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SBR的工艺特点,通过合理控制泥龄,将聚磷菌与硝化茵分别控制在2个SBR反应器中优势生长,以解决聚磷菌与硝化茵等混合生长系统在除磷和脱氮过程中的矛盾.实验证明两级SBR工艺系统生物除磷脱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竞争又相互交叉的生理反应过程,存在着硝化菌与聚磷菌的不同泥龄之争。应用数学模式分析了泥龄对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就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单、双级污泥系统的泥龄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以下结论:缩短泥龄可以提高系统的同化除磷能力;长泥龄的生物除磷系统单靠生物作用以期达到完全除磷是几乎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反硝化除磷技术因节约碳源、能源而备受关注。以实验室稳定运行的连续流厌氧,缺氧/好氧(AAO)和厌氧/好氧(AO)除磷工艺污泥为研究对象,设计批式试验考察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两种污泥反硝化除磷代谢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受体磷去除速率的差异将上述两系统内聚磷菌细分为以氧为唯一电子受体的聚磷菌(Po),仅以氧、硝氮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PON)和能以氧、硝氮及亚硝氮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PONn)3类,分析结果表明AAO工艺聚磷菌中上述3类功能微生物数量比约为54:16:30.而AOT艺聚磷菌中上述3类功能微生物数量比约为77:3:20。结合聚磷菌划分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系统污泥反硝化除磷过程中重要胞内聚合物PHB变化与吸磷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4.
考察厌氧-缺氧SBR(A2SBR)工艺中主导生化反应过程及聚磷污泥的特性,为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应用提供运行控制参数.在稳定运行的A2SBR系统进水中分别投加NaAC和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进水中的有机物越容易降解,反硝化除磷菌(DPB)厌氧释磷速率越快,后续的缺氧吸磷效果也越好.同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DCr、NO3--N、不同类型电子受体对DPB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300 mg/L、NO3--N为60mg/L时反硝化除磷效果最佳,同时缺氧段瞬时投加NO3--N利于驯化DPB对NO2--N的适应性,可以实现DPB利用不同类型的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作用.  相似文献   

5.
氧对厌氧氨氧化菌有毒,但在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对氧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并且聚磷菌能消耗影响氧氨氧化菌生长的氧。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无需有机物的参与,聚磷菌释磷需要吸收有机物,少量有机物的加入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亚硝酸盐是厌氧氨氧化菌氧化氨的电子受体,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反硝化聚磷有抑制作用,但合适浓度的亚硝酸盐(该浓度可以通过驯化来提高)可以作为反硝化聚磷菌吸磷的电子受体。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有硝酸盐生成,反硝化聚磷菌能利用这部分硝酸盐。另外,两类菌都适宜于中温略偏碱性的环境。因此,通过创造同时对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有利的微生态环境,发挥两者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协同耦合作用,达到高度脱氮除磷,是极有前景的废水厌氧(缺氧)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硝酸盐浓度及缺氧好氧时段对反硝化聚磷诱导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厌氧 缺氧 好氧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中 ,通过改变电子受体———硝酸盐的浓度、缺氧好氧时段 ,研究了反硝化聚磷菌的诱导条件及反硝化聚磷过程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聚磷菌 (PAOs)包括仅以氧作为电子受体的非脱氮聚磷菌 (non DNPAOs)和既可以氧作为电子受体又可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脱氮聚磷菌 (DNPAOs)。影响脱氮聚磷菌所完成的反硝化聚磷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电子受体浓度和缺氧好氧时段。  相似文献   

7.
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溶解氧为0.18mg/L时,系统出水可以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溶解氧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在平均溶解氧为0.18mg/L的工况下,系统存在反硝化吸磷、同时硝化反硝化及全程反硝化3种脱氮方式,且反硝化吸磷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量占氮总去除量的66.7%,可以较大程度降低脱氮除磷过程所需碳源量并节省耗氧量,提高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工艺调控的准确度和响应度,以南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倒置AAO工艺为例,对AAO系列工艺关键内在因子进行了挖掘探究.通过各生化段水质数据分析,得出能够较好表征脱氮除磷效果的关键评价因子,同时发现在未开内回流时缺氧段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可成为脱氮主要贡献方式(脱氮贡献率可高达69%以上)、反硝化聚磷可成为除磷重要贡献方式(除磷贡献率达到26%),最后提出应用数学建模和信息化技术设计出一套生化智能调控系统,可最大程度挖掘系统内部脱氮除磷调控潜力.  相似文献   

9.
CAST工艺低负荷状态下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运行实践,开展了生产性试验,对CAST工艺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控制,探索不同脱氮模式的控制条件,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传统硝化反硝化有机结合的耦合脱氮模式.保证各项出水指标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出水NH_3-N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TN去除率在5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利用耦合脱氮模式进行脱氮,不仅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还有利于优化城市污水处理过程、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探讨了生物除磷和脱氮的边界条件,并对多种工艺的除磷脱氮效果及污染物去除途径进行了对比研究.生物除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水中有机酸含量与污泥含磷量的比值,即外加能量与污泥中聚磷菌能量的对比.在磷的释放与吸收的循环中有机磷的净去除是由于吸收量与释放量与COD/Y_p的函数关系不同而保证了磷的吸收量总是大于释放量.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1.
胡江 《江西水利科技》1999,25(4):250-254
阐述了水利水电行业勘测设计经营工作,及其经营管理的关键因素,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及基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于对人生活的精神关怀.而当前高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程教学效果显示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矛盾削弱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以生活为前提,以学生实际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趋势为背景,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三主”方向、“三回...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然  尹庭伟 《水力发电》2003,29(12):12-16
三峡工程是一项科技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贯穿了三峡工程规划、论证、设计、施工、生产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是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三峡工程开工10年来,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如何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实现全员监控和全程监控。就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和完善监控网络,提高监控技术,探索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完善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建设和采矿对土壤侵蚀及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建设与采矿业占地对土壤侵蚀 和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涠酝寥狼质闯潭鹊挠跋臁W髡呤占 了北美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的不同历史阶段产沙速度资料加以整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了可能的土地产出损失率。清楚地说明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引起产沙的巨大变化。讨论了土地利用变化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徐建华  周维真 《红水河》2011,(6):108-110,122
介绍了新型针肋式空气冷却元件结构和布置,并通过与穿片式空气冷却器的对比计算,分析了新型针肋式空气冷却器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更好、更经济合理地进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赣州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系国家乙级勘察,设计单位,建院35年来,依靠科技,深化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设计项目成果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先后获省优秀设计奖4项,地区优秀设计奖7项,江西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8项,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南北盘江中上游重点防治区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综合开发治理水土流失、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发展南北盘江中上游地区山区经济的重大意义,同时提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水利水保工程和气候因素的双重作用 ,使得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水沙锐减 ,虽然减沙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减淤 ,但减水特别是含沙量较小区的减水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增加并逐步细化 ,且使下游断流现象加剧。本文经分析指出 ,多沙粗沙区必须加速治理 ,少沙清水区和黄河下游要节约用水 ,才有可能缓解黄河下游的断流和中常洪水高水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图们市水资源做了综述,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