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与鱼类资源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固政 《人民长江》2008,39(23):62-64
为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在长江的干支流已建成一些水利工程,还有许多工程包括三峡水利枢纽正在建设或规划之中。研究认为,这些工程在为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对长江流域的水环境尤其是鱼类资源产生很大影响。简述了长江流域各类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分析长江流域鱼类资源变化与流域梯级开发的关系及鱼类资源救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乔晔  郭玉 《水利水电快报》2012,33(1):48-52,56
鱼类人工繁殖放流是目前长江流域应用最广泛的增殖鱼类资源、保护濒危与特有物种的重要措施。长江流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开展以来,放流物种不断增多,放流规模不断扩大,对长江渔业资源增殖和物种保护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仍存在监管程序不完善、缺乏有效评估手段、鱼类资源数量提升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在采取将鱼类人工繁殖放流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的同时,必须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对放流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并将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及生境恢复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江水生态科研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生桂  张俊友 《人民长江》2010,41(4):114-120
60年来,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流域、有重点和代表性的规划研究,开展了水生态监测与评价、鱼类资源调查、水环境保护、水库生态调度、水体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防控、水土流失防治、自然保护区建立、水生境修复、物种保护、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等科研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有效地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物资源。在总结回顾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未来水生态的科研工作和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4.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建设对韩江鱼类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该文从增殖对象、增殖规模、生产工艺等方面探讨配套建设的鱼类增殖站方案,以期为我省其他水利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防洪工程对珍稀水生动物和鱼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实施,将显著提高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后,将给长江河道演变、江湖关系,水文情势等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根据防洪规划的工程项目,结合珍稀水生动物和鱼类资源目前的现状,从流域的角度探讨分析防洪工程实施后的综合影响,如上游防洪水库和其它梯级的开发建设,将对长江上游珍衡和特有鱼类资源产生显著影响,中游拟议的两湖控制工程等可能对中下游珍稀水生物动和鱼类资源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将季节性地阻隔鱼类的江湖交流。为维持鄱阳湖与长江鱼类资源的正常交流,通过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和长江、鄱阳湖鱼类交流现状,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造成的江湖阻隔、水文调控等对湖泊鱼类“三场”以及江湖鱼类交流的影响;为有效消减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的渔业与湿地保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利民  王丁 《人民长江》2004,35(5):37-39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和发达的渔业.长江渔业在中国淡水渔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种质、苗种、名特优鱼类上具有资源优势.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湿地,渔业及天然渔业资源的概况,渔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与长江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长江捕捞渔业严重衰退,而养殖渔业有较大的发展.长江在我国淡水渔业中的地位是基因库、原种基地和珍稀物种的乐园而不应是天然渔场,应大力发展养殖渔业,捕捞渔业应退出长江,为湿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建设鱼类增殖站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是弥补鱼类资源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乐昌峡鱼类增殖站是广东省境内第一个建成的水利枢纽配套鱼类增殖站,对减轻乐昌峡水利枢纽对武江鱼类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总结其建设和管理经验对同类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葛洲坝枢纽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长江流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约有280余种(鲤科鱼类141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40余种。干流各江段鱼类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著名的三峡地区不仅是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而且是鱼类的天然分界处:上游江段多高山峡谷,水深流急,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水事活动对洪湖鱼类资源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两岸绝大多数湖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失去与长江的天然联系而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以洪湖为例开展江湖阻隔对单个湖泊鱼类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湖阻隔导致湖泊渔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野生渔业的产量和在渔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降低;阻隔后湖泊鱼类品种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下100种下降到现在的49种,其中,天然捕捞渔获物中洄游性和流水型鱼类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60 %降到现在几近为0,大型经济鱼类减少,鱼类多样性指数下降.因此,江湖阻隔对湖泊渔业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的水生态优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江段的水生生态敏感性,探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的水生态优化措施:优化运行水位;采取保护鱼类、优化施工方案的多种水生态保护措施;实施生态调度。分析这些水生态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认为这些措施技术上可行,可有效减缓水利工程对鱼类产卵场及鱼类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合历史资料以及现状调查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形成后,库区江段鱼类资源变化的特征,以及造成库区鱼类资源变动的主要因素,并对库区鱼类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辨识。针对水利工程开发对鱼类生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如限制捕捞或全面禁捕、恢复洄游通道、栖息地生境保护等。指出大坝修建所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是改变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而不合理的人工捕捞是导致库区鱼类个体变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救鱼对象和措施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所对长江鱼类调查研究经过我所自五十年代初期以来,针对鱼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和长江流域中有关渔业的一些重大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鱼类区系的组成特点、主要经济鱼类的生活习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和规模、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积累了较  相似文献   

