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修复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措施,根据修复重点可分为近自然生态工法、水文模式修复法、河流分类法3类。河流修复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包括系统条件和河流水文、结构、物质以及物种3个层面,修复的重点是创建多样性河流形态和改善河流水文条件,本文给出了河流形态多样性修复的主要内容和修复的概念性框架。考虑自然河流径流过程和河道生态保护目标,给出了河道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最小生态补水量、适宜生态补水量以及平滩补水量的计算方法,以为水库生态调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流健康诊断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从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根据河流受损功能、受损程度及其可修复性。提出了不同阶段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对策。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河流生态修复是一个多目标、多变量、多层次、多约束条件的动态优化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河流水质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生态修复。植物修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受损河流的植物修复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河流生态功能并恢复其完整性。在河流廊道概念基础上凝练其内涵,归纳总结植物群落修复的主要技术,提出大清河流域典型河段植物群落构建方案,为其生态廊道构建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流保护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堤防和水坝对河流造成的负面影响:切断了河流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联系,造成水文循环短路和绝缘,河流被台阶化、节点化,从而破坏了水滨生物栖息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从河流保护概念性范围出发,分析了河流在横向、纵向、垂向以及时间维度上的水文循环和生态联系。指出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根本思想在于推动和恢复河流在空间和时间的4维尺度上的水文循环和生态联系,避免河流水文循环短路或绝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即在河流横向营造生物栖息地、湿地、林地、深潭和浅滩等,在河流纵向补偿流量和洪水过程,重建生物栖息地和水库消落带,闸坝处建造鱼道和鱼梯等。  相似文献   

5.
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河流地貌特征的修复和水文特征的恢复。基于河流连续体、河流四维模型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水工学的相关理念,对河流地貌多样性修复的一些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河流(水库)健康评价对诊断其生态系统健康和保障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可为河流(水库)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管理提供依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水文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形态结构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开展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河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电站河流、水库均处于非常健康状态,河流健康得分90.7分,水库健康得分88.2分,其中河岸带植被覆盖度和鱼类保有指数得分较低,分别为79.3分和76.0分。在未来的电站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加强河岸带植被保护与修复和鱼类资源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合理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鱼类保护管理和宣传,建立外来鱼类预防和预警机制;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提升库周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人工促进自然植被恢复、植树造林、地表土壤修复等多种措施保护和恢复河库岸带植被。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国内关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在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开展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主要包括的内容。系统阐述了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胁迫及其机理,对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原则与评估方法及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8.
河流与众多生物物种通过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水文循环密切交织,构成相互耦合的生命支撑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受损甚至退化,因此恢复和维持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成为了公认的河流管理目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归纳了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要方法、适用的范围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分配的特征和规律,指出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并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水生生物、社会服务功能等5方面进行重点阐述,提出河流修复和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河流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河流原有的形态和水文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水环境发生变化,造成河段水量减少、河流渠化等。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以及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生态修复、水质修复、水温修复、河流连接修复、河流形态修复等方法,并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董哲仁 《水利学报》2004,35(10):0001-0006
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胁迫问题,提出应重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学是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相融合产生的新分支学科,目的是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本文归纳了生态水利工程的五项基本原则,它们是: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河流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 ,论证对受损的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是指河道形态和河床断面的修复及恢复丧失的河岸带植被和湿地群落 ,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有 :恢复河道的连续性 ;重现水体流动多样性 ;给河流更多的空间 ;慎重选择河道整治方案 .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河流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构建机理、生态功能机制、环境交互作用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河流微生物群落时空分布格局、生态构建理论、环境响应机制、物质循环交互作用、食物网结构功能等基础前沿理论研究,总结了基于微生物群落的河流生态健康指示、评价、诊断体系构建,基于微生物溯源技术的污染物迁移轨迹追踪和基...  相似文献   

13.
沈益  胡南 《水资源保护》2017,33(6):167-174
采集城市内河水样,分别采用曝气增氧、碳源添加、生物投菌和综合修复等技术,在实验室进行水质修复模拟实验,并以水质参数、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为鉴定指标,分析不同修复技术对城市河流水质的修复效果及其对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投菌和综合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水体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为主;而使用碳源添加技术的水样,河流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明显,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达到了93%;水质修复方面,曝气增氧技术和生物投菌技术都仅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无法降低水体TN及NH+4-N质量浓度;碳源添加和综合修复技术,对水体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明显,但投加碳源的河流水体中的COD质量浓度显著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COD和DO。  相似文献   

14.
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准则层和14个指标层对2011年的嫩江下游尼尔基—三岔河口段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受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嫩江下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数赋分为59分,河流处于亚健康状态;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等人类干扰是造成下游河流生境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河岸带修复与管理、水质修复、栖息地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河流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以及生物物种等方面的修复。文中通过分析现有城市河流生态破坏现状及其成因,在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上,结合湖南张家界索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分析说明河流生态修复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论河流生态修复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倪晋仁  刘元元 《水利学报》2006,37(9):1029-1037
本文以河流系统诸功能与河流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从人与河流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出发,探讨了原始自然阶段、工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等四个阶段的河流特点和治理条件,分析了各个阶段河流系统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河流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恢复河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存。河流生态修复主要技术包括:缓冲区修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探讨了河流健康、河流功能、功能要素和生态修复措施四个层次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工程创面和工程创面生态恢复的定义:工程创面是指伴随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实施的各种工程措施而在地球表面所出现的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的创伤面;工程创面生态恢复是具有创面防护和生态恢复双重意义的工程任务。认为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既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国策的需要,具有规模较大、设备材料专用、从业人员职业化、社会功能独特等产业化特点,并且是一个朝阳产业。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技术水平低、工程质量差、缺少技术标准、企业行为不规范、产业分工与协作不完善、科研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滞后等。建议通过确立产、学、研、官、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国家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制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组建产业协会等方式来促进我国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要求在继续强化和巩固太湖流域点源、面源治理的前提下,从流域大系统的不同层次,研究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和措施,并从政策法规、政府监管、资金投入、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环保产业进步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从陆域综合治理、湖内生态恢复、水资源统一管理、水源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外城河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苏州市河网水系及水生态环境质量并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苏州市外城河及进出河道水系的水质状况 ,指出苏州市外城河水系污染为有机污染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严重 ,污染源具有由点源向面源转移的特点 ,而苏州市古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面污染源控制薄弱、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是造成外城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制定了以截流、管理、治污、引水、疏浚以及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控制对策 ,以改善苏州市外城河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