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高头窑矿区煤质特点,结合矿区内现有选煤厂分选工艺的不足,提出了深度筛分的设计理念,在产品发热量测算的基础上,确定了色连二矿选煤厂的最佳入选下限与适宜的选煤生产工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了煤泥减量化生产,生产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原煤难筛、部分粒级原煤入选后发热量不增反降的难题,色连二矿选煤厂采用弛张筛进行深度筛分。生产实践表明:在原煤水分高、煤质不变的情况下,6 mm筛分效率达到75%,煤泥水系统设备数量减少45%,提高了产品发热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长沟矿选煤厂的生产概况及末煤系统的局部流程,阐述了采用旋流筛替代原煤分级直线振动筛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实施方案及入洗下限的确定,结合工程概算分析了技改后指标及经济效益。旋流筛对粘湿物料具有强力筛分效果,可有效降低末煤系统中分选进粒级矸石,产品煤发热量由20.46MJ/kg提高至22.54MJ/kg,在保证洗选产品质量前提下可减少入重介系统的细煤泥量,可减轻压滤车间煤泥水处理系统压力及提高煤炭发热量,为选煤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陕西海湾选煤厂末煤洗选产生大量煤泥而引发的一系列洗选与销售问题,在对入选原煤煤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传统分选模式与深度分级模式对洗选系统煤泥量、粗煤泥与细煤泥产率、最终产品数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选煤厂入选原煤,13(6)mm深度分级模式下的洗选系统煤泥量仅为传统分选模式的29.73%、42.38%,相应的粗煤泥产率仅为传统分选模式的23.98%、35.12%,细煤泥产率仅为传统分选模式的29.74%、42.37%;两种生产模式下的最终产品发热量相近,但深度分级模式下的最终产品产率略高。  相似文献   

5.
<正>赵固二矿选煤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8 Mt/a,服务年限55.5年,采用"跳汰分选+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TBS)分选+煤泥浮选"联合洗选工艺。原煤破碎一直是选煤厂一个极其重要的生产环节,直接关系到选煤厂的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随着煤炭市场不断调整商品煤粒度结构,为适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力煤全粒级洗选产生大量难于处理和利用的低发热量煤泥难题,以宁东矿区选煤厂的金凤、红柳、双马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力煤全粒级洗选工艺的煤泥水处理系统现状,提出了煤泥减量化生产技术。原煤通过弛张筛干法深度筛分,脱除6 mm粒级粉煤后再洗选,对于宁东矿区的三个选煤分厂,煤泥量下降33~70个百分点,洗末煤发热量提高438.57 k J/kg。煤泥减量化生产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但可以降低选煤厂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商品煤的发热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同时也为其他动力煤选煤厂全粒级洗选工艺的完善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安源发电厂系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厂,主要燃烧安源煤矿选煤厂的煤矸石、外购煤矸石和低质煤,其中煤矸石占80%左右。安源煤矿选煤厂的煤矸石、外购煤矸石和低质煤经皮带机输送到安源发电厂破碎楼,经一次筛分后进入一次破碎,再经二次筛分和二次破碎后用皮带机输送至储煤圆筒仓(见表1)。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4,(10):261-263
根据我国动力煤能源结构分布明确动力煤洗选的发展方向,从动力煤市场发展需求、大型动力煤选煤厂产品定位和动力煤脱粉入选在节约运力、节省洗选能力、提高块煤入选比例、减少因水分影响提高煤炭发热量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来阐述动力煤选前脱粉分级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传统脱粉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对筛分分级技术的探索,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筛分堵塞问题,推动动力煤分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邵燕祥  田军章  路磊涛 《煤》2008,17(3):59-62
根据梁北二1煤的煤质特性,阐述了选煤厂选煤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煤厂技术改造的方向,其技术改造具有创新性,开创了国内使用TBS+浮选床选煤工艺洗选加工末原煤的先河,特别是对禹州矿区煤炭分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寺家庄选煤厂基于驰张筛对细粘湿物料的强力筛分效果,降低了末煤系统的分选下限,产品煤发热量由22.18MJ/kg提高到23.99MJ/kg,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入跳汰系统的煤泥量,减轻煤泥水系统及干燥系统的处理压力,使选煤厂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灵新选煤厂跳汰分选机分选精度不高,13 mm粒级不能得到有效分选的问题,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矸石中30 mm矸石发热量在8.36~10.04 MJ/kg之间,浮沉实验1.70 g/cm密度级含量平均在3.5%~6%之间,且对上浮物进行筛分分析发现主要粒级集中在30 mm粒级中。通过简单的技术改造,将矸石中30 mm的末矸部分筛分后掺入末煤,显著降低了灵新选煤厂矸石带煤率,降低了矸石排放量,并提高了末煤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郭海萍 《矿山机械》2003,31(7):31-32
筛 分作业是煤炭加工的重要环节 ,是选煤厂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不同的选煤方法都有一定的入洗粒度 ,过粗的粒度不能分选 ,而粒度过细也难以回收。古书院矿选煤厂有4台YK3.0×5.25型原煤分级筛 ,单台处理能力为205.4t/h ,有效筛分面积为15.75m2,这4台分级筛的作用就是按分选作业的要求 ,将原煤分成两种粒级 ,筛上物(13~80mm)入洗块煤系统进行洗选 ,筛下物(0~13mm)入洗末煤系统进行洗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受物料性质的影响 ,筛分效果时好时坏。从筛分试验报告中可以看出筛分效率波动较大 ,主要表现在分级筛受原煤粒度及含水量的影响 ,不…  相似文献   

