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ATI425钛合金棒材在650~800℃范围内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处理,退火处理后的试样通过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对其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和维氏硬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热加工态ATI425钛合金,经650℃退火处理的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下降约30MPa,延伸率提高2%,维氏硬度下降约20HV_1。热处理温度由650℃提升到800℃,合金中次生α相被等轴球化,初生α相长大、β相数量减少;合金强度和维氏硬度略有降低,延伸率、断面收缩率提高。控制退火温度在700~750℃之间,ATI425合金强度、塑性、维氏硬度、显微组织匹配性相对较好,为后续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经普通退火、α+β两相区固溶加时效处理及β单相区固溶加普通退火处理后,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退火处理对TC4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α+β两相区固溶加时效处理后能够获得双态组织,而β单相区固溶加普通退火处理能获得粗大的魏氏组织;其中双态组织的TC4钛合金薄板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而魏氏组织的TC4钛合金薄板具有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较高的裂纹扩展阻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装甲钛合金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抗弹性能及抗毁伤机理、附加装甲结构单元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等;介绍了抗弹性能考核评价及板材验收规范,主要包括抗弹性能考核评价方法、抗弹性能指标体系建立、板材验收标准制定情况等。通过对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加深人们对装甲钛合金材料和应用技术的理解,推动装甲钛合金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在进一步论述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装甲钛合金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改变冷轧道次变形率研究其对TA18钛合金管材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组织形貌,用Instron 1185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冷轧态TA18钛合金管材显微组织为纤维状;冷轧第三、四道次管材的晶粒取向程度弱于第一、二道次,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低,但延伸率大幅提高;经过750℃/90 min再结晶退火后所有TA18管材晶粒为等轴状晶粒,组织取向消失,同时由于细晶强化作用,使第一、二道次退火后的TA18钛合金管材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由于第三、四道次冷加工态性拉伸能指标与第一、二道次退火态较为接近,因此存在通过连轧的方式来简化工艺流程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新型近a型钛合金CT20不同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制度,合金中得到了3种典型的组织类型,即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片状组织;室温下该合金不同组织时拉伸性能相差不大,而在20K时合金拉伸性能对组织较为敏感。在20K温度下,合金强度上升而延伸率明显下降;等轴组织时延伸率最低,双态组织次之,片状组织最高;片状组织能保证合金在低温时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李婷  杜宇  屈磊  郭荻子  应扬  孙花梅  邹磊   《钛工业进展》2022,39(5):22-26
研究了热处理对TA34钛合金管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成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A34钛合金管材冷加工态组织为细小模糊晶,纵截面呈现金属流线;经道次间普通退火+成品等温分级退火(T1制度)处理后,组织形貌为等轴α相,晶粒平均尺寸约为12μm;经道次间普通退火+最后一道次轧制前等温分级退火+成品普通退火(T2制度)处理后,组织形貌为等轴α相伴随有少量变形的片状α相,晶粒尺寸为12~18μm。经不同热处理获得的管材在293、77、20 K的测试温度下强度相当,且强度均随着测试温度的降低而上升;T1制度下管材的塑性随着测试温度的降低下降不明显,其塑性明显优于T2制度管材;T2制度管材的成材率为44.9%,相比T1制度(成材率为39.5%)提高5.4%。  相似文献   

7.
退火制度对TC25钛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退火制度对TC25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25钛合金棒材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等轴组织转变为双态组织,经920~940℃/1 h AC+550℃/6 h AC双重退火处理后获得等轴组织,经960~980℃/1 h AC+550℃/6 h AC双重退火处理后获得双态组织。TC25钛合金棒材的较佳热处理温度为960~980℃/1 h AC+550℃/6 h AC,经该制度处理后棒材的室温拉伸性能和高温(500℃)拉伸性能均优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退火制度对TA19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19钛合金棒材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等轴组织转变为双态组织,经(915~940)℃×1h/AC+550℃×8h/AC双重退火处理后获得等轴组织,经(965~990)℃X1h/AC+550℃X8h/AC双重退火后获得双态组织。TA19钛合金棒材的较佳热处理温度为(965~990)℃×1h/AC+550℃×8h/AC,经该制度热处理后棒材的室温拉伸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钼制品中通过变形产生的织构对于深冲性能、各向异性等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单向轧制所得纯钼板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分析和讨论其轧制态和不同温度退火态下钼板织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各向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纯钼板经过单向轧制形成以{001}110和{115}110织构为主的晶粒取向,退火后原有的织构种类不会改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织构的取向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该现象与位错运动及新形核晶粒的取向受到原始轧制态织构的影响有关;经过退火后的钼板在退火织构、晶粒大小和形状以及位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各向异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热连轧工艺制备的TA18钛合金带卷具有典型轧态组织特征,组织取向性明显,其性能不能完全满足标准要求。为此,借鉴板材生产经验,选择600~800℃温度范围对7. 