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银工艺矿物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是银工艺矿物学空前繁荣的时代.银的赋存状态研究确认了独立矿物、晶格银、机械混入物三种存在形式,大多数研究证明银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于载体矿物之中,银矿物工。艺性质研究查明了影响选矿回收效果的关键矿物学因素;银矿物种类、粒度和银在主要矿物中的分配,直接指导选矿工艺的改善.进入90年代,银工艺矿物学研究范围由伴生银矿扩展至单一银矿,同时加强了银氧化矿石、含银钨矿石和冶炼产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黄山岭铅锌矿床区域地质背景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山地质工作,发现矿石中伴生银以微细粒独立矿物产于硫化物中,其载矿矿物主要是方铅矿、黄铜矿和斑铜矿,以方铅矿为主,银与铅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标高较高的矿体比相对深部矿体银含量较高,同一矿体中上部银含量更高。银的分布特征是由银在热液中络合物具有相对更大稳定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银催化铜矿石的细菌浸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黄铜矿是所有铜矿物中较难浸出的矿物之一。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浸出以黄铜矿为主的德兴铜矿原矿,当处理1kg矿石添加016和032g银时,经过21天浸出,铜的浸出率从未加银的282%分别提高到775%和797%。银的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矿物表面电化学性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实现的。浸渣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矿物表面有Ag2S生成。通过育种方法可得到耐受银的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浸矿菌株。  相似文献   

4.
四川某铜矿以铜为主要回收对象,其铜矿物主要是辉铜矿和孔雀石,另外含有少量斑铜矿和和黄铜矿,主要伴生矿物为银,具有综合回收价值。矿石氧化率为25.00%,属于硫化氧化混合矿。根据矿石性质,进行了伴生银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通过适当降低铜精矿品位,能将Cu金属的回收率提高3.32%,Ag金属的回收率提高13.47%,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广东铅锌矿银品位较高,储量均可达中—大型。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银矿物产出。银矿物种类繁多,粒度细小。主要银的载体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次为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根据矿石中银矿物的嵌布特征、银元素在矿物中的分配以及对选矿产品考查的结果,提出了改善工艺流程,降低锌精矿、硫精矿中银的含量,可使伴(共)生银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胶体成因特征,在自然体系中是多种有价金属,如金、银、铜、镍、钴、钨、锡、铅等的载体矿物。褐铁矿和硬锰矿等天然铁锰复合氧化矿物所负载的有价金属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用物理方法解离或暴露于表面而被浸出,这些有价金属的回收提取一直是选冶技术共性难题。以云南北衙铁金多金属矿氧化带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自动定量分析(MLA)、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天然铁锰氧化矿物负载金、银的差异和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矿石中79%的金为游离金,以明金形式存在于褐铁矿的溶蚀孔洞中,褐铁矿中金粒结晶后边缘形成或大或小至极微细收缩孔隙,这些溶蚀孔及结晶收缩孔为氰化浸出金银提供过液通道。矿石中82%的银赋存于硬锰矿中,这部分银主要进入硬锰矿晶格中的大尺度隧道结构中,少数银以螺状硫银矿形式存在于褐铁矿溶蚀孔洞中。为此,北衙氧化矿的选冶研究摒弃"金细则细磨"的常规思维,根据矿物磁性和金、银赋存状态差异,提出分流分选新理念,在粗磨条件下,分出磁铁精矿、褐铁精矿和非磁三股矿物流,在富银含锰的褐铁精矿中采用弱酸体系中选择性还原解离硬锰矿中银,在控制pH值抑制褐铁矿溶解的前提下,还原释放锰矿物晶体结构中的银离子,实现银的化学解离。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氧化带金、银的赋存规律,成因机制以及影响金、银冶金提取的深层次的矿物学因素,为氧化矿金银的选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甘肃花牛山铅锌硫化矿资源,着重进行了矿石中伴生银的赋存状态研究。查明了矿石中银的主要矿物种类、分布状态、工艺特征,以及提高伴生银回收率的途径和可能提高的幅度,为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凡口铅锌矿深部矿体选矿试样银的工艺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贻谟 《矿冶》1998,7(3):45-50
