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1954、1958、1982年三次黄河下游大水的情况,说明伊洛河夹滩自然滞洪区影响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的峰、量和花园口以下河段10000m~3/s以上的洪量。从分析不同的决溢分滞情况来看,决口分、滞的削峰作用要大于决口滞洪的削峰作用,这一点黑石关断面反映的更为明显,而花园口断面则与洪水的地区组成和遭遇有关。  相似文献   

2.
伊洛河夹滩地区对伊洛河入黄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洛河河道两岸堤防的存在使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不同于天然滞洪区,它不仅对人黄洪水起滞洪削峰作用,而且对洪水总量还略有削减。不 同时期堤防的建设标准及河道条件不同,夹滩地区的滞洪作用也不同。经过1935、1937、1954、1958、1982年实测洪水资料的分析知,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滞洪作用与洪水量经大小、洪水过程胖瘦、堤防决溢程度等因素有关,在现状堤防条件下,如何再发生1954、1958年量级的洪水,在确保洛洛北大堤安全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使用夹滩及南岸滞洪共滞洪,则夹滩地区对入黄洪水的削峰率可达20%~25%。但夹滩地区的容量有限,因此对洪水总量的滞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黄河下游花园口—孙口河段漫滩大洪水演进中洪峰峰型、洪峰传播速度、削峰率、洪水位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当花园口洪峰流量大于9 500 m3/s后,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和高村—孙口3个河段的洪峰传播速度呈逐渐减缓的趋势;②大洪水时,各河段削峰率随着花园口站洪峰流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高村—孙口河段每百公里削峰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4%、6.7%和8.2%。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31日黄河龙门站洪峰流量7 230 m3/s.洪水在小北干流河道出现大漫滩,到达潼关水文站时洪峰流量只有2 150 m3/s,洪峰削减率达70%,洪峰传播时间长达30.1小时,其削峰率之大和传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级洪水之最.经分析认为,小北干流河段主槽淤积、萎缩严重,漫滩流量显著减小,洪水峰高量小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是造成洪水削峰率大和传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山东黄河“96.8”洪水演进及漫滩情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8月,黄河下游连续发生两次洪水,其中8月5日14时花园口站第一号洪峰流量为7600m3/s,13日4时30分花园口站第二号洪峰流量为5520m3/s,由于二号洪峰推进速度明显快于一号洪峰,在孙口站附近与一号洪峰汇合,形成单一洪峰向下推进,22日下午洪水安全入海。由于1号洪峰各站最高水位在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均超过历史最高值,致使140多年未曾漫滩的高滩也大部漫水。夹河滩至高村河段长82km,洪峰传播时间长达100小时,洪水传播速度每小时不足1km。10日0时洪峰到达高村站,洪峰流量削减到6200m3/s,相应水位为63.87m,接近历史最高的198…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洛河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07-23~2010-07-24黄河中游支流洛河流域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洪水过程,洛河中上游多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流量。受伊洛夹滩漫滩及橡胶坝影响,洪水在伊河龙门镇、洛河白马寺~黑石关河段出现了传播时间延长、削峰率大等异常现象。本文对该次洪水的组成、洪水特性及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3年渭河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至10月13日;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其中,华县站9月1日11时洪峰流量3570m^3/s,为1992年以来最大流量;相应水位342.76m,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最高水位。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峰削减率高达53.1%,传播时间52.3小时,均为历史之最。初步分析认为,本次渭河洪水有以下特性:①水沙条件改变,河床淤积严重,形成了高水位洪水;②河道过流能力降低,比降变小,致使前期洪水削峰率大,传播时间长;③人类活动以及支流大堤的决口对削峰率和传播时间有影响;④洪水后期下游河道明显冲刷,漫滩流量增加,洪峰传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西围排涝闸站集水面积为64hm2,现状为20年一遇6h暴雨6h排干农田标准,泵站流量为2.92m3/s。随着流域内城市化推进,原农田排涝标准需提升为20年一遇24h暴雨不成灾的城镇排涝标准。在西围排涝闸站特小流域提标改造中运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绘制洪水过程线,进行排涝站调排计算,得出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27m3/s。结合闸上明渠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调算对应的泵站流量为9.50m3/s,明渠调蓄削峰3.77m3/s,占洪峰的28%,泵站前渠调蓄削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历史调查洪水误差较大对设计洪水计算的影响和我国过于保守的分析思路导致设计洪水值普遍偏大而影响黄河下游防洪体系合理运行的现状,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站百年实测洪峰流量还原资料,通过洪水频率分析和调洪计算对花园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前后的设计洪水频率及洪水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洪峰流量相关图确定了黄河下游各站的设计洪峰流量。结果表明: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22 949、12 948 m~3/s,黄河下游夹河滩、高村、孙口站在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1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1 730、11 050、10 100 m~3/s;花园口站天然状态和考虑小浪底等水库运用的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32 301、20 865 m~3/s,小浪底等水库运用后相应的夹河滩、高村、孙口站1 000 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9 125、17 100、15 350 m~3/s。对比其他学者的成果和目前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所得结果较小,现有堤防设防标准自然相应提高,表明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客观上存在一定余地,为解放北金堤滞洪区与明显减小东平湖滞洪区的分洪概率和分洪量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采用"两道防线"与生态治理、因滩施治相结合的"三滩分治"模式治理黄河,进而使黄河下游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10.
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由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大堤和灌江天然滞洪区等组成。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北江中游清远市境内,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北江大堤北起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南至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全长63km,是全国城市防洪安全七大堤围之一;潖江天然滞洪区位于飞来峡水利枢纽下游的北江左岸,对北江洪水有滞洪和分洪作用,在50~300年一遇洪水时可以削减石角站洪峰流量700~900m^3/s。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末,长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根据预报分析,若三峡工程不拦蓄洪水,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将超过警戒水位。为缓解荆江河段的防汛压力,决定启用三峡工程进行拦洪削峰调度。通过洪水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度对下游河段防洪的影响。三峡水库实施防汛错峰调度后,水库最高库水位为146.10 m,拦蓄水量约10.13 亿 m3,宜昌洪峰流量为50 800 m3/s、沙市洪峰水位为42.97 m。根据洪水还原分析,此次调度削减宜昌洪峰流量约1 700 m3/s,降低宜昌及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0.3 m左右,成功完成拦洪削峰调度任务,使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基本控制在警戒水位以内。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滩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黄河上中游连续发生了较大的洪水过程。虽经黄河小浪底水库、伊洛河陆浑水库和故县水库的联合拦蓄、削峰后,黄河花园口站流量仍长时间维持在2600m^3/s左右,河南省兰考县谷营乡蔡集控导工程35、34、33号坝连续出现险情,蔡集控导工程护滩连堤决口,洪水漫滩,部分黄河大堤偎水,滩区灾情严重,河南、山东两省滩区十几万群众受淹,黄河范县李桥护滩工程及封丘县、原阳县等多处工程出险。  相似文献   

