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千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千河流域千阳水文站及所属12个雨量所38年历时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千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出千河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千河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千河流域千阳水文站及所属 12个雨量站 3 8年历时水文资料 ,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千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出千河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 ,为合理开发、利用千河流域水资源 ,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 ,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模拟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构建了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并基于实测径流数据及冰川编目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与验证,定量分析了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出山径流的贡献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67—2017年玉龙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11.02亿m3,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为48.7%,喀拉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9.51亿m3,冰川径流贡献率为45.5%;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玉龙喀什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两条支流由于地理位置、冰川特征等的不同,导致两条支流的径流响应呈现较大差异,玉龙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与冰川径流贡献率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螺河流域基本概况,依据螺河流域多年水文资料,分析了螺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六洞河为贵州省典型的山区河流,两岸植被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可利用度高。文章对六洞河流域的流域概况进行描述,并依据流域内各水文测站的实测资料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枯水、泥沙、水质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对六洞河流域的水文特性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六洞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的水文依据,为地方水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流域水资源分段管理效益,明晰了和田河水量损失、转化和消耗规律,确定了断面来水量与干流耗水量、河段耗水量与河道损失量之间的关系。利用2006-2018年和田河干、支流各断面地表径流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和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各河段的耗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年际呈上升趋势,年内变化呈 “单峰型”,丰水期占比为74%;乌鲁瓦提-喀河渠首段年耗水量最大(16.97×108 m3/a),玉河渠首-艾格利牙段年耗水量最小(2.81×108 m3/a),总耗水量与来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喀河渠首-吐直鲁克、玉河渠首-艾格利牙、 吐(加)艾-肖塔段河损量与耗水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和田河干流河损量最大;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下游是河损防治的重点,和田河沙漠段是巨大挑战。不同来水量情况下的河段耗水量、不同耗水量与河损量之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为和田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合理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玛纳斯河是新疆天山北坡的一条灾害性较大河流,汛期洪水来势迅猛,破坏性极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文章简要介绍玛纳斯河流域概况,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洪水形成的原因、特征以及现状防洪能力,在此基础上对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玛纳斯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工程总体布局及有效解决措施,为玛纳斯河流域防洪减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最大的河流,其地下水的补给源来自于山区,消耗于平原。目前地下水资源存在污染情况,所以就应开展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战略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新疆玛纳斯河概况,其次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污水来源,最后从防污措施与治污措施两个方面论述了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希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应用博尔塔拉河流域内3个气象站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博尔塔拉河流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博尔塔拉河流域以及山区、平原区、荒漠区在90年代以来呈现出明显的增暖、变湿趋势。近45 a博尔塔拉河流域以及山区、平原区、荒漠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的线性增温趋势,但各季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差异。山区升温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平原区与山区基本一致,出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荒漠区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近45 a博尔塔拉河流域以及山区、平原区、荒漠区的年平均降水均呈显著的线性增湿趋势,山区和荒漠区均以夏、秋、冬增湿最为显著。平原区主要出现在夏季和冬季。  相似文献   

10.
玛纳斯河是天山北坡来水量最大的河流,它的开发和利用,在新疆山溪性河流的开发治理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玛纳斯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出发,结合该流域冰川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气温、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特征,并对流域内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中存在的负面影响进行阐述。了解玛纳斯河水资源特征,对于该流域水能的合理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variation of stable isotope ratios in natural waters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trace water movement. Evapor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vari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evapor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ble isotopic fractionation mechanism of water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evaporation fractionation. Three group experiments of water evaporatio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initial isotopic value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actionation factor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may increase with temperature, and the average enrichment degree of hydrogen isotope D is 3.432 times that of oxygen isotope 18O.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initial water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water evaporation fractionation, which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tate variables in the evaporation process, such as temperatur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experimental data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evaporation fraction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Variation of δ18O, δD, and 3H in the Yellow River water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sotope test results of water samples in 18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rainy and dry seasons. The results show the trend of the ratios of the stable isotopes increases while the 3H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progressively from the river source to the estuary.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sotopes in the river water are the mixing of foreign water bodies, evapor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River runoff mostly comes from the source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river. The changes of the isotopes in the river water could be served as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recharge of different foreign water to the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以年份序号作为解释变量拟合模型参数,对黄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序列的非一致性特征进行研究。考虑到流域空间差异性和年内变化,从年、汛期、非汛期3个时间尺度来研究黄河流域29个水资源三级区面蒸发量序列的非一致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水资源三级区的面蒸发量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势变化;非汛期蒸发序列呈现出显著的趋势变化,与一致性模型拟合结果相比,黄河流域非汛期蒸发序列的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SBC准则(Schwarz Bayesian Criterion)值减少明显,能更好地反映出非一致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和田河干流植被生态需水量是多少?河道渗漏水量能否满足两岸植被的生态需水?为了回答这两个事关和田河中下游河道整治必要性的基础问题,本研究定量分离河道损耗水量,探究河道渗漏水量与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和田河干流河损量约为6.46×10~8m~3,其中,蒸发量与渗漏量分别为3.5×10~8和2.65×10~8m~3,各占河损量的58.88%和41.12%;(2)和田河干流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1.37×10~8m~3,河道渗漏水量可以满足植被生态水量需求。因此,本研究认为开展河道整治,不仅不会影响干流植被生态需水,还可以减少水面蒸发,提高和田河输水能力,更有利于开展生态水量调度,保护和恢复干流天然植被。  相似文献   

15.
