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中研究以浑河流域为例,针对流域内的戴斯、生物硅藻、硅藻属、硅藻营养化、特定污染敏感等多种指数进行筛选,筛选出适用于评价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的硅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显示,IDP指数、DES指数、IDAP指数、CEE指数和IDG指数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高;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负荷贡献达到50%以上的环境因子被保留下来,分别是氨氮、电导率、总溶解固体、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活性磷和流速。最后根据箱体图结果显示,IDP指数、DES指数、CEE指数和IDG指数,可以很好的评估浑河的水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长江干流宜昌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文要素等环境因子的关系,2015年对长江干流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月度监测。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1属,其中蓝藻门7属,隐藻门1属、甲藻门2属,金藻门、黄藻门各1属,硅藻门14属,裸藻门2属,绿藻门13属。春季优势种为绿藻,夏季为蓝藻和硅藻,秋季为硅藻,冬季为绿藻和硅藻。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显示宜昌断面主要为中污染和轻污染状态,该结果与水体综合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通过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可知,在三峡水库调度影响下,水动力学条件的变化成为影响现阶段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河湖健康评估是对河湖生态系统的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性的评价。生物完整性评价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核心内容,而河流水质附着硅藻生物监测是生物完整性评价的重要组成。对河流水质附着硅藻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包括硅藻监测指数IPS和IBD、评价等级、监测基本操作程序等。同时,对附着硅藻河流水质监测在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展望河流水质附着硅藻生物监测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乐安河源区水库的营养程度及表层沉积硅藻对水环境的响应,选取乐安河源区段莘水库、鄣公山水库、钟吕水库、大塘坞水库以及石井水库进行研究。基于综合营养指数法(TLI)、主成分分析以及冗余分析,以水质环境为研究对象,表层沉积硅藻为研究载体,定性地分析了乐安河源区水库的营养状态以及表层沉积硅藻与水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乐安河源区段莘水库的水质为Ⅰ类水,处于中营养状态;石井水库严重超标,已超出Ⅴ类水标准,达到了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余水库均为Ⅲ类水,处于中营养状态;(2)硅藻群落分布特征对乐安河水环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效应,如Aulancoseira grannulata等属种主要分布在水质较好、中营养程度的水体中;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等属种对乐安河源区水质较差且营养程度较高的水体指示性较强;(3)冗余分析(RDA)表明,SD、DO、TP三项水质因子较高程度的解释了当地硅藻属种组合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O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旱化的影响,白洋淀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通过对白洋淀湖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并运用与湖泊富营养化关系最为密切的Chla、TN、TP、CODMn和SD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营养类型。湖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白洋淀为重碳酸类钠组Ⅱ型水的偏碱性湖泊,综合营养指数法确定湖水为中-富营养级湖泊水体。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湖泊污染的主要因子是TP。借助硅藻及其组合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现白洋淀硅藻属种以耐营养种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20.43%)和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25.40%)为组合特征,表明湖泊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环境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对硅藻及硅藻指数的应用研究进展。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基于硅藻的种类分布和个体特征,使得硅藻具有良好的指示特性。将指示变量按照特征归纳为水体环境、污染物以及人类环境行为3个方面。针对硅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出了硅藻及硅藻指数在河流健康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关于硅藻研究需要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在我国建立并完善硅藻生物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2015年5月、9月、11月和2016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在大九湖关键断面选取9个监测点,对浮游植物样品进行采集,同时运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大九湖浮游植物共有8门48属,其中绿藻门17属,占35.4%,硅藻门14属,占29.2%,说明绿藻和硅藻为优势类群;依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细胞分布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判断大九湖水体总体为轻度污染;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水中氮磷营养盐越高,浮游植物数量越多,因此控制营养盐成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扬州邵伯湖的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了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垂直运动模型分析了蓝藻中的优势藻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运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邵伯湖群落组成以绿藻、硅藻为主;CCA分析结果显示氨氮和总磷是影响邵伯湖浮游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蓝藻中的微囊藻是优势藻,半径大的微囊藻更易运动到水体表面,在不利水文条件下有形成蓝藻水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技术是被广泛研究与使用的一种监测河流水质及生态质量的理想手段。通过将CCA排序和GAM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对龙江区域河流附生硅藻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GAM模型画出了各个水环境因子对硅藻完整性指数IBI的响应机制,偏CCA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营养盐因子对河流硅藻群落的重要性。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营养盐和电导率是影响龙江附生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流速和水温为次要影响因子。两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增加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LIMS的开发及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志文 《人民长江》2010,41(17):100-103
