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上下游约13km河段的河势,提出了形成有利河势的调度措施。分析表明:枢纽蓄水运用以来,坝区河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上游主流由大江改走二江后,原大江河道淤积;大江工程运用后,形成二江主泓和大江航道及电厂两条支汊的河势。坝下至李家河由于冲淤变化,产生一系列局部地形和大江及二江两条深槽的河势。李家河以下河床已冲刷下切,水位降低,因此,应采取合理的调度运用方式,保持有利于通航和发电的河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南京泥沙模型河势试验的总结。试验表明,建坝后所形成的河势是典型弯道,而大江航道和电站处于弯道的凸岸,泥沙淤积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了双槽方案和单槽方案,而前者优于后者。在单槽已定的情况下,除了大江在总流量35,000米~3/秒时敞泄以外,在大江电站右侧设置泄水闸,使大江分流比保持50%左右,就能较好地解决大江航道、电站的淤积和减少粗沙通过机组,并能改善大江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和降低大江电站下游尾水位。文中提出了低水头径流枢纽河势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3.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河势调整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洲坝工程投运以来,二江泄洪流量被西坝凸咀挑流后,在大江产生急流横浪.针对这种不良水流条件,提出了建江心堤及疏浚二江河床的整治方案来调整大江河势,以改善大江通航条件.并进一步提高葛洲坝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葛洲坝大江船闸下引航道的设计通航标准为流量35000m^3/s时通航6000吨级船队,目前前由于下游导航墙偏短、二江电厂泄水和泄水斜流的影响,加上泄水波的作用。只能在流量小于20000m^3/s时通航,本文介绍了长江W整治方案,并做了补充修正,利用船模式试验成果,修正了原航线,试验表明,大江船闸下引航道经整治后,可以达到原来的设计标准,册时论述了三峡水库对葛洲坝下游宜昌水位下降的影响,指出及早采用工程措施,抑止宜昌水位过多下降,对保障通航设施的运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大江工程是整个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江电站和变电所、大江航道和一号船闸、大江冲沙闸和右岸非溢流坝等建筑物。葛洲坝水利枢纽坝轴线总长2606.5米,其中大江工程坝轴线全长989.4米。大江工程各主体建筑物的布置,通过河势研究,从有利于防沙排沙,改善通航条件,适当扩大装机以增加发电效益等方面考虑,经过试验研究,决定主体建筑物自左至右为:  相似文献   

6.
泥沙淤积、河势游荡、涉水工程碍航等是制约黄河下游生态航道建设的关键问题。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最小平滩流量已达到4 300 m3/s,最小通航流量相应水面宽度达到120~200 m,水深达到1.0~2.5 m;未来通过水沙调控体系的完善和联合运用,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下游4 000 m3/s左右的中水河槽,具备一定的复航条件。研究提出随着古贤、东庄等水库建成生效和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通过中水河槽和通航河槽的生态疏浚、游荡性河段整治及碍航建筑物生态改造,可打造长约800 km、航道标准达到整体Ⅳ级局部Ⅲ级的生态航道。建议按照“统筹部署、先易后难、先通后畅、逐步提高”的原则,加快推进黄河下游生态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在运用初期的泥沙问题,对航道泥沙的冲淤特性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江下游航道汛期淤积快,数量大,泄洪冲沙后回淤迅速,回淤速率达到每日4800m~2,水文年内航道以淤积为主,对大江通航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大江下游航道泥沙问题的建议,包括采取延长下游导航隔流堤以改善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以大江航道防浪设施选择为重点的葛洲坝坝区下游河势研究第二阶段的试验成果。首先以目测的“右岸爬浪”为指标,初步评估了各类治导工程的防浪效果,然后用电测电算的航道内波高进行了验证。结合电厂下游水位及施工条件,对“开挖二江河槽”、“延长大江隔流堤”、“延长二江导流堤”、“填筑江心洲”等方案作了全面比较;推荐后两者为进一步研究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葛洲坝电厂不同调度情况下产卵场水流条件;分析了葛洲坝下游近坝段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深、近底层流速和两者叠加的区域范围;研究了葛洲坝电厂调度对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影响,并初步提出了中华鲟产卵场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下泄流量在15 000~6 000 m3/s范围变化时,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流区域范围随下泄流量减小相应减小;在下泄流量为6 000 m3/s情况下,若下泄流量全由大江电厂泄流时有利于增大大江尾水区适宜产卵的水流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10.
概述为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的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其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其作用二江主流左移,二江河槽进一步刷深,二江与大江水流交汇点随之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上行船队的难点。指出:在枢纽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彤横剖面。  相似文献   