13.
黑石关水文站,是黄河三~秦间主要支流——伊洛河的把口站。从七月二十九日开始,上游普降暴雨,黑石关水文站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二日连续出现两次洪峰,洪峰流量分别为3750秒立米和4060秒立米。这次洪水与过去相比,情况异常,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简述珠江"05·6"洪水水情、雨情基本情况,其中西江中下游出现超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梧州站洪峰水位26.75 m,列近百年来第二位,高要站出现自1931年建站以来最大洪峰流量56 300 m3/s.重点分析西江洪水组合情况,并将本次暴雨洪水与"94·6"、"98·6"洪水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黄墩湖滞洪闸位于江苏省徐州、宿迁两市交界处、中运河西堤堤后的滩地上,距民便河船闸中心以南300m。闸上游与中运河相接,闸下游为邳洪河、民便船闸引航道的交汇处。 由于沂、沭、泗洪水峰高量大,骆马湖调蓄库容有限,当骆马湖遭遇较大的洪水时,需利用黄墩湖地区滞洪削峰,以确保骆马湖控制安全。黄墩湖滞洪区面积为335km~2,涉及徐州、宿迁两市2.07万hm~2耕地,最大滞洪库容14.7亿m~3,黄墩湖滞洪闸作为滞洪区的主要控制建筑物,是保证滞洪时22.2万人口安全撤离的关键工程。  相似文献   

16.
“95.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大,为20年一遇;洪峰水位高,桃江、益阳、桃源、常德4站为建国以来实测资料第1位,比1955年、1969年型还高,属100年一遇洪峰水位。应该肯定水库在此次洪水中所起的拦洪削峰作用。分析洪水成因,河道行洪能力锐减是主要原因,应该采取标本兼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来防御大洪水。  相似文献   

17.
对公元223年伊河洪水按面积比例推算的陆浑水库坝址洪水洪峰流量13 100 m3/s进行了分析,认为:①13 100m3/s的洪峰数值严重偏大,今后不宜继续引用;②按相似类型特大洪水上、下游站洪峰流量的比例进行插补得到的洪峰值为8 970 m3/s,比以往成果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8.
当洪泽湖蒋坝水位达到14. 33m时,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一次性滞洪,经济损失严重。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级滞洪能够大大减小洪水灾情损失,为此构建了洪泽湖地区一、二维耦合的洪水动力模型,分析研究了100年一遇、300年一遇、20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不同的分级滞洪方案产生的灾情,并采用模糊优选法对滞洪方案进行了优选。相比于纯水文法,该方法得到的分级滞洪成果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上旬,在长江上游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秋季第三大洪水.据实测资料统计:9月6日17:00,嘉陵江北碚站洪峰流量30 600m3/s;7日11:00,重庆寸滩站洪峰流量58 200m3/s;7日1:00,乌江出口控制站武隆站洪峰流量8 270 m3/s.长江上游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后形成宜昌站洪峰流量61 100m3/s,洪峰水位53.95 m,超警戒水位0.95 m.此次秋季洪水出现在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运行期,是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的过坝洪峰流量首次超过60 000 m3/s的洪水过程.对产生该场暴雨洪水的成因、沿程传播、水库调度的影响,以及宜昌水文站水文断面实测洪水过程进行了分析,以利于今后借鉴、归纳和经验积累,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清河分洪区位于大清河系北支中上游,地处大宁水库下游,东以永定河右堤为界,西接山前高地,南至古城小埝和小营横堤,是海河流域的国家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小清河分洪区上游的分洪水量和本流域洪水经分洪区滞蓄后,分洪区出口的下泄流量大为降低,对于50年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由10450 m3/s 削减至4000 m3/s,削峰达62%,滞洪削峰作用显著。但目前,除小清河分洪闸下的大宁水库可调节部分洪水外,小清河下游广大地区基本没有设防。小清河堤防残缺不全,缺乏包括上下游的统一规划治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