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黏土型锂矿是当前锂矿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然而对富锂黏土岩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成矿规律等认识依然不足。选取鄂西宜昌地区二叠系梁山组与龙潭组典型富锂黏土岩剖面,开展野外剖面精细刻画,采集富锂黏土岩样品,进行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旨在揭示梁山组与龙潭组富锂黏土岩地质特征、恢复其沉积环境、查明其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两套地层含矿岩系存在明显差异,梁山组富锂黏土岩中以含炭质高岭石黏土岩、硬质高岭石黏土岩Li含量最高,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绿泥石、锐钛矿等;龙潭组富锂黏土岩分为下部含植物根系黏土岩与上部含黄铁矿结核黏土岩两套矿层,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勃姆石、绿泥石、水铝石等;梁山组与龙潭组富锂黏土岩沉积环境为相对湿润、缺氧还原、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的地带,且Ga含量、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具有作为伴生有益元素综合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储量丰富,其中重要且高价值稀土元素的浓度较传统稀土矿石资源更高,这些稀土元素的综合利用和经济回收已受到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而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的赋存状态与高效富集方法是决定该类资源能否经济、有效回收的关键之一,总结学者们在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赋存形态与特征研究方面的进展,同时也梳理了现有煤及其副产物中稀土元素选矿富集的研究工作,为未来从煤及其副产物中提取稀土元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地区赋存于高岭石质黏土岩中的稀土矿资源是一种新类型稀土矿资源,该稀土矿属于全新的“沉积型稀土矿”。该稀土矿床含矿层平均厚度5.07 m,连续性好;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为0.26%,最高达1.6%,且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含量较高,且其中伴生铌、镓、锆、钪等有价元素,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针对这种新型稀土矿资源选矿实验研究程度并不高。本文针对该类型稀土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该稀土矿暂无独立的载体矿物,且矿石粒度嵌布极细。选矿探索实验未能通过物理选矿方式实现该稀土矿物的有效富集,印证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文章。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作为一种潜在的稀土资源,是陆地稀土资源的重要补充,预期会成为最先开发的深海矿产之一。本文分析了四个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西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中-东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和中印度洋海盆-沃顿海盆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总结了深海稀土的基本资源特征(总储量大、分布差异大、主要赋存矿物为生物磷灰石等),并对目前分离和提取深海稀土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法(酸浸-萃取分离技术和分级-浮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浸-萃取分离技术有着稀土元素回收率低、酸耗过大的缺点,而分级-浮选方法能够在低酸耗的情况下实现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高效富集,是从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分离提取稀土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据此给出了未来也需加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资源高效分级以及原位开采浸出技术等相关研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开启,寻找锂、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对国家经济、国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地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黏土岩系统的剖面测制和综合研究。表明该层位具有明显的铝、锂、镓、稀土等金属矿关键金属富集的特征。锂、镓、稀土等关键金属可能来自于下伏地层的风化产物(古风化壳),广泛分布于攀枝花一带,与风化有关的梁山组铝质黏土岩是一个锂、镓、稀土等多种金属的富集层,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文辉  久博  李媛 《煤炭学报》2019,44(1):287-294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供应着世界上90%以上的稀土消费市场,传统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储量也在日益减少,寻找更多的稀土矿产资源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煤地质学家以稀土富集煤层为主线,对煤层、夹矸和顶底板进行系统采样,通过煤工业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反光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和手段,开展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和聚集规律研究。本文对世界各地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影响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煤中稀土研究主要环绕已发现的稀土异常富集煤层资源利用和工业开发、煤灰中再次富集稀土元素的能力、煤层夹矸及顶底板与煤层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对比,以及煤型稀土矿床成因机制等几类问题。煤中稀土既不会以纯稀土金属元素存在,也不会以单元素独立存在。因为稀土资源短缺,国际上许多国家正在加强研究,试图寻找到新的获取稀土的新途径。美国在2012年启动了一项从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提取稀土的重大研究项目,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我国煤资源丰富,煤种多样,一些地区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和其他伴生有益元素,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勘探和开发利用进行评价。