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针对黄河取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渗渠滤床系统,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人工渗床结构及使用进行研究,尽可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其进水、入渗及排水功能,减少工程难度。使用过程中淤积的泥沙通过间歇式反冲洗方法维护,保证人工渗床正常工作。研究表明,人工渗床对引取黄河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青海湖航运旅游码头水下基础处理实例,对水下基础采用高压水枪匹配泥浆泵施工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介绍了高压水枪匹配泥浆泵进行水下清基和基床抛石、基床夯实、基础整平等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量 《给水排水》2002,28(11):49-52
对扬子公司炼油厂软化水处理单元氢离子交换树脂被污染的原因、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指出了软化水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和氢离子交换树脂复苏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行了清河闸应急除险加固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的研究,通过33组次的定床、动床模型实验,测量了特征流量下包括水面线、流速大小及分布、压力大小及分布和冲刷范围及深度等在内的水力要素,验证了清河闸的泄流能力,评价分析了各种泄流条件下泄流量对下游海漫及防冲槽的影响。实验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水闸运行管理等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冲积河流长距离冲刷不平衡输沙过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刘金梅  王士强  王光谦 《水利学报》2002,33(2):0047-0054
本文从悬移质扩散方程出发, 研究冲积河流长距离冲刷不平衡输沙过程. 对于天然沙质河流, 床沙均为非均匀沙, 由于较细泥沙的冲刷率总大于较粗泥沙, 因此在床面薄层内泥沙随冲刷迅速粗比, 致使挟沙力降低, 不平衡输沙距离比均匀沙情况大大延长. 文中同时提出了表层床沙粗化的概化计算模式及床沙交换速率计算公式. 床沙交换速率的大小是决定含沙量恢复饱和距离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不同类型底部边界条件进行了计算比较, 并与黄河下游的实际冲刷资料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应用梯度型底部边界条件, 且在考虑表层床沙粗化中以作者提出的公式计算床沙交换速率, 则计算含沙量和实际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近岸水下沙坝的位置与高度是河口海岸底床变化的主要原因,波浪与地形之间的耦合与反馈造成了沙坝向海连续迁移。使用LITPACK的添加模块LITPROF模拟沙质海岸剖面形态变化主要是沙坝的形成与迁移,通过模拟不同波浪入射角及剖面坡度对沙坝形成与迁移的影响,得出沙坝主要在波浪破碎点处形成,波浪入射角增大,沙坝离岸迁移越快;底床坡度越陡,沙坝产生与迁移越快,岸滩变形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飞来峡水利枢纽导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扼要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初设阶段推荐并选用的河床导流方案的模型试验研究情况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不规则波在淤泥质底床上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丹  张庆河 《水利学报》1997,(4):35-41,48
本文在已建立的泥床上规则波传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规则波在泥床上的传播。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利用多层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规则波波谱在泥床上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几个河段对不连续宽级配床沙特性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不连续宽级配床沙运动规律研究提供了基础。认为不连续宽级配床沙特性为:泥沙粒径范围很宽,某一粒径范围泥沙较少甚至缺失,床沙粒径重量百分数具有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不连续宽级配床沙形成的一般条件为:河床床沙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河床有一定的覆盖层厚度,上游具有补给性的来沙条件,河段水流速度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2.
第一造床流量是代表变动流量过程输沙能力的等价流量,即塑造河道纵剖面的造床流量,其能从理论上确定.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在输沙作用方面,它确实有很好的代表性,且利用它确定输沙量时可避免很多频繁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及输沙能力结构分析表明,利用挟沙能力级配可较好地反映冲淤和平衡条件下的挟沙能力规律,在冲淤条件下挟沙能力具有非单值性.这些分析,揭示了黄河下游复杂输沙现象的结构及多来多排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了燕山水库溢洪道、泄洪洞同时泄洪时两泄水建筑物之间泄流与消能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水流塑造横剖面的机理,指出冲积河道洪水期间的冲刷是塑造横剖面的关键因素,并用长江荆江段观音寺水文站与监利水文站洪水期横断面变化资料予以说明,进而提出了第二造床流量的概念,即塑造河道横剖面的代表流量.利用两种挟沙能力公式,分别计算了黄河下游4个水文站历年的第二造床流量,两者结果差别很小.平滩流量是第二造床流量的滞后表现,在径流量处于减少的趋势下,平滩流量滞后于第二造床流量,故后者要小于前者.资料分析表明:最大5 d平均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关系密切,后者主要取决于洪峰,5~10 d调水调沙期间的平均流量就是第二造床流量.平滩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的差别,往往通过冲淤来表现;由第二造床流量和冲淤量推算的平滩流量与实际平滩流量也很相近.  相似文献   

15.
对造床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是在多年径流过程中发生机率较多,历时较长的中等流量。  相似文献   

16.
床沙组成对水流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情况下,河流泥沙组成多为非均匀沙。河流床沙及其级配组成的非均匀性是影响水流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床沙组成的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实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定量探讨床沙级配及其组成的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得出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影响的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了泥沙颗粒间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洪水调度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调度运用行蓄洪区是目前减轻淮河中游洪灾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立洪水模型模拟洪水演进能为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为此,本文针对淮河中游行蓄洪区构成的复杂河网水系。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具有行蓄洪区的河网模型。模型对行蓄洪区进行适当的概化,采用窄缝法和冻结法相结合模拟干河床洪水演进问题,并采用汉点分组解法求解。应用该模型。模拟淮河中游王家坝至蚌埠段91年洪水演进情况。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具有行蓄洪区河网的洪水演进,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能满足洪水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翼天  祝求  黄宇云  余明辉  周志华 《水利学报》2020,51(11):1423-1431
生态浮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水质净化水体修复技术。在河道中布设生态浮床会干扰水流结构,影响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本文区分低透水性浮床主体区和高透水性浮床根系区,运用两层式固定多孔介质域概化生态浮床,构建生态浮床不同布设方式的水槽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比分析无浮床、浮床不同间距串联或交错排列等14种工况的水槽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布设浮床后浮床上游水面壅高、下游水面先局部降低后恢复,浮床段流速垂线分布呈“纺锤形”且平均流速和紊动能明显增大。相较于串联排列,交错排列方式对水流结构影响程度较大,且水位、流速、紊动能等水动力参数随浮床间距的变化趋势相异。因此,考虑对洪水位的壅高及增强水流紊动强度利于污染物扩散,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研究成果合理选择生态浮床的布设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造床起主导作用的造床流量是在多年径流过程中发生机率较多、历时较长的中等流量,本文分析了牡丹江城区江道的造床流量。  相似文献   

20.
多沙河流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能量守衡原理和水动力学的方法 ,探讨了多沙河流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原理、原则和方法 ,并给出了黄河下游河道河工动床模型的设计实例。通过设计率定试验表明 ,所提出的河工动床模型人工转折设计方法 ,能够保证模型河道转折前后的水流水力规律及河床冲淤变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