13.
吕胜 《煤》2006,15(B06):34-35
结合神华准格尔选煤厂工艺改造,讨论了细粒煤筛分设备对洗选工艺的影响,以促进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简化和选煤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末煤系统精煤产率,增加选煤厂经济效益,范各庄矿选煤厂通过对跳汰机、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超级重介质旋流器三个分选设备的研究,逐步合理优化了末原煤系统分选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针对现在煤质情况,超级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高,洗选效率明显提高,中煤带煤率得到有效降低,降低到5%以下,提高了末煤系统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形势,实现-13mm以下的深度筛选,提高原煤洗选比例,优化商品煤结构,准能哈尔乌素选煤厂开展了香蕉筛改造弛张筛深度筛分的研究,并在两台香蕉筛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香蕉筛能够改造成弛张筛,实现6mm深度筛分,增加商品煤热值,提高准2优质煤产率;在目前的煤炭市场形势下,优质煤销售空间更大,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炭洗选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和浮选尾煤灰分偏低的现象,阐述了尾矿再选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液固流化床进行尾矿再选理论,进行了尾矿性质分析并确定了具体的尾矿再选工艺流程。通过研究该工艺在赵守聪选煤厂的分选效果,发现液固流化床分选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煤矸石发热量,并能够从浮选尾煤中提取合格精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原煤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原煤硫分升高成为制约选煤厂效益提升的重点难题,如何优化洗选流程,降低产品硫分成为选煤厂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阳泉地区高硫无烟煤进行筛分浮沉分析并进行实验室旋流器分选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将13 mm粒级原煤破碎至9 mm进行分选,可以在次生煤泥增加量较少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产品硫分;采用重介质旋流器对破碎后的13 mm原煤进行分选时,综合考虑精煤产率及精煤硫分指标,分选密度应控制在1.38 g/cm~3。  相似文献   

18.
蒋涵元 《煤炭工程》2014,46(4):112-115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煤分选指标控制方案,以相关可选性试验报告数据为基础,求出所需粒级筛分浮沉综合表,根据日常化验数据,用EXCEL线性回归工具求取产品煤发热量回归方程。结合数据,通过简化模型,确定限制条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迭代,求出最优解,再进行细化求解,得到精煤回掺情况下动力煤洗选中各项分选指标的控制值。  相似文献   

19.
万鑫安平煤矿5号煤为气煤,原煤灰分17.50%,全硫含量2.81%,属中灰高硫煤;发热量25.75kJ/kg,属高发热量煤.原煤可选性为极难选,通过“重介旋流器+TBS”分选,可将灰分由17.50%降到10.00%以下,降灰幅度大,洗选提质效果明显.5号煤由于硫分较高,利用时应考虑与其他低硫煤按一定比例配煤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入选原煤泥化对浮选、浮精脱水作业以及重介旋流器分选有重大影响,因而针对选煤厂入选原煤泥化特征的研究对选煤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场指导意义。按照煤的转筒泥化试验方法对田庄选煤厂入选主要矿别的原煤进行泥化试验,即对平煤股份一矿、二矿、十矿、十一矿、十二矿、十三矿和首山矿该7个高泥化矿别的入选原煤进行不同粒度、不同翻转时间的泥化条件试验,分析泥化特征量化试验数据以判断其泥化程度,从而提出高泥化原煤配比建议与洗选方案。研究表明:田庄选煤厂主要入选的7个矿别原煤泥化比均大于30. 0%,泥化实验结果中粒级小于0. 045 mm的产品灰分显著高于其他粒级,即其均为高泥化程度煤;田庄选煤厂入选原煤的煤泥化现象较为严重,所产生的高灰细泥量较大,需尽量缩短洗选过程以减轻泥化;分析次生煤泥灰分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翻转时间延长其灰分逐渐增加,说明矸石有泥化现象,但当翻转时间为45 min时的次生煤泥灰分比翻转时间35 min时降低了0. 33%,说明翻转时间超过35 min后入选煤的碎化现象加重,次生煤泥的灰分有所降低且含煤量占比提高,由此说明入选的7种煤在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在组织田庄选煤生产时需降低高泥化煤配比,并尽量缩短高泥化煤洗选过程以加强煤泥水处理及降低循环水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