0 mm厚的热轧态TA18钛合金带卷样品进行退火处理,考察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样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从而优选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从实验结果来看,600℃退火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与热轧态基本无差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逐步发生再结晶,塑性指标得到提升,其中按照750℃×60 min/AC制度进行退火,可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工艺对TA15钛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处理工艺是调整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文献较多地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TA15钛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退火温度对TA15钛合金锻件、棒材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目的是通过改变退火温度调整合金的显微组织参量,改善TA15钛合金冲击性能。其结果表明:提高退火温度可以增加初生α相尺寸和次生α相片层厚度,从而提高合金的冲击性能。特别是对小规格锻件,退火温度从810℃提高到850℃,冲击值可提高10 J.c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极小曲面多孔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电子束3D打印技术制备了极小曲面多孔TC4钛合金,对比分析了沉积态组织与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变化,以及不同表观密度下试样的压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hino建模软件为设计主体,并配合Grasshopper插件的程序算法,可参数化生成极小曲面模型,再用3-matic拓扑优化软件进行曲面多孔化处理,可建立极小曲面多级孔模型;极小曲面多孔TC4钛合金的抗压强度随着表观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表观密度为0.74 g/cm3时抗压缩强度达到49.33 MPa;沉积态组织主要由β柱状晶组成,经1 000℃×2 h/FC退火处理后,组织转变为魏氏组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4钛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4合金普通退火在空冷条件下为等轴组织,初生α含量占60%~70%;固溶时效后的组织为双态组织,初生α含量占35%~50%。拉伸试验研究表明,采用960℃/1h/水冷+730℃/2h/空冷条件下,可实现合金强度、塑形、韧性的较好匹配,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普通退火、双重退火和固溶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下TC4合金棒材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普通退火的棒材组织由等轴组织变为双态组织,拉伸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先增加后又降低,冲击韧性持续增加。随着双重退火中的二次退火温度提高,双重退火后TC4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由双态组织变为等轴组织,双态组织棒材的力学性能各项指标均好于等轴组织。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固溶时效的棒材的显微组织由低温时效的近似网篮组织变为双态组织和等轴组织,且棒材的力学性能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热处理效果看:在940℃固溶和530℃时效,TC4棒材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文中用X射线和金相技术研究了TYM钼合金板轧制工艺与组织结构及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交叉轧制态板材织构为聚集很强的{001}<110>,其组织纤维较粗,弥散相粒子分布不均匀,再结晶退火温度约在1300℃以下;一次交叉轧制态板材织构为{001}<110>,但聚集程度较低,同时存在极弱的{001}<100>立方织构,其组织纤维细、长,弥散相粒子分布均匀,再结晶退火温度可达1500℃以上。有关组织结构对合金高温性能的强化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Ti60高温钛合金环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环材经双重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双态组织,并含有强化相α2相及硅化物相;这种组织的环材具有良好的室温拉伸、高温拉伸、热稳定、蠕变和断裂韧性等性能匹配,它的各项主要性能与IM I834钛合金相当,可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压气盘、叶片等构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开展了高强度低成本Ti5322钛合金的抗弹性能及其抗弹机理研究,通过采用底推105长杆形穿甲模拟弹丸,对厚度为45mm的均质Ti5322钛合金靶板开展终点弹道侵彻实验,研究了高强度低成本Ti5322钛合金在长杆形穿甲弹丸侵彻条件下的抗弹性能及其抗弹机理,并探究了该低成本钛合金的典型抗弹效应:倾角效应。结果表明,高强度低成本Ti5322钛合金的质量防护系数高达1.80,和均质装甲钢相比提高了80%;其空间防护系数和均质装甲钢相当,约为1.02。结合损伤后靶板的宏微观损伤分析,发现:在长杆形穿甲弹丸的侵彻条件下,高强度低成本Ti5322钛合金的损伤机制和抗弹机理是通过自身的绝热剪切局域化行为实现的;这种Ti5322钛合金靶板的绝热剪切局域化行为,一方面,通过靶板的变形破碎协调了弹体侵入过程的挤凿作用;另一方面,弹靶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弹靶互侵蚀行为有效的消耗了弹体动能。对高强度低成本Ti5322钛合金倾角效应的研究发现,在长杆形穿甲弹丸的侵彻条件下,Ti5322钛合金的倾角效应表现为正效应,这是因为,随着弹丸侵彻角度的增大,在弹靶作用初期就发生了严重的弹靶互侵蚀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材料因素对装甲钢板抗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与动能穿甲弹侵彻过程相关的钢板材料因素和力学性能,分析了硬度、洁净度、均匀性和组织对装甲钢板抗弹行为的影响。认为硬度对抗弹性能影响最显著,并且只有达到强韧性的最佳配合,装甲钢才能具有最优的抗弹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980oc和950℃2种温度轧制的BT25钛合金棒材的室、高温拉伸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持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种温度下得到的轧制棒材的性能均满足用户提出的标准要求。它们的高温拉伸性能、冲击韧性相当,980℃轧制棒材的室温拉伸性能优于950℃轧制棒材,但后者的热稳定性优于前者,550℃热暴露100h后,后者犟性降低程度较小。BT25钛合金棒材组织比较均匀,均为初生“相和条状届转变组织构成的双态组织,且变形温度较低时,组织较细小,合金的综合性能较高,尤其是热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钛合金型材作为一种结构件,现逐渐应用于国防工业与装备制造领域,因此钛合金型材的成形生产加工需要进行深入的加工工艺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热冲压TC4钛合金型材的矫直参数改变对型材的尺寸精度和组织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矫直温度对冲压钛合金型材的尺寸及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矫直伸长主要对型材尺寸精度有明显影响,当矫直温度为700℃时,型材性能均达到标准值要求,矫直伸长为25mm时,型材弯曲度最小为1.1mm,扭拧度最小为0.4mm;矫直参数对材料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金相组织均为双态等轴组织,无明显组织改变;型材出现强度过大塑性较差的现象是由于型材矫直冷却定型过程中出现了矫直内应力及表面氧化硬化,可通过去应力退火方式改善型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