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负载金硫脲络合物活性炭的解吸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冶》1995,(1)
负载金硫脲络合物活性炭的解吸方法比较(Mi。rafsEngineering}1991年第7卷第7期上刊登YenW.F.等人文章,对从活性炭上解吸金硫脲络合物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所研究的解吸体系是:在常温下解吸的有机酸性硫脲(如丁醇或乙腈等酸性硫腮)...  相似文献   

2.
《铀矿冶》1992,(3)
炭浆法是以硫脲溶液中回收金的较佳方法。然而,该基本过程的原理仍知之甚少。本文讨论了金从硫脲溶液中吸附到由杏核制得的YH—15型活性炭上的动力学。试验了多种参数(时间、温度、pH、金和游离硫脲浓度)对金  相似文献   

3.
《铀矿冶》1992,(2)
研究了含10%硫脲的解吸剂中加入5%—20%丙醇、乙醇或丙酮对从含金2.6mg/g和银7.4mg/g的活性炭上解吸金和银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可大幅度提高金、银的解吸速度,控制解吸条件还可能获  相似文献   

4.
在用CIP.CIL法提金中,最慢的步骤之一是从负载的活性炭上解吸这种本文试图探讨通过将有机添加用于传统的NacL-NaOH洗脱液,以一种经济的方法,来改善此解吸过程的动力学之途径。试验过几种有机试剂,如丙二醇、乙醇胺、脲、N,N-二甲替甲酰胺、乙腈和乙醇。以实验室替代进行了试验。与前人的工作作了比较,并且将结构与用作基准的扎德拉法脱系统作比较。发现3.0%硫脲,2.0%NaOH和0.05%NaOh  相似文献   

5.
从氨性溶液中萃取分离铜、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永强  邱定蕃  王成彦  尹飞  王忠 《矿冶》2003,12(3):61-63,45
研究了不同萃取剂从氨性溶液中分离铜、钴的过程。采用LIX984N作萃取剂,经一级萃取,溶液中铜的萃取率大于99%;用180g/L硫酸溶液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经二级逆流反萃,铜的反萃率达99%以上。采用LIX54-100作萃取剂,经过四级逆流萃取铜的萃取率达到99 53%;用30g/L硫酸溶液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经一级反萃,铜的反萃率大于99 9%。在上述萃取过程中,钴均不被萃取。  相似文献   

6.
为了以硫脲法取代氰化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了硫酸、硫脲、三价铁离子、浸出时间和温度对于从磨细碳酸盐矿石中提取金银的影响。硫酸浓度的影响:试验初期,金的浸出率随硫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银不受影响,经过三小时后,硫酸浓度对金浸出的影响很小,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若干种从硫脲溶液中回收金的技术,包括活性碳吸附,铅粉及铝粉置换沉淀,离子交换树脂,溶剂萃取及氢加压还原等。活性碳对金的回收率可高达99%,但同时也吸附大量硫脲。在硫酸介质中,铅粉置换是低效的,而铝粉置换的金提取率可与活性碳媲美.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对金的硫脲络合物有吸附选择性并可得到很好的回收率。硫代硫酸盐和氰化物溶液在把金从所试验的树脂上洗提下来方面效果最佳。进行了40%DZEHPA—10%TBP 的溶剂萃取试验,其提取率和能吸率与介质酸度有关。氢加压还原可成功地从硫脲溶液中提取金、银,贫液含金仅0.2ppm。本文考察了温度、压力、溶液组分及催化剂性质等影响因素。使用本法中未见硫脲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从活性碳上洗提金和银的问题。活性碳是从硫脲溶液中吸附银和(或)金的。用硫代硫酸钠洗提这两种金属,研究的参数是pH、温度和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在较高pH值、较高温度和较高硫代硫酸钠浓度下,金、银的洗提效果较好。洗提之后,活性碳可返回浸出作业,从低pH值的硫脲溶液中吸附金属。金比银更易洗提。在50℃、pH=8.5和50g/l硫代硫酸钠的条件下,只需120min金即可几乎完全洗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氧化锌矿储量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难于选冶。由于低品位氧化锌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处理工艺复杂等,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采用在浆萃取工艺对低品位氧化锌矿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在浆萃取工艺,矿浆浓度33%,初始硫酸浓度20 g/L,加入硫酸的同时加入萃取剂(30%P204+70%煤油)进行边浸边萃,试验时间为60 min;负载有机相用200 g/L硫酸进行反萃,相比O/A=4,时间15 min。锌浸出率超过97%,萃取率大于99%;硫酸溶液反萃可获得较高反萃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析结晶法制备硫酸钴,考察了溶析剂种类、溶析剂用量、溶析剂浓度、溶液初始Co2+浓度、结晶温度等参数对硫酸钴结晶率的影响。以乙醇为溶析剂,在溶析剂与硫酸钴溶液体积比为1∶1、溶析剂浓度为95%、溶液初始Co2+浓度为120 g/L、结晶温度为25 ℃条件下,硫酸钴结晶率达到98.27%,母液中Co2+浓度为1.36 g/L。本方法制备的硫酸钴与蒸发结晶工艺制备的硫酸钴相比,在溶解pH值、水不溶物、磁性物、油分等关键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满足GB/T 26523-2011《精制硫酸钴》优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锡酸钠制备工艺普遍存在的流程长、成本高、对设备材质要求严格等问题, 以化学纯二氧化锡和碳酸钠为对象, 开展了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直接焙烧制备锡酸钠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CO/CO2气氛中, 二氧化锡与碳酸钠焙烧反应生成锡酸钠是完全可行的。当CO/CO2体系中CO体积浓度为15%, 碳酸钠与二氧化锡(Na2CO3/SnO2)摩尔比为1.5, 焙烧温度为875 ℃, 焙烧时间为15 min时, 锡浸出率达85.64%。XRD分析证实, 以锡石精矿(SnO2的含量为76.42%)为原料, 采用上述工艺获得了满足工业一级标准的锡酸钠产品(Na2SnO3·3H2O)。  相似文献   

