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白洋淀地理环境的特点,在保持白洋淀基本地理特征和水力特征的前提下,将复杂的淀区水域加以概化、建立水深平均的水动力学方程,通过流体力学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联合求解,计算出白洋淀的流场。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移流扩散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白洋淀的污染物浓度场。对于白洋淀各种治理方案的水质做出预测,并提出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EFDC模型建立了青铜峡水库的二维水质模型,以青铜峡大坝上游30 km断面发生突发污染物泄漏事故为例,模拟了事故发生96 h后3种代表性水库调度措施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关闭所有闸门条件下,河段内污染带峰值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丰水期污染带迁移距离为1 075 m,平水期污染带迁移距离仅为902 m,而且污染物纵向尺度随时间呈现不断减小趋势;2出水流量等于上游进水流量条件下,平水期污染带向前推进3 357 m,丰水期污染带向前推进10 534 m;3出水流量增加至上游进水流量2倍条件下,平水期污染带纵向尺度由2 825 m增加至7 744 m,丰水期污染带纵向尺度在第36 h增加至9 438 m。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污染带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文、水质、污染负荷现场同步监测,采用二维污染带水质模型模拟计算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对岸边污染带及其污染指标CODMn、NH3-N、TP按不同水期和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预测了三峡大坝在156 m和175 m蓄水后的污染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水位和江段特征的变化,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水流条件,流速急剧减小,污水长时间滞留在排污口附近水域,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由于枯水期和平水期排放污水中的CODCr、NH3-N、TP浓度和长江纳污水体中的背景浓度的差异,其岸边污染带的长、宽、面积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排污口附近及下游仍会出现超背景和超标污染带。  相似文献   

4.
以汉江旬阳库区安康段的月河为例,将月河视为连续点源,考虑河道的不规则性并采用二维水质模型累积流量坐标法计算月河污染带,结果表明,河道的不规则性对污染带分布有较大影响,使污染物浓度分布沿程起伏变化,污染带长度和宽度与规则河道解析解结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造纸行业的主要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特点及水资源论证对造纸行业退水影响论证的要求。基于现有水质模型的分析,对受纳水体不同水流条件水质模型的适用性和参数识别进行了探讨。以安徽某造纸厂退水影响为实例,利用二维水质模型对退水进行了模拟,预测了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得出污染带的最大长度、宽度和浓度的分布,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是白洋淀重要的上游城市,其城市地表径流影响白洋淀水质。本文对夏秋季节保定市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进行采集和测定,并对总氮污染负荷及其与降雨特征、空气污染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城市地表径流总氮污染浓度时空差异较大,总氮浓度与雨前干期呈正相关,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总氮污染负荷与雨前干期和降雨量均呈正相关,总氮浓度与降雨前5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各类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技术控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物产和多种生态服务,被誉为“华北明珠”和“华北之肾”。从2003年水质监测结果来看,白洋淀的大部分水域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TP、TN和NH3-N。通过对污染源的实地调查,发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白洋淀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除继续加强主要工业污染源控制外,如何实施区域环境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是控制淀区污染的主要途径。在分析调查和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生态施肥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生态缓冲带和湿地生态系统等源头和径流控制措施来控制白洋淀的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潮汐河口污染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潮汐河口污染物混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应用贴体坐标和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水流水质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潮汐河口水域水力要素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与污染带范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水域水深、比降、纵向及横向混合系数,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开始时间及污染物降解系数等因素与污染带范围的定量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水生态系统危机及其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分析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突变理论对白洋淀水生态系统在水量与水质两个控制变量作用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白洋淀水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可以对白洋淀的水危机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水质平衡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具有沼泽和水域等生态系统。通过对白洋淀水质平衡分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BP结构模型建立水质模型,提出白洋淀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季节性Kendall检验在白洋淀水质趋势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并以白洋淀为实例,对其2000-2004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趋势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白洋淀以有机物污染最为严重,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府河沿岸和淀周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变化特征和来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白洋淀湖水中离子、营养盐(氮、磷)和重金属(Cd、Cr、Cu、Ni、Pb及Zn)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水水化学类型包括HCO3-Ca·Mg和SO4·Cl-Ca·Mg,湖水总氮、Cd、Cr、Cu、Pb及Zn的平均值均高于V类水质限值。