14.
《人民长江》2005,36(12):F0002-F0002
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上游水文局)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与长江上游水文预报中心、长江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合署办公。其前身是长江水利工程总局上游工程处,解放初期为西南水文总站,1956年改名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庆水文总站,1994年更名为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相似文献   

15.
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长江科学院院报》上的论文为基础,概述了近30 a来紧密结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长江河道治理方略等方面开展的有关长江河流泥沙、河道治理及河流模拟研究的主要工作成果。可见,30 a来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在长江泥沙运动基本规律、河流动力学的学科交叉发展、河流物理模型基础理论、河流数学模型基本方法以及典型河段治理工程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长江河道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需更进一步探索长江流域宏观泥沙问题、深入研究长江流域细观泥沙问题、突出长江河道与湖泊的综合治理等,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更大范围和更高目标的治江事业。  相似文献   

16.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标在河流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迪  杨志 《人民长江》2013,44(15):65-68
探讨了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F-IBI)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河流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适用性,构建了长江中上游地区F-IBI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对长江中游浅水湖泊和上游三峡库区的生物完整性演变趋势做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多年来(1964~1998,1997~2002,2003~2008,2010)鱼类生物完整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中游浅水湖泊中,受人类干扰较大的湖泊或者年份的F-IBI得分较低。在三峡库区江段,从坝前到库尾,F-IBI值呈现递增趋势,同时,支流江段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库区干流水域。总体而言,各个江段的生物完整性等级均为差。上述案例中生物完整性的时空变化趋势与其他研究的评价结果互为补充验证。 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一条成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河,同时也是鱼类基因的宝库。在这里,有一个神秘的鱼类家族在洄游栖息、繁衍后代,那就是长江骄子——中华鲟。中华鲟,又叫鳇鱼,是古棘鱼类的后代,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堪称"鱼类活化石"。早在距今一亿四千万  相似文献   

18.
大坝对长江流域洄游鱼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坝的隔离,使长江与通江湖泊的关系受到威胁,洄游性鱼类失去了原有丰富的栖息地,直接影响到一些江湖洄游性鱼类的生长与繁殖.根据对不同时期的渔获物组成、三口分流水量和分流比、中游及洞庭湖鱼苗产量、四大家鱼产量、四大家鱼在鱼类资源中的比例和监利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大坝对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江湖洄游性鱼类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坝对长江中下游鱼类物种组成和丰度有一定影响,优势物种趋于集中,大坝对水文规律的调节对鱼类的产卵量有一定不利影响,江湖关系的连通度决定着洄游性鱼类的生长与繁殖.为降低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水库的运行,特别是在产卵期应结合生态的需要,应进行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控与水库群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进 《水利学报》2018,49(1):2-8
长江流域不仅存在着干旱缺水问题,也普遍存在水质性缺水和水生态功能退化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系统的优化调控。随着三峡、南水北调中东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成运行,为流域水资源调度提供了必要的工程手段,而三条红线等水资源管理措施的推进,使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调控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首先回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水库建设和水资源调控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引江济太工程调度、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和长江三峡等控制性水库调度实践,讨论长江水资源综合调控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于未来水资源综合调控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自从2007年长江白鳍豚消失以来,白鲟、鯮鱼、拟尖头鲌、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被发现。科学家表示,顶级物种的锐减甚至消失,是长江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一个缩影,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相继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将就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