12.
有机钠盐对膨润土的钠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改性剂,对江西金溪钙基膨润土进行钠化改性,探讨了有机钠盐用量、钠化时间、浆浓度、钠化温度对钠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钠盐的钠化效果与无机钠盐钠化的效果有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新疆高钠煤脱钠提质过程中钠存在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新疆高钠煤在燃烧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结渣和沾污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洗涤溶液且对该溶液脱除新疆高钠煤中钠效果以及脱钠过程中钠存在形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中国新疆高钠煤中的钠主要以水溶钠为主,有机钠和不可溶钠含量较少。工艺条件对脱钠效果的影响因煤种而有所不同。水溶钠的脱除主要与洗涤溶液用量和温度有关;粒径的减小和温度的提高能促进高钠煤中有机钠的扩散。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高钠煤中大部分水溶钠和大约1/2有机钠被脱除,钠脱除效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谷氨酸钠(味精)为原料,采用湿法热解法合成天然保湿因子的主要成分L-吡咯烷酮羧酸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2 h,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60%的条件下,产率可达87.5%.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乳化炸药原材料硝酸钠中碳酸钠和亚硝酸钠在生产过程中的起泡原因,以及给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严格控制硝酸钠的质量指标,可以给安全生产与成品质量带来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以水玻璃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NaA分子筛并探究陈化条件对合成NaA分子筛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手段表征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晶度、形貌和粒径大小.结果表明:在碱度为n(H2O)/n(Na2O)=30、100℃晶化1h的条件下,最佳陈化温度为30℃,陈化时间为24h,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A型分子筛晶型完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00 nm.  相似文献   

17.
石膏对夜长坪钼钨矿选矿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卢氏夜长坪大型钼钨矿,在查清了该矿主要矿物的组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石膏对该矿选矿的影响。石膏在水解作用下使得矿浆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消耗大量的选矿药剂,这些钙离子与NaCO3发生反应生产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以罩盖的形式附着在矿物表面,导致矿物之间分选性降低,这是该矿难选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3种分散剂对钛白粉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硅酸钠、六偏磷酸钠和 DA1705都有分散效果,且DA1705的分散效果最好。并从表面电位方面分析了分散机理,3种分撒及都是通过水解成离子状态,吸附在颗粒表面,使颗粒表面带电,增加了彼此的排斥力,阻止了颗粒之间的团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浮选试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油酸钠和硬脂酸钠分别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胶磷矿反浮选脱镁的强化作用。在抑制剂H_3PO_4和pH值调整剂H_2SO_4用量一定的前提下,考察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捕收剂复配对胶磷矿反浮选脱镁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与油酸钠和硬脂酸钠复配,在提高磷精矿中P_2O_5品位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磷矿回收率并降低MgO含量。机理研究表明,复配捕收剂改善油酸钠和硬脂酸钠的分散性,提高矿粒疏水性,增强矿粒可浮性,能更好地分离胶磷矿中的镁。  相似文献   

20.
循环灰吸附碱金属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航  吴玉新  吕俊复  刘青 《煤炭学报》2017,42(4):1063-1068
加入添加剂脱除蒸汽中的碱金属盐是防止准东煤等高钠煤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高碱金属含量造成沾污、结渣及高温腐蚀等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山东临沂135 MW循环流化床循环灰作为添加剂与钠盐(NaCl)进行掺烧,分别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和马弗炉进行,对不同温度(800,850,900℃)、不同掺混比例(1%,2%,3%,5%,8%)下循环灰掺烧碱金属盐后的样品进行XRF,XRD等测试。XRF测试结果表明,在800~900℃下,掺烧实验得到的循环灰样品中Na含量远高于Cl含量,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掺混比例下循环灰中Cl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相同温度下,Na元素含量随掺混比例的增高而增加,Cl含量增长远低于Na含量增长。XRD测试结果表明:掺烧后灰样中Na主要以硅铝酸盐等不可溶钠形式存在,循环灰对NaCl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