11.
建立大藤峡水利枢纽整体物理模型,对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游口门区布置方案进行试验,参照常见的船闸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宏观的河势调整结合具体的口门区水流条件改善措施,使得口门区及航道过渡段的水流条件能够满足通航要求,并节省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2.
盘龙寺拦河闸枢纽工程拟在右岸兴建引航道,需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分析盘龙寺拦河闸枢纽工程通航建筑物的布置方式及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在5年一遇洪水条件下,上游航道口门区纵向流速最大为1.33 m/s,横向流速最大为0.28 m/s,稍微超标;原方案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在四种试验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超过规范要求,原因在于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道弯道影响,航道中心线与河道主流存在夹角引起汇流不平稳。为了通航安全需在上游引航道局部段设置引航线,控制最大通航流量应设置为4 900 m~3/s。同时,提出了下游引航道口门区优化布置方案,改变下游引航道外侧导墙布置长度,将原来的末端40 m直线型导墙改为半径为50 m,偏角为16°,偏向河中央的弧线型导墙。改进后的方案有效地改善了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附近的通航水流条件,流速符合内河航道通航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天然实测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了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指出了大江航道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枢纽调度运用对下游航道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预报了未来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本河段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宣泄长江干流洪峰期可能出现的10万m~3/s以上的洪水流量和保证大江、二江两条航道的正常通航水深,实现“静水通航,动水冲砂”的航道设计方案,在江流中部的二江布置有27孔泄水闸;在左岸的三江和右岸的大江分别布置有6孔和9孔泄洪冲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葛洲坝大江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水工模型试验及现场勘测,本文概述了这一阶段工作的成果。文中分析了坝下河势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论证了解决大江下游通航问题的关健在于及早修建河势治导工程—二江导流堤,迫使二江主流左移,进一步刷深二江河槽,同时使二江与大江的交汇点下移,笔架山河段不再成为船队上行的难点。最后指出在枢纽完建后正常运行期间,更要精心进行泄洪调度,有计划地轮流冲刷二江及大江河槽,以保持坝下河床为“W”形的横剖面。  相似文献   

16.
葛洲坝通航建筑物运用15年来,经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葛洲坝船闸管理局等航运部门的不懈努力,科学管理,精心维护,使三座船闸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大江航道和三江航道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工程航运效益的充分发挥。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在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工程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葛洲坝工程大江下游航道的试验研究,对动床动岸的模拟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通过模拟试验,为解决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的冲沙效果及对右岸江南大道的保护问题,提出了对航道岸线的防护和整治措施,并付于实施。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葛洲坝大江工程包括:大江电站和变电所,大江航道和一号船闸,大江冲沙闸,右岸非溢流坝等建筑物.它是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主体建筑物布置葛洲坝水利枢纽坝轴线总长2606.5米,其中大江工程坝轴线全长989.4米.通过试验研究,以有利于防沙排沙、改善通航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葛洲坝枢纽坝区河段各项整治工程:南津关河段整治,下游大江、二江之间的潜导堤,大江下引航道右岸的挑流矾头等。经过运行检验,充分证明了这些整治工程对改善水流条件,增加冲沙效率、保护河岸稳定均起到了很大作用,从而提高了航运、发电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试验研究,认为延长潜导堤将对调顺下游河势,降低大江下引航道波高有明显效果。本文提出整治工程必须在充分研究该河段的水流特性、冲淤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整治方案,方能顺应河势和改造河势,枢纽附近的整治工程还须适应枢纽调度对水流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测资料,对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初期长期枯水枯沙作用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的变化特点和已有工程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10月以后,进入下游的65%的流量集中在1 000 m3/s以下;与1986—1999年相比,游荡型河段主流摆幅明显减小,除赵口—黑岗口河段主流最大摆幅超出治导线外,其他河段河势摆幅基本控制在整治工程控制范围内;含沙量偏低使河岸受到冲刷,主槽宽展,心滩增多;低含沙量及河脖滩尖冲蚀造成工程靠溜位置普遍下挫,送溜不力,河势坐弯。建议对尚未控制好的河段局部辅以双岸整治措施,以稳定河势,减轻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