益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铅锌尾矿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垂向迁移转化规律十分重要,对了解其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能谱线扫描和面扫描、不同垂向深度尾砂重金属形态分析等不同角度开展铅锌尾矿工艺矿物学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1)尾砂中多种重金属密切相关。(2)尾砂中铅、砷、铬、镉等一类重金属以酸提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在铅锌尾矿库垂直方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酸提态铅含量增加,可还原态的铅减小,酸提态的砷含量呈现递减趋势,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的砷基本呈现递增趋势,酸提态的铬含量呈现递增趋势,还原态铬基本呈现递减趋势。(3)尾矿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这为铅锌尾矿库生态修复与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煤层气前期排水阶段,中期气水同产阶段,后期的单相产气阶段,油管的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开采过程对 SX107 井组的油管腐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煤层气的开采初期的排水过程中,油管的腐蚀主要是由吸氧腐蚀,析氢腐蚀,以及地层水所含的各种离子引起的; 中期的排水产气阶段,油管的腐蚀主要是由产出的各种酸性气体以及地层水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后期的单相产气阶段,油管的腐蚀主要是由酸性气体所造成的; SX107 井组的油管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造成的,腐蚀产物主要是红褐色 Fe2O3。  相似文献   

12.
赵店子铁矿在露天开采中遇到了含有含水粉细沙层的松散覆盖层。生产中应用液压反铲-汽车采装及分条剥离、超前疏干的剥离工艺较好的解决了松散覆盖层的剥离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文中详细论述该法的使用情况,对类似矿山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煤酸浸提钒浸出液萃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一  张一敏  黄晶  刘涛  李望  张国斌 《金属矿山》2013,43(3):100-103
以湖北某地石煤为原料,对提钒酸浸液萃取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Na2SO3对酸浸液进行预处理可以高效排除Fe3+对V4+萃取的影响,提高相同萃取级数下的萃取率;萃取适宜的萃原液pH=2,水相与有机相相比为3∶1,萃取时间为8 min,5级萃取下的总萃取率为99.29%;反萃适宜的有机相与水相相比为10∶1,反萃剂硫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8%,8级反萃下的总萃取率为99.70%。  相似文献   

14.
落地油泥湿法处理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广海  刘庆  陈红硕  李强 《矿冶》2016,25(5):72-76
采用湿法处理装备对落地油泥进行处理,通过对比试验可确定油泥进料量、破碎台取渣时间、浆化时间、盘片泵剥离频率、气浮盘片泵频率、一次气浮时间、二次气浮时间、旋流浮选装备翻板频率8项指标的最佳工艺条件。设计正交试验,并通过单个响应指标的饱和正交分析和多个响应指标的饱和正交分析确定了起泡剂用量、一次剥离时间、二次剥离时间、水温度4项指标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混合砂含油率可达到0.29%,浮渣含油率可达到70.20%,满足GB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中含油量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充分利用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涌出的热水能源为目的,分析了鲁东地区地下热水能量的来源,指出地热水在矿山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分析热泵在矿山应用的优势。介绍了青岛市某金属矿山井下热水概况,根据矿山现状设计了热泵换热系统,将其用于矿山附近建筑物室内采暖,该方法比用煤炭取暖节省33%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汉口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越来越多,热源井回灌情况直接影响到水资源、浅层地能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安全。结合汉口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对成井工艺、热源井运行管理、回灌技术等影响热源井回灌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TRPO-TBP混合体系对碱性氰化液中金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  李明玉 《矿冶工程》2010,30(3):86-89
用三烷基氧化膦(TRPO)、磷酸三丁酯(TBP)与煤油组成的混合萃取体系, 对碱性氰化浸金液中Au(Ⅰ)的萃取和反萃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中TRPO及TBP体积分数、料液中盐析剂浓度、Au(Ⅰ)浓度、pH值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对比了不同反萃剂对负载有机相中Au(Ⅰ)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 采用8%TRPO+8%TBP+84%煤油组成的有机相, 在相比O/A=1∶1时, 对Au(Ⅰ)浓度为28.54 mg/L、盐析剂硫酸锂浓度为1.0 mol/L的碱性氰化液进行萃取时, Au(Ⅰ)的单级萃取率可达96%以上; 在体系温度为60 ℃, 用蒸馏水作反萃液对负载有机相中的Au(Ⅰ)进行反萃时, 反萃率达到94.08%。  相似文献   

18.
邓培蒂  王章 《金属矿山》2011,40(12):26-29
姑山铁矿采用嵌入式可控双液灌浆帷幕技术对矿体上覆第四系砂砾卵石层承压水进行封堵,上部地层和封闭圈内疏干放水控制,结合第四系边坡剥离和治理,基岩控制爆破等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露天采场第四系承压水下矿体开采难题。  相似文献   

19.
姚洁  童敏明  刘涛  唐守锋  蔡丽 《煤矿安全》2013,(2):29-31,35
矿井水源的识别是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是快速准确地识别水源的关键。对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步骤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将其应用于矿井水源的识别。根据矿井水样的水化学数据,分析矿井水样的水化学特征,确定水源的识别指标,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矿井水源识别方法。最后,结合已有的矿井水样数据,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证明了研究的聚类分析方法识别矿井水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姑山铁矿多年来对流砂和地下水进行的综合治理,根据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点采取的多种对策。在矿床疏干、矿坑排水、流砂剥离和边坡维护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