近20年来湖水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值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而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淀内湖水营养盐和重金属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流域府河携带的污染物质是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其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淀内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湖水中N、P、Pb及Cr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雄安新区建设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需水是白洋淀生态修复的核心问题,加强生态需水研究对涵养地下水源、维护流域水生态平衡、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雄安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防洪、城市景观建设及芦植生长等实际需求,结合最新测量的水位-淹没面积关系,开展白洋淀生态水位核算。同时,分别从淀区水资源蒸发入渗消耗的刚性需求,以及改善淀区水动力条件和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弹性需求两个方面,提出淀区生态需水量。从维持河道生态基流的角度,对上游八条入淀河流和新区范围内的大清河、赵王新河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核算,作为河流生态逐步恢复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淀区补水方案,以及入淀河流需水保障措施,力求恢复白洋淀流域生态安全、提高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选取太湖西北部的竺山湾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流特征,建立基于MIKE模型的竺山湾流域河网模型。以该区域内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为评估对象,通过整理各项工程设计资料、实地调研各项工程运行工艺、运行结果,汇总出各个工艺的减排效果。通过计算2011年、2012年污染物入河量,设置不同的运算工况,核算了水环境治理工程运行后该区域内各镇区水污染物总量达标情况及污染物入湖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容量总量目标约束下,2012年实施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使各镇区污染物需削减量较2011年有所降低,同时可降低各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量,说明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竺山湾小流域内水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Many strategies for water quality conservation in Lake Biwa are being carried out mainly by reducing runoff pollutant loads into the lake. But influence of the runoff load reduction on the water quality in Lake Biwa has not been clarified enough so far. This study is aimed at discussing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water quality distribution in Lake Biwa using runoff pollutant loads from its basin. The runoff loads from the basin are calculated by Macro Model with GIS database of the Lake Biwa basin, and the water quality distribution in the lake is estimated by the spline technique with the calculated runoff loads. As a result,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methodology has enough reproducibility to estimate the water quality distribution in Lake Biwa and is available to examine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lake.  相似文献   

16.
太湖风生流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精度的太湖三维风生流数值模型和风生流-污染物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盛行风作用下的太湖风生流特征和风生流驱动下的太湖污染物输移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后的太湖风生流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表层流向基本上同风向一致,底层流向则与表层大致相反,具有补偿流的特征;风向能显著影响太湖风生流的形态和结构;在垂向扩散作用下,太湖污染物质量浓度沿水深方向上近似均匀分布;在定常风作用下,太湖北部的湖湾区出现多个小尺度闭合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对太湖水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田废水是博斯腾湖的主要面源污染来源。基于博斯腾湖污染物来源特征,本研究以动态水文条件为基础,应用水质响应模型与规划法耦合方法,在满足水功能区规划目标条件下,污染物允许入湖量为点面源总量控制定额,没有农田废水排放时确定的水环境容量为点源控制定额,点面源总量控制定额减去点源总量控制定额为面源总量控制定额。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博斯腾湖点源和面源总量控制定额。为实施污染物点源、面源总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湖区水资源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  翟红娟 《人民长江》2011,42(2):56-58
为了保护洞庭湖的水资源,通过对洞庭湖湖区水质现状及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了各湖区水质保护目标。根据洞庭湖区营养物质的输入、输出及平衡状况以及水污染源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现状排放量。针对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分析成果,提出主要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方案。在现有成果及相关资料基础上,根据湖区特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13—2017年洞庭湖主要出入湖断面水质、水量监测数据,估算洞庭湖经由“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和长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入湖及城陵矶出湖氮、磷通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滞留效应。结果表明:时间上,2013—2016年“四水”“三口”年均入湖氮、磷通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2017年受入湖水质改善、水量减小的同步影响,相比2016年入湖氮、磷通量分别减小了19.93%、23.14%,受水情影响,入湖氮、磷通量在年内分配不均,70%以上集中在4—9月;空间上,入湖氮、磷通量主要来源于“四水”水系,分别占78.48%和71.77%,其中湘江和沅江的贡献较大。“四水”受点、面源污染的综合作用,而“三口”的面源污染是其主要污染来源。此外,洞庭湖氮、磷滞留率很低,藻类浓度不高,但湖区氮、磷浓度(1.73、0.075 mg/L)仍远高于湖泊藻类暴发的临界值(0.20、0.02 mg/L)。为降低湖泊水华的发生风险,关键是保持湖泊的连通性,警惕长江“三口”区域总磷风险,并兼顾湖滨区污染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