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亚红 《吉林水利》2013,(3):28-30,51
吉林省是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中西部地区缺水严重,流经省内腹地的主要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已接近饱和,而国际河流却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借鉴我国已建设的利用国际河流工程情况,提出应尽早开展吉林省鸭绿江水资源利用的前期论证工作,通过建设调引水工程争取早日实施。实施界河鸭绿江调引水工程,引水进入第二松花江,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理协调头屯河控制性引水枢纽群各枢纽工程的运行关系,探讨各工程合理配合运行最佳方式,以减少工程弃水,节约水资源,保证供水流量的稳定性;牢固树立开发、利用水资源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利用水资源综合效益,为多泥沙河流引水枢纽间的科学协调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摸清葫芦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及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葫芦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葫芦河流域及相邻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在保证流域河道内外需水量的前提下,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葫芦河流域外引水量和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夏细禾 《中国水利》2009,(19):60-64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充分显露出来。在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和错综复杂的权益关系.导致在省际边界河流上出现了非法引水、污染水体和无序开发水能资源等水事活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北新区范围内和周边主要河流引水前后水质现状对比,研究滨江河引水水量、运行调度与城北新区内河水质改善效果,利用对水质监测点的同步检测和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对引水效果进行分析。规划河道建成后,城北新区内的河道大都彼此相连,交织成网,有利于内河水体的流动和交换,达到目标水质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乌盟地区多泥沙河流引水枢纽多年运行效果浅析,提出了引水枢纽合理布置的几点认识,以期寻求适合多泥沙河流引水枢纽布置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滦河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及时空变化,是为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滦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之一,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因中上游大型水库和引水工程建成后,下游河道水量急剧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为合理开发利用滦河下游水资源,分析研究滦河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时空变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是,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迎来这一个新千年的时候,更加关注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维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地成为首当其冲的研究对象。 一、20世纪国内外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问题 为了满足控制洪水和灌溉兴利的需要,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是水利工程布置和修建的首选地区。随着这一地区水利工程的不断修建,河流的天然水文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上中游地区的引水条件变得十分有利,再加之水源管理…  相似文献   

9.
"内河联网计划(NRLP)"是印度为解决水资源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计划。现阐述了印度内河联网计划的目标规划及进展,介绍了该计划的管理体制与印度水政策。由于该计划规模庞大,涉及南亚半岛诸多河流的水资源调配和开发利用,因此其实施过程中将面临资金压力、国际跨界河流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各省际边界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在省际边界河流上建设的蓄、取水等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性,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可能引起省际之间的水事矛盾和纠纷.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预防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省际边界河流水事纠纷,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掌握流域内省际边界河流及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为此开展了长江流域(不含太湖)省际边界河流及水资源状况调查工作,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多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生态已退化的河流,而较少研究南方河流,对广东丘陵地区中小型河流研究更是匮乏。广东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水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加上水质污染,河流生态退化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泗合水双桥水文站1980~2010年日径流和实测断面资料,采用6种常用方法计算了泗合水的生态需水量,并分析计算结果。结果表明,NGPRP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的结果相对较为理想,但全年采用同一个生态需水量不符合广东河流汛期水量充足生物繁育栖息地要求高,而非汛期河流水量少生物越冬栖息地要求低的自然规律。将汛期和非汛期的径流独立排频,分别计算两个时段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可满足河流径流和生物繁育的自然规律。研究为估算广东丘陵地区河流生态需水量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渝西地区自产水资源短缺,河流生态脆弱,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格局亟需优化。因此,基于MIKE BASIN软件平台建立了渝西水资源配置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区内主要水源工程、用水户和河流;然后从生态基流需水、水生生物需水、基本自净功能需水3个方面分析了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退还现状生产生活挤占的生态用水和区内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环境需水的前提下,以提水利用嘉陵江、长江过境水为主要解决生产生活缺水并补充河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沙颍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问题,根据沙颍河实际情况,提出了沙颍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原则及流程,基于MIKE BASIN软件建立了沙颍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5—2016年沙颍河流域河南段进行水资源配置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前,在生态流量保证率为100%的情况下,除中牟断面以上区间,其他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根据模型水量配置结果,从颍河等处向郑州、开封等缺水城市调水的方案,可缓解流域河南段整体缺水状况,说明该模型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贾德岩 《人民黄河》2012,(1):51-52,55
上水磨沟是湟水中游较大支流之一,水量丰沛、水质好,已成为湟水谷地的重要水源地。根据上水磨沟流域地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流域年内来水总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要求,但在3—5月出现缺水状态,总缺水量为126.7万m3。湟水谷地水源地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已成为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问题。建设蓄水工程是提高供水保证率最有效的途径,对水源地实施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门峡以下水资源供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门峡以下河段高含沙水质,给下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水资源供需紧张。通过水库模拟调配,研究黄河三门峡以下流域在不同状况下水资源的供需形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三门峡和小浪底两水库的运行,极大地改善了三门峡以下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但在来水较枯的年份,水资源供给仍然紧张;②小浪底水库采用多年泥沙调节的运用方式既保证了下游输沙生态用水、减少了泥沙的淤积,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③由黄河下游向外流域调水,可引用的水量既少又不稳定,因此在枯水期过多地引水只能加重黄河下游自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6.
胶东地区是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快速发展,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以胶东地区缺水较为严重的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四个地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引黄济青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缓解供需矛盾,以2020年和2025年为规划水平年,基于水量平衡分析,构建以缺水量最小和调水工程效益最大为目标的多水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确定调引不同水源(黄河水,黄河水和长江水)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配置结果表明:只调引黄河水,受水区不同规划年的缺水量分别降低14%~83%、10%~31%;同时调引黄河水和长江水,受水区不同规划年的缺水量分别降低28%~81%、19%~53%。可见优化配置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和供需水矛盾,为胶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海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目前开展的水权制度建设,是从流域内单个流域或水系考虑,分别进行各自的水资源配置。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水事纠纷频繁发生。为了缓解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修建了大量的供水工程,这些工程对水量的再分配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改变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如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随着不同供水工程的建设,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也处在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同时,一些规划的实施,也对水资源管理和水量配置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西北诸河地域广大,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差异明显。针对西北诸河各地区各流域特点,在对河流水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状况、承载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水资源三次平衡的分析方法,基于深入挖潜节水、多渠道开源、适时调水的总体思路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和合理配置。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可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维持。  相似文献   

19.
徒骇河位于山东省海河流域南部,为山东省北部的发展提供水资源。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徒骇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在不考虑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情况下,以2010年为现状年,2020年和2030年为预测年,根据徒骇河流域的典型特征和徒骇河流域各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徒骇河流域供、需水量进行预测,并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在现状年2010年,徒骇河流域供水量与需水量基本维持平衡;2020年,徒骇河流域P=50%(平水年)、P=75%(枯水年)缺水量分别为8.94亿m3、3.56亿m3,缺水率分别为19.46%、7.75%;2030年,徒骇河流域P=50%(平水年)、P=75%(枯水年)缺水量分别为11.68亿m3、6.52亿m3,缺水率分别为25.24%、14.09%。即徒骇河流域的水资源在未来10年至20年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生态的需水要求,需通过有效措施,使流域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探讨水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预测模型,形成了适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区资源性缺水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体系。以陕西渭河段为例,通过建立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生态需水量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模拟了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且预测了2010-2020年不同方案下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将开源、节流、治污等结合的综合方案可有效提高渭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所建模型对西北干旱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