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基于1999-2009年福建省水资源公报中的用水数据,对泉州市用水结构演变趋势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用水结构呈现“一消一涨一稳定”,即农业用水比重持续下降,工业用水比重不断上升,生活用水比重相对稳定;这种演变规律主要由泉州市较快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所致.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使得工业用水量增加,比重加大,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数量增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则增加了生活用水量,减少了农业用水量及其比重.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4年间重庆市经济与水资源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农业、工业、生活和第三产业用水量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探讨重庆市经济发展与用水量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对用水量变化的影响最大;生活和第三产业用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基于产业结构变化与总用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总用水量与第二产业比重相关性最好。研究成果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对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为重庆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状用水主要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状用水量指标主要包括:人均用水量、用水构成、单位用水量指标、工业用水重复率及耗水率。我国现状人均用水量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农业用水占用水量的比例很大,生活、工业用水量比例相对较低。单位用水量指标中,单位水量GDP产值最高的为3个直辖市;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最低。单位灌溉用水量,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由于灌水方式落后,浪费水现象较严重,用水重复利用率仍是水资源较紧缺,节水工作开展较早的华北、辽南、胶东地区最高,南方沿江地区最低。用水重复利用仅为发达国家60年代水平。因此,正确评价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改变不合理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等,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蔡秀萍  周宁 《水利天地》2009,(11):11-12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宝贵的水资源还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据2004年水资源公报数据,在全国总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占1.5%。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有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海南、甘肃、河北7个省(自治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可见,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很大。  相似文献   

6.
灌区用水量计算及可利用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长期、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确保水资源系统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作物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及其应用工作.对灌区用水量及可利用水量的计算预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5,(7):59-63
针对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用水保障问题,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11年全国农业用水量、有效灌溉面积、每公顷用水量以及灌溉用水量等农业用水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农业用水量、总用水量、城镇化率等指标的整体变化及突变,构建了城镇化率、工农业产值与农业用水间的关系,发现全国农业用水量呈微弱减小趋势,其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上升,但每公顷用水量下降导致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城镇化率及工农业产值比例与农业用水占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系统分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影响农业用水的主要因素,得出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导致非农业用水需求提升,灌溉用水需求下降;经济导向驱动种植结构调整,间接影响农业用水量;水源污染主要对农业用水水质产生影响,污水灌溉将会减少新鲜水的取用比例;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影响农业用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崔岩  任晔 《水利天地》2014,(10):30-32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业化水准的不断提升,相关工业产业需水量日益增大,同时我国现有水资源供给能力有限,造成局部地区用水紧张,如何以有限的水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量就成为研究水资源的重要课题。对于工业企业用水,在满足生产原料用水的基础上,还需要大量的冷却用水来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工业用水量在整个社会用水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仅次于农业灌溉用水。因此在工业企业中采取相关节水措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近15年来,随着黄淮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用水竞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用水保障形势愈发严峻。为保障粮食安全,研究黄淮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用水的关系,本文选择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北京市和城镇化、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河北省作为典型区,对比分析两地区1997~2011年的农业用水变化情况,以及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对当地农业用水的影响,为制定农业用水保障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胁迫力的变化规律,提出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U形变化的假设,根据2000—2016年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与用水量的偏离系数为胁迫强度,验证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是否符合假设。研究表明:2000—2016年,用水总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用水总量对城镇化率、第一产业用水量对城镇化率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未呈现倒V形变化,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经历了较强胁迫—强胁迫—弱胁迫(或较强胁迫)的变化过程。与假设不同是,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力呈倒V形变化。鉴于天山北坡城市群第一产业用水量对第三产业比重的胁迫力不断增强,如何减少第一产业用水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严重缺水地区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地区,其范围的确定对落实"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至关重要。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水资源状况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缺水程度进行分析,将天津、河北、山西、北京、山东、宁夏、河南、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严重缺水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严重缺水地区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区位优势明显,但河北省也是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区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缺水问题还会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迫、最主要的资源约束之一,即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外调水量也仅能缓解目前地下水超采状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因此,在一定规模外流域调水的基础上,综合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和工程等措施,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及水资源承载力,是实现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1961—2016 年中国冰雹日数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1961—2016 年 2 481 站的冰雹日数数据,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及七大地理分 区的冰雹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961—2016 年中国整体及其不同区域的冰 雹日数整体均呈减少趋势,且西藏(东南)地区明显高(低)于其他 6 个分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和 七大地理分区的年均冰雹日数在 5 年以下和 30 ~ 60 年尺度上的振荡周期相对显著,且大致都在 1990s 中期至 2000s 中期发生突变。中国冰雹事件多发区域比较稳定,且在分布上西部地区较多,东部地区 较少; 地表复杂地区较多,地表单一地区较少; 高原和山地较多,平原较少; 迎风坡较多,背风坡较 少。2000s 和 2010s 为全国冰雹日数偏多的年代,而 1960s 和 1990s 则偏少。1961—2016 年全国年均 冰雹日数呈增加趋势的地区分布较少,而呈减少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南部及东北部、四 川西部、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及其交界的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部和吉林东部地 区。全国年均冰雹日数波动特征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波动较 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中、重庆、四川东部、陕西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及其交 界的甘肃地区、新疆南部及其交界西藏地区。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键问题,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必须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然而我国南北方地区产水和用水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的水资源问题也不同,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性是因地制宜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选择南方的江西、湖北、浙江3省和北方的山东、河北、甘肃3省,对这6个省份的产水和用水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建议北方3省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耗水量的控制上面,着力提高用水效率,而南方3省应加大用水量的控制,减少入河排污量,着力提高废污水水质。  相似文献   

15.
京津,华北缺水严重 南水北调以早为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山忠 《人民长江》1998,29(3):25-26
京津、华北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水资源极为匮乏。面对严重缺水状况,有关小市积极采取了节约用水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但仍因缺水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代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量的进一步减少,缺水矛盾将更加尖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京津、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根本措施。它的建设,对于从根本上改善京津、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将产要作用。因此,建议尽快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缺乏的地区之一,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居全国之首.由于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不合理,产生了一系列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做出阐述并从现代水资源管理角度提出防治对策,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设施农业雨水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其农业发展,雨水富集叠加利用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中分析了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其设施农业状况,提出了设施农业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揭示城市群水资源利用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匹配模型探究两者的匹配特征。结果表明:在新型城镇化水平方面,北京市(0.82)>天津市(0.47)>河北省各市(0.1~0.4),且障碍因子存在空间差异,北京市表现为生态和城乡一体化,而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约束力主要来源于人口和社会城镇化。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性有所增强,具体表现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足迹深度下降,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足迹广度有所上升;而与成渝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赤字形势严峻,高强度农业用水是造成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的主要原因。新型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供需在时间尺度上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其中北京市(良好协调)和天津市(中级协调)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河北省各市耦合协调性较差;水资源生态赤字与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匹配度有所下降,河北省空间匹配性(匹配)高于北京市(不匹配)和天津市(较为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