如果取得突破,将极大提升我国稀土资源量水平,增加煤炭利用价值,强化我国稀土大国地位。由此可见,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稀土元素的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经济潜在意义,对我国煤地质学和煤中元素地球化学学科也将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寻找到更多富稀土元素的煤层并确定其资源规模是首要任务,开展从煤中提取稀土元素技术是今后开发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世界中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而在世界其他地区鲜少见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矿体赋存于母岩形成的风化壳中,大多数情况下,风化壳的稀土元素模式由母岩继承而来,母岩特征因此对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此外,外生条件如亚热带气候、低洼缓坡地形、充足的降雨量和地下水等也对成矿性有着重要影响。自风化壳上部向下,随着土壤水pH的增加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稀土元素在全风化层下部和半风化层中被黏土矿物固定,此过程中,物质(主要元素)的移除和淋溶-沉积动力学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机制。一般认为离子吸附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存在于高岭石等黏土矿物中,而稀土元素在单个矿物中的赋存形式不清楚。近年来有同步辐射实验表明,稀土元素在高岭石中既以8或9配位的水合自由离子形式作为外层络合物吸附于高岭石表面,也可以内层络合物形式与黏土矿物表面Al-O、Si-O键结合或与黏土矿物边缘位置结合。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特点和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的研究是指导找矿与进一步高效、环保的资源利用的基础,于世界尖端科技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对伊敏褐煤稀土元素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伊敏褐煤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和含钛矿物中,而黄铁矿、碳酸盐、硫酸盐等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低,具有稀释效应。稀土元素在脱灰煤提取腐殖酸和脱灰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的赋存有一定的互补性,稀土元素在脱灰煤提取腐殖酸中相对富集程度为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稀土元素在脱灰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的相对富集程度为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表明稀土元素在有机质中的分布具有重稀土主要赋存在腐殖酸中、轻稀土主要赋存在煤主体有机结构中的配分特征。  相似文献   

9.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我国作为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传统稀土储量日益减少。因此扩大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稀土元素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在煤中富集,甚至达到工业品位。近年来,煤地质学家对煤中稀土元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实测了新疆、鄂尔多斯、青海木里、宁夏鸳鸯湖等地125个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前人资料对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富集影响因素、燃烧过程中迁移规律以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分离提取方法进行总结,为煤和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美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西南川滇桂地区是我国两大煤中稀土元素成矿带。稀土元素在煤中主要以稀土矿物、有机化合物以及离子吸附的形式存在。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可能是不同时期沉积物源、搬运介质、沉积环境、风化淋滤和岩浆活动相互叠加的结果。煤燃烧过程中,稀土元素作为非挥发性元素在飞灰和底灰中进一步富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在玻璃体、含稀土矿物和非晶碳中。不同类型和来源的粉煤灰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物理分选和化学提取方法。我国作为...  相似文献   

10.
锂和稀土元素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性矿产资源,沉积型锂矿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成为新型锂矿床的潜力。以广西上林县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炭质泥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反光显微镜、带能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炭质泥岩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的赋存状态和物质来源,讨论了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林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炭质泥岩中重稀土(重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为0.024%)接近了我国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的边界品位,部分样品中锂(Li的质量分数大于1 000μg/g)达到了国外黏土型锂矿边界品位,找矿潜力巨大;高锂的炭质泥岩中高岭石是锂的主要载体矿物,低锂的炭质泥岩中锂可能主要赋存在伊蒙混层中,稀土元素可能以离子吸附形式存在于黏土矿物(尤其是高岭石)中;炭质泥岩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哀牢山—松马缝合带的二叠纪酸性岩浆岩,部分来自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酸性岩浆岩,其中酸性岩浆岩中的云母是锂的主要来源,副矿物(独居石、磷灰石等)是稀土的主要来源;物源区强烈化学风化,是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富集的主要因素,还原的浅...  相似文献   

11.