韩元元  吴昊 《人民长江》2012,43(9):31-33
为研究不同蒸发输入对流域水文模拟的影响,以印江河流域印江水文站以上集水区域为对象,将蒸发站蒸发皿实测资料和P-M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发作为模型蒸发输入,应用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P-M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蒸散发为蒸发输入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其模拟精度总体上要高于以蒸发皿实测蒸发为输入的模拟精度,能够更合理地模拟印江河流域的日径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灞河流域气候因子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灞河流域蓝田气象站和马渡王水文站1960—2012年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分析灞河流域气候及水沙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探讨了该流域水沙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灞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皆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气温呈上升趋势;降雨量与水沙都有重要的相关关系,1960—1990年影响径流量的气候因子敏感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降雨量、气温、蒸发量,而1991—2012年则为降雨量、蒸发量、气温,当气温和蒸发量不变时,降雨量每增加1 mm,两阶段的年径流量分别增加0.14亿m3和0.08亿m3;1960—2012年影响输沙量的气候因子敏感度由大至小依次为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当气温和蒸发量不变时,降雨量每增加1 mm,年输沙量增加0.668万t。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近些年北京地区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基于Budyko理论的傅抱璞经验模型,对北京地区1980-2016年实际蒸散发进行了估算;并根据Mann-Kendall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实际蒸散发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傅抱璞经验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依据北京地区历史时期水文气象数据,结合水量平衡法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后的经验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且适用性较强;北京地区多年实际蒸散发均值为447 mm;时间尺度上,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蓟运河山区的蒸散发最大,其次为潮白河流域东部;实际蒸散发的这种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降水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恢复的水循环影响问题,结合北川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和蒸散发遥感数据以及土壤蒸发野外观测数据,分析植被恢复影响下蒸散发这一关键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趋势及成因,阐明高寒山区植被恢复对流域蒸散发量变化的潜在影响途径.结果表明:2000-2019年,随着北川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持续增加,流域年蒸散发量减少了33...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中游地区,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并建有多座水库,是西部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降水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现以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5个气象站点1961年-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国家1∶25万的DEM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河流域平原地区和山丘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平原地区降水较少而山区降水相对较多,整体呈降水增加趋势且山区所占比例较大;(2)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水质心均向西南偏移,且山区偏移明显;(3)全流域上分布较广的0~100mm降水带在萎缩,相反分布稀少300mm以上降水带在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水资源组成和水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地表水、地下水同位素组分D、18O、T和14C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同位素混合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组成和水循环研究。研究表明,在δD~δ18O图、T~δ18O图和14C~T图上,从上游至下游,地表水、浅层水和深层水的同位素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并在14C~T图上,可明显识别出古水,其14C介于0~40pMC之间,T值介于0~25TU之间。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大气降水补给,上游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上游地表水有80.3%来自于山区大气降水,上游浅层水有83.5%来源于上游地表水。之后,浅层地下水在冲洪积扇前缘受阻溢出地表转化成地表水。再往下游,地表水、浅层水和深层水之间发生多次复杂的相互转化,最终耗于人工开采和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