对凡口铅锌矿深部矿体选矿试样的研究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银矿物(银黝铜矿、深红银矿和脆硫锑铅银矿等)嵌布在各种硫化物和脉石矿物中,这些银矿物的粒度很细,即使细磨大部分仍以包体或连生体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用多种方法查清了银的赋存状态,估算出综合回收银的指标,并指出提高银指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铜矿床中的伴生金(银)绝大部分呈独立矿物相产出,主要形成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及自然银等矿物,这些金(银)矿物主宴以微细粒(一般为5—30μm)状产于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及磁黄铁矿等载体矿物中,配分结果表明,分配于黄铜矿中的金一般为20—60%,分配于黄铁矿中的金则占40—80%。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结合近几年的选矿技术发展水平,本文总结提出了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选冶联合流程回收云南某硫精矿中铋和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硫精矿含铋0.36%、含银16.1g/t。含铋矿物种类较多,有辉铋矿、辉铅铋矿、铋华、自然铋等,银多赋存在铋矿物中,铋矿物性脆易碎,多以微细粒形式存在;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为从该硫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铋、银,进行了选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除磁黄铁矿,非磁性产品按0.043mm分级,-0.043 mm粒级在浸出剂BJ用量为150 kg/t、盐酸浓度为3 mol/L、氯化钠用量为150 kg/t、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为2.5 h条件下常温浸出,获得了铋浸出率为95.67%、银浸出率为88.08%,对试样铋回收率为73.14%、银回收率为66.34%,浸渣铋、银品位分别降至0.13%、13.7 g/t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谢卓宏  梁冬云 《金属矿山》2018,47(4):121-125
青海五龙沟金矿石贵金属矿物以自然金为主,金品位为2.43 g/t,伴生低品位银,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浸染型含碳、砷的极难选冶金矿石。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X荧光分析法、化学分析、矿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MLA矿物自动定量系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有价元素为金、银,有害杂质砷、碳含量较高,含金矿物主要有自然金及方锑金矿、黑铋金矿、碲金银矿等;(2)金粒大多数呈显微、超显微分散状态包含于毒砂及斜方砷铁矿中,其次包含于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中,少数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连生或包裹,显微镜中可见金不多,粒度大多小于1μm;(3)金嵌布粒度以微细粒为主,98.45%金粒粒度小于0.04 mm;黄铁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均处于浮选的适宜范围;(4)金的选矿回收与硫砷化物的回收密切相关,尤其是要重视毒砂的回收。研究结果可以为该金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含金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及银金矿,金品位为35g/t。为充分研究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通过化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BPMA(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开发的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系统)等分析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化学物相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含金矿物的粒度、含金矿物解离度及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粒度以细粒金、微细粒金为主,分别占72.96%、27.04%;金矿物的嵌存状态以连生金为主,占65.11%,次为单体金,占31.06%,另有少量的包裹金和晶间金,分别占3.75%和0.08%;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湿法冶炼锌渣中银的工艺矿物学及回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某湿法冶炼锌渣中的银进行工艺矿物学和浮选回收研究,查明该锌渣由10余种矿物组成,主要银矿物为自然银、金银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铁酸锌和黄铁矿,主要非金属矿物为毒砂、残余石英、长石、绿泥石。此矿渣矿石性质特殊、嵌布关系复杂,属于较难选矿渣。经采用混合浮选法流程试验,在含银80 g/t品位下,获得银精矿含银6517.50 g/t、回收率71.57%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矿鉴定、重砂鉴定、X射线分析、光谱分析及化学分析等 ,对原矿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矿为含砷 (锑 )高度氧化型银矿。原矿中银矿物平均嵌布粒度为 0 .0 468mm ,其中呈微细粒嵌布的银矿物含量高达 40 .99%。原矿中自然系列银矿物以粒间嵌布为主 ,其次为包裹嵌布 ,少量为裂隙嵌布。包裹于脉石和褐铁矿中的自然银相对含量较大 ,合计为 3 9.76%,这部分自然银大都呈微细粒嵌布 ,在常规破碎磨矿过程中难以充分实现单体解离 ,因而难以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提高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伴生贵金属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矿床,其伴生贵金属的回收价值远大于原矿中所含其它有用矿物的回收价值,且原矿中各矿物交代共生,嵌布关系复杂,尤其是大部分的银矿物呈多种形式毗连镶嵌、包裹于各矿物晶格之间及独立矿物的边缘。