介绍了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下属9个分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开发和应用情况,通过对LIMS投入运行后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LIMS作为现代实验室管理工具,在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规范质量管理,保证数据可靠性,提升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干旱问题时,由于研究的区域不同,其气候条件、致旱原因也不同,因此,并不能简单地采取某一种干旱指数来评定区域的旱情,必须总结该区域各指数的适用性,才能得到最适合该区域干旱研究的干旱指数。将新疆62个气象站点划分为12个分区,先将K干旱指数、干旱侦测指数(RD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4种干旱指数的阈值进行本地化修正,再利用春、夏、秋3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评价的干旱等级分别与各干旱指数的评价等级进行吻合度分析,最后利用年尺度的土壤湿度分别与各年尺度的干旱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春、夏、秋3季,K指数适用于东疆和南疆平原盆地地区的春旱与秋旱的监测,以及吐鄯托盆地的夏旱监测;RDI指数适用于北疆东部和北部3季的旱情监测、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天山山区的春旱监测;SPI指数适用于天山和南疆西部山区的夏旱监测;SPEI指数适用于北疆西部和南疆西部山区的春旱监测,以及东疆、南疆、北疆西部和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夏旱监测,北疆西部及北疆沿天山一带的秋旱监测。(2)在年尺度适用性上,K指数适用于北疆地区、南疆西部以及阿克苏地区;RDI指数适用于整个北疆地区;SPI指数适用于北疆沿天山一带、北疆西部、阿克苏地区以及南疆西部;SPEI指数适用于北疆沿天山一带、北疆西部和南疆西部山区。  相似文献   

13.
以湘潭水环境监测分中心的实测水质资料为依据,概述了水体环境在一定的功能要求、设计水文条件和水环境目标下,推求城市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指数.  相似文献   

14.
信息融合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与3S(GPS、GIS、RS)技术相结合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现代高性能、多层次、复杂的系统。这要求多个(种、异质)传感器在不同尺度上对水环境进行观测。探讨和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的特点、实现形式及途径,提出了水环境监测信息融合结构框架,并对信息融合方法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差异性,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了渭河上游21个河流断面的浮游植物门类、群落结构及其对水环境的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渭河上游河流浮游植物较为丰富,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0属,生物量为0.05~1.03 mg/L;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0~3.05。渭河上游浮游植物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从上游向下游集聚的态势;但甘谷以下存在曲壳藻属(Achnanthes)等生境要求苛刻的物种,改变了物种数沿水流集聚的趋势。随着总氮、总硬度含量降低,溶解氧和pH增高,河流水环境质量好转,浮游植物从左岸物种少、个体小而密等群落结构过渡为右岸物种多、个体大而稀的群落结构。这与渭河上游左右岸迥异的自然地理和水环境形成较好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环境监测工作模式,大力提升了水环境监测管理水平。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体现出其业务灵活、计算快捷、数据管理智能化及地理信息齐全等诸多优势,并针对系统运行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环境遥感监测示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环境一号卫星(HJ-1)CCD影像的湖北省水环境遥感监测示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该示范系统以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地面实测数据,以东湖、梁子湖等10个湖泊为示范研究区,开展中小型湖泊湖网系统水环境遥感监测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现水环境指标提取、水环境评价以及专题产品制作等功能,可为湖北省水环境监测提供遥感产品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GIS在水环境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海  彭彪 《人民长江》2001,32(7):18-19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对象在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采用与现行水环境监测运地和管理体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层次与级别的用户对信息管理和应用的需求,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网络化的运行与管理。同时,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多种图表、影像、文本等管理方式,使各种用户能够简单、直观地操作、使用、维护和管理该系统,也为用户和系统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应用与开发空间。最后介绍了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曾永  樊引琴  王丽伟  刁立芳  李婳 《人民黄河》2007,29(2):45-45,65
以黄河三门峡一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因子否决权,适用于个别评价因子超标过大,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王凯 《人民珠江》2014,(4):33-36
通过对中山水库2009—2013年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监测成果分析,应用Shannon-Weaner多样性、Margalef均匀度、单因子评价法、富营养指数进行评价。中山水库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涵盖8门44属,以绿藻、硅藻为主要种群;藻细胞密度年际年内变化大,变化范围为19.9~3 869.9万个/L;常年监测优势种群有多甲藻、角星鼓藻、衣藻、栅藻,其中多甲藻占优势种群的比例为43.3%;多样性评价水体以轻度污染为主,占评价频次的66.7%;均匀度评价水体以中度污染为主,占评价频次的78.3%;水库常年水质为Ⅱ~Ⅲ类,营养状况主要为中营养,所占比例为96.7%。群落结构变化与水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优势种群占总藻细胞密度的比例与多样性呈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