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敏 《江苏水利》2020,(2):29-32
为提高清水潭旅游度假区规划的合理性,从防洪治涝工程规划、清水活水工程规划、污水控制工程规划3个方面对清水潭旅游度假区水系整治规划进行分析。通过方案比选选择清水潭、迎荡河分南北两片控制+北面向横泾河抽排,南面向清水潭、迎荡河抽排作为防洪治涝规划方案;采用途径一作为度假区活水来源并结合四级水位控制方案保证度假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以确定治涝工程规模的水利计算成果为依据,阐述了农作物治涝效益分析计算方法,将治涝工程规模与效益密切联系,互相对应,使治涝工程经济分析计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为确定治涝工程规模的总体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农作物治涝效益计算的程序框图,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感潮地区受潮汐影响,排涝分析计算复杂,尤其丘陵区上游山洪转化为涝水,极大增加下游平原感潮区的治涝难度,截、排、蓄是主要的治涝工程措施。本文以长乐市上洞江流域排涝规划为例,从截、排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截洪隧洞高水高排和闸站联排的治涝特点与效果,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截山洪方案是滨海丘陵区较适宜的治涝方式,为类似地区防洪排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巧清  杨哲江 《人民长江》2013,44(10):59-61
水涝灾害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易发多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简要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涝区概况及涝灾形成原因。新修订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在沿用以往规划的基础上,新增了安徽沿江圩区治涝规划区和长江中游山丘治涝规划区。治理措施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排水渠、增加泵站装机)和非工程措施(如退田还湖、加强调度管理)相结合。规划到2020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逐步形成“自排、调蓄、电排”相结合的治涝体系,全面达到10 a一遇的治涝标准。  相似文献   

5.
唐军 《人民珠江》2007,(A02):5-8
根据柳江洪水特性分析了柳州市阳和工业区面临的防洪治涝形势,从阳和工业区的防洪治涝标准、防洪治涝总体布局和措施等方面规划了工业区的防洪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排涝问题日益突出,深圳南山区前少 涝小区治涝规划制订中,通过对深圳市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和广东省水言图集计算表两种计算的比较分析,使两种不同的治涝标准、计算方法的排水模数得以衔接,并依此水模数对水闸、泵站、主排渠进行规划南时提出城市排涝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治涝标准,搞好设计排涝模糊数与现行排涝模数的衔接,治涝建设与城市开发应同步进行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防洪建设的依据,规划的编制应按照我国现行的规程,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规划范围和防护方式,拟定防洪,治涝标准,并从各方面综合分析论证,制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荆州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分析防洪治涝现状及治涝工程建设情况,提出了该市现行治涝工程体系整治规划的对策和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城市治涝设施,提高城市排涝能力,促进荆州市社会经济和谐及可持续发展,为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省治涝工程的特点、治涝标准和治涝水文的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区域治涝水文的计算,分析了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及适用区域,推荐了不同区域治涝规划水文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锡胡 《人民珠江》2002,(3):36-37,40
在梧州市河西防洪堤龙新堤段荒冲排涝工程设计中拟定两个不同的治涝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定在不同分仓的流域内不设泵站,进行跨分仓流域引水合并抽排方案作为荒冲治涝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存在的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个标准的衔接仍无规范统一方法的问题,以广州市东濠涌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 Works ICM建立东濠涌流域管道、河道及地面二维耦合模型,分析计算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5年一遇以及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10年一遇两种情况下的标准衔接关系,为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年一遇市政排水标准与10年一遇水利排涝标准的组合能够满足流域涝水顺利排除的要求,但管道排水口底高程距河底高程的距离过短也会对管道的水位顶托产生一定影响,故建议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应至少保证排水口底高程高于河道底高程0.5 m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不透水面积逐渐增加,大多数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标准相对滞后,中小城市面临严重的内涝风险,研究城区产汇流特性对于城市内涝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涡阳县南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临近地区水文资料、高精度的遥感影像和DEM共享数据,借助ArcGIS平台和SWMM开源软件,通过综合径流系数法对模型进行率定,并从综合径流系数、降雨径流产汇流关系和实测降雨产生的积水深度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区典型暴雨下的管网满管和积水情况,评估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城区的内涝风险。然后,对内涝严重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内涝分析,并分析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区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排水系统在暴雨降雨重现期0.5a及以下,基本可以满足排涝要求;排水系统在暴雨降雨重现期1a及以上,均不能满足排涝要求。(2)低影响措施对城区内涝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该研究方法可为资料缺乏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内涝分析和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使用国债资金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结合国债专项资金的特点 ,桂林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全面实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探讨了如何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管理 ,提高建管水平 ,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涝渍排水控制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根据我国南方降雨和涝渍灾害的特点,提出必须将除涝和排渍统一进行考虑的观点,反映在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或排水系统建成后的水管理中,要把农田受淹和淹后受渍所造成的损失统一加以考虑。本文提出了两种排水控制指标与作物相对产量关系的形式。针对在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田水利试验站的试验,建立了棉花相对产量与涝渍综合控制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晓波  盛海峰 《人民长江》2015,46(18):15-19
针对有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遇大到暴雨容易出现内涝的问题,经分析,主要是没有将城市排涝与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江河洪水的特性结合考虑,城市排水设计方法上的滞后性是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圣维南方程组,对明渠、雨水管道及田面汇流等多个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表达,通过彼此之间的联接关系,建立了城市市政排水与区域排涝的水动力耦合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反映承泄区河道水位顶托及长历时暴雨对城市排水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雨洪排涝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街道积水回流对地下管网排水影响显著,为了反映地表回流的影响,提出了包含街道和管道的双层排水结构模型,通过虚拟连接通道进行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水量交换,并推导了通道过流量的计算方法,实现了街道积水回流的模拟,建立了完整的城市雨洪排涝计算模型。利用典型案例对模型计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模拟街面积水和过流过程,在发生街道漫流的情况下,计算结果合理,较传统模拟方法更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7.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和SWMM模型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口市海甸岛片区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提出了基于GIS和SWMM的暴雨积水计算方法,采用3场实测暴雨进行模拟分析,所得内涝淹没位置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分别对重现期为1、2、5、10、20a设计暴雨情形下的管道节点溢流和积水深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评估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另外对比了实测暴雨和设计暴雨的积水模拟结果,表明暴雨雨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SD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内涝灾害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实现对事件动态模拟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将构建的SD模型用于西安市一场典型内涝灾害事件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长,通过模拟仿真增加对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管控,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效果趋于变好;SD模型中不同变量对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影响存在差异,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感潮地区内涝防治规划设计必须合理确定与设计暴雨相组合的承泄区设计潮位过程,而上游洪水会抬高承泄区潮位,对低潮位的抬高作用尤为显著,导致利用闸门抢排涝水非常不利,故需进行涝区暴雨与承泄区上游洪水的遭遇分析。以中(山)珠(海)联围为例,分别采用定性分析法和概率风险分析法分析中珠联围暴雨与承泄区磨刀门水道的上游西江马口站洪水的遭遇规律。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每年的5—8月,中珠联围发生大暴雨时,有较大可能遭遇到西江洪水,尤其在6—7月遭遇概率特别大。概率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当中珠联围发生不低于20年一遇大暴雨和未发生超过20年一遇大暴雨时,马口站发生不低于频率为90%、频率为75%、多年平均、5年一遇、10年一遇年最大洪水的概率分别为15.21%、10.99%、6.58%、4.12%、2.93%和13.62%、9.80%、5.84%、3.65%、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