针对以上特性,在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优先浮选依次分离得到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的基础上,改进选矿流程工艺,强化磨矿工艺并采用银活化剂LD对粗精矿进行诱导活化浮选,极大地提高了各含贵金属精矿的价值及伴生银的总回收率,银的总回收率达到了86.32%。该研究对国内同类型矽卡岩型伴生银矿山的工业生产改造提供了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伊宁县金山金矿床是一正在进行勘探的大型金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金山金矿床产于早石炭纪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下部,容矿岩层受热液蚀变和构造角砾岩化作用形成了热液角砾岩。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石具角砾状、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自然金、含银自然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重晶石、迪开石、高岭石、绢云母等。矿区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矿体受断裂构造、不整合面和热液角砾岩等控制,其中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是成矿控制断裂。成矿控制条件具有“三位一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矿物自动分析仪(MLA)及X-射线能谱分析,结合化学分析及化学物相分析等综合手段,研究了安徽某铜铅锌多金属矿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特性。结果表明,金主要分布在银金矿中,分布率为76. 53%;银主要分布在碲银矿中,分布率为70. 46%。影响金银回收的主要因素是金银矿物与黄铁矿关系密切,分别有43. 52%的金和19. 32%的银以黄铁矿包裹体的形式存在,由于金银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其中20μm以下的金矿物和银矿物分别占46. 54%和83. 65%,因此这部分金银主要损失到硫精矿中。  相似文献   

18.
王守敬 《金属矿山》2019,48(4):116-120
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超大型矿床具有矿量大、矿种多、易开采等特点。为了给该资源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采用MLA分析、筛分分析和剖面测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铀含量为162 g/t、铌含量为237 g/t,主要赋存在铌钛铀矿、铅贝塔石和晶质铀矿中;矿石铅含量0.61%、银含量350 g/t,主要赋存在方铅矿和白铅矿中,未见银的独立矿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但主要以褐帘石的形式赋存,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粗,多大于0.15 mm。矿体剖面分析显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样品中铀含量在100 g/t左右,仅有少量样品中铀含量达到300 g/t,且以突变为主。对破碎样的筛分分析显示,有用元素在细粒级富集,说明矿石具有粗粒预选抛尾的可能性。综合分析认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在破碎过程中分异明显是矿石粗粒预选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国内某大型银多金属矿,由于矿石性质的变化,导致银浮选指标和浸出率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查明影响银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使用光学显微镜、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石中银的赋存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主要赋存在辉银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中,分别占64.19%、22.25%、10.37%,且银矿物与方铅矿等硫化物的共生关系紧密。银矿物主要以粒间银、包裹银的形式产出,分别占73.88%、22.27%,其中,包裹部分以脉石包裹为主,占13.47%。银矿物的粒度总体较细,集中在20~75μm,20μm以下部分占22.36%;尤其是20μm以下脉石包裹部分占6.81%,这部分银易损失到浮选尾矿中。矿石中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嵌布粒度较细,共生紧密,在磨矿过程中难以完全单体解离。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在保证银的选矿回收率、氰化浸出率,兼顾对铅、锌、硫进行综合回收情况下,建议首先通过银铅锌硫混合浮选后再分离的工艺获得银铅锌精矿和硫精矿,然后对银铅锌精矿进行再磨氰化浸出。  相似文献   

20.
某金矿部分矿区属于蚀变型金矿,含金蚀变带系由花岗岩热液蚀变而发生的绢云母、硅化、黄铁矿化组成。矿体大部分赋存在黄铁绢云岩内,部分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内。利用光学显微镜、矿物分析系统(BPMA)、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对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分析发现矿石中以硫化矿为主,氧化带深度很浅。金品位5.23 g/t,主要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矿和磁铁矿等氧化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的嵌布粒度较细,全部分布在37 μm以下,嵌布粒度较细。根据金矿物的赋存状态来看,以单体形式存在和与黄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83.18%,这部分金矿物易于回收;与绢云母、石英和磁铁矿共生的含金矿物含量为16.82%,这部分是导致浮选过程中金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