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沈哲松 《治淮》2000,(10):19-20
淮河流域是我国“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也是我国第一个按流域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其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淮河水变清,意义十分重大。 按照国务院颁布、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以下简称《规划与计划》)的要求,2000年是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年。本文在回顾几年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针对淮河水体的水质现状和入河排污的情况,对早日实现淮河水变清的目标,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1995年8月8日经李鹏总理签署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1.5亿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治理淮河水污染的战略决心,标志着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条例》明确规定了两个阶段的防治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水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西方 《治淮》2001,(1):28-29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的要求,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要实现淮河水体变清。但从目前淮河流域水质形势来看,离变清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一、近几年淮河流域水质概况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这是《条例》区别于现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特点,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战略决心,反映了全流域1.5亿人的心声。条  相似文献   

5.
△1995年 8月 8日,国务院发布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明确提出“ 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治理目标。这是国务院发布的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 治法规。该《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 9月,原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江苏省连 云港市召开了第二次淮河流域 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的要求,尽快制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于 1995年 8月 8日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该《条例》共43条,规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标是: 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为保障水 污染防治目 标的实现,《条例》规定,成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有:负责协调、解决有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行使国务院授予的其他职权。领导小组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自淮河流域实现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最后期限1998年元月1日零点之后,淮河流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巩固和扩大前一阶段水污染治理的成果,并争取在三年内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淮河水变清。 零点之后,沿淮各省并没有松懈治理水污染的斗志,而是在继续巩固和扩大水污染治理的成果。截止到1998年6月31日,在全流域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1562家排污企业中,已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规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防治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自1994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蚌埠召开第一次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以来,在国务院领导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组织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在监督  相似文献   

9.
《治淮》1999,(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把淮河治理列入“三河二湖”治理之首,提出“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到2000年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的战略目标。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使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走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化轨道,经过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  相似文献   

10.
贾利 《治淮》2000,(5):14-15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几年来,通过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四省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997年底基本实现了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1998年部分河流水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距离实现淮河水质变清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水质现状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水质目标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本文根据1999年的监测资料,对淮  相似文献   

11.
淮河淮南段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河流域水污染主要指标氨氮、CODcr模拟淮河干流淮南段水质状况,结合排污口的实测资料,运用SMS(Surface-water Modeling System)软件中平面二维有限元水动力学模型RMA2和RMA4模块建立淮河淮南段的水流水质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同时还对研究河段进行了限量排污讨论,为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宏明 《治淮》2006,(3):15-16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沿淮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淮河污染治理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之首,要求1997年底实现全流域工业泻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流域各主要河段、湖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相似文献   

13.
贾利  万一 《治淮》1999,(9):10-11
进入9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4年5月,国务院环委会在蚌埠召开了淮河流域第一次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提出了要使淮河水到2000年变清的目标;1995年8月,国务院第183号令颁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提出了1997年底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COD最大允许排放量为89.02万t,实现污染负荷削减40%的第一战役目标。到  相似文献   

14.
1994年5月24日至26日,宋健国务委员在安徽省蚌埠市主持召开的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现场会上(以下简称:淮河现场会)亲自绘制了根治淮河水污染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末使淮河水变清,重现碧水丰姿。 一年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显示,2006年,黄河干流Ⅰ类至Ⅲ类水河长所占比例达到53.8%,较2002年提高了34.4%;而劣Ⅴ类水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21.1%降至2006年的3.1%。据了解,近20年来,黄河污废水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超过淮河,污水排放总量跃居全国江河第3位,仅次于海河和辽河。近年来,国家在黄河流域大量关停各类高污染“十五小”企业,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设施,为黄河水质转好打下了基础。虽然黄河干流水质出现好转趋势,但当前黄河水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水污染情况波动较大;二是城市…  相似文献   

16.
1994年5月,宋健国务委员代表国务院宣布,要在2000年使淮河水变清,从而揭开了向淮河污染宣战的序幕。经过4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随着1998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第一阶段工作宣告结束。 4年来,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水利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人物,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张菊生同志就  相似文献   

17.
赵武京 《治淮》1996,(10):3-4
1995年8月8日,李鹏总理以国务院第183号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国务院令发布流域性规章,从法制化治理的高度,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要使淮河水体变清的总体目标。这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水质及回顾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 1995~ 2 0 0 0年淮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及回顾分析 ,充分利用河道径流量资料 ,分析了淮河流域豫皖边界、皖苏边界、苏皖边界、鲁苏边界和淮河王家坝、颖河界首、洪河班台、涡河付桥闸以及淮河干流 6个断面的输污量及污染成因 ,指出目前的水质改善是高污染水平上的初步控制 ,实现淮河水变清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淮河水在本世纪变清所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康 《治淮》1994,(8):14-16
世界正面临着大尺度的水污染和水质退化,新鲜水的量与质正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条件。近10多年来,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日趋严重。1992年九条干流和一级支流超过Ⅲ类水标准的河段达到70%,二、三级支流大多成为排污沟,对淮河流域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国务委员宋健在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上指出:“淮河流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影响了淮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到了非下决心彻底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否则,我们愧对淮河流域1.5亿人民,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向历史交待。”他还郑重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淮河水变清的目标。”国务院将对会议提出的目标正式作出决定,成为淮河流域全体人民、流域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各部门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哪些措施和对策,本人就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陆过保 《治淮》1997,(8):23-23
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首,国务委员宋健同志曾三次亲临淮河流域进行环保执法检查。为了实现1997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2000年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淮河流域关闭了“十五小”企业4987余家,其中5000吨以下小造纸厂1111余家。从上述数据看,关闭了众多的工厂,看起来对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其实这是帮助淮河人民,讨回20年的环境保护欠帐。 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工业企业的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