肖林  张佳为  周建飞  刘括 《煤炭学报》2018,43(Z2):505-512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SEM-EDX等技术手段测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克鲁克组煤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配分模式以及指相意义。结果表明,石灰沟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煤、世界煤和美国煤中稀土元素均值;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形式赋存,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部分稀土元素源于植物本身或受到微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研究发现,该研究区煤层中轻、中型稀土明显富集,且稀土元素与酸性沼泽水介质条件有关,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同时煤层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受到以玄武岩为主要源岩的陆源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进行了详细的赋存状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90.99%的铀和84.94%的铌赋存在铌钛铀矿中,46.15%的铅赋存在方铅矿中,92.55%的稀土赋存在褐帘石中,锶和钡分布较分散。铌钛铀矿和方铅矿等有用矿物粒度较粗有利于其选矿富集。褐帘石中稀土元素含量低、提取难度较大,综合利用较为困难。锶和钡含量低、分布分散,综合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稀土金属在医疗、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为了探究豫西晚二叠世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赋存状态以及沉积环境,以河南西部慧祥矿区二1煤的20个煤分层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方法对研究区煤分层样品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进行测试,探讨了研究区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和富集程度;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特征参数对样品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以及沉积环境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慧祥矿区二1煤中,稀土元素的质量浓度为35.29~133.61μg/g,平均浓度为79.14μg/g,略高于世界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浓度,但明显低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浓度,稀土元素含量偏低,且以轻稀土富集为主;慧祥矿区二1煤中稀土元素与灰分(Ad)以及SiO2、Al2O3等主要氧化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研究区样品中Ce元素和Eu元素负异常,(Gd/Gd)N*的轻微正异常,说明研究区主要受陆源的影响,成煤环境为弱酸性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伴生于磷矿的稀土元素大都品位较低,但因储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受稀土自身的赋存状态、晶体结构和人类科技水平的限制,从含稀土磷矿中回收稀土元素的工艺尚未达到工业化的水平。系统总结了伴生稀土磷矿富集和分离的方法,指出了伴生稀土磷矿资源开发的技术瓶颈问题,展望了未来从含稀土磷矿中回收稀土可能的技术。含稀土磷矿富集和分离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将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乌兰县地处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位于欧龙布鲁克—乌兰华力西期稀有、钨(铋、稀土、宝玉石)成矿带,通过对该地区花岗伟晶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探究该地区稀有金属的成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花岗伟晶岩的矿石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和黑云母以及少量的金属矿物和石榴石,其成因类型主要为A型花岗岩,具有高Si2O、过Al、富Na、高全碱、富稀有及稀土元素的特点,并且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差别较大,可达4~12倍,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和Ce均表现为负异常,微量元素K、Sr、Ti等元素亏损,Rb、Ta、Nb等元素强烈富集,该研究认识对于理解该地区花岗岩成因及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五经富稀土矿是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矿体的形态与花岗岩风化剥蚀作用密切相关,矿体主要赋存于全风化花岗岩中,在垂直方向上,呈上下贫、中间富.稀土矿化的花岗岩是稀土矿的成矿母岩,成矿母岩在外部营力作用下,经不断风化剥蚀、淋积、迁移、富集、改造,形成稀土矿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岑溪筋竹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石特征、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配分类型等,认为筋竹稀土矿床属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元素配分类型为中铕低钇富镧钕轻稀土矿,并对该矿床的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该区稀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指出了下一步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BF〗法(ICP-MS)详细研究了邯邢矿区二叠系石盒子组中伊利石黏土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为22.59~570.54 μg/g,平均值为163.23 μg/g;w(LREE)/w(HREE=5.41~21.82,平均值为8.87,相对富集LREE;Eu,Ce均呈负异常;δCe与δEu,(Dy/Sm)N, w(REE)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该区伊利石黏土岩的成岩作用对REE影响较为明显;δCe和Ceanom值的变化反映了研究区二叠系石盒子组伊利石黏土岩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水介质条件为富氧环境.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组合特征显示该区二叠系石盒子组伊利石黏土岩母岩主要为先期的沉积岩及中酸性火山岩,部分母岩为碱性玄武岩.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黑子沟金矿资源储量核查和资源潜力调查过程中,通过进一步研究其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找矿标志及富集规律,探讨找矿方向,建立成矿模式。认为中深部可能发育有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隐伏贵—多金属矿体;利用已有的探、采工程加强中深部物、化探工作,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20.
煤中金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煤中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煤中金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与富集成因。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煤中金的丰度较低,只有局部煤中金的含量异常,特别是在周围有金矿点或富金岩层的煤层中才有富金可能。含有较多金矿点的黔西南区煤中金的平均含量要明显高于黔北煤,具有成矿潜力。低温热液成因的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脉可能是金的主要载体,腐植酸与黏土矿物的吸附也是煤中金的重要赋存方式。对任一金矿床来说,可能由多种地质因素引起金的富集沉淀,其中有机质、低温热液作用、纳米金的气相迁移以及矿物表面特性可能是煤中金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