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八七"分水方案)是国内第一个全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不仅奠定了几十年黄河水资源调度的基础,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流域水量分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堪称我国水权分配的历史丰碑。回顾了黄河水量分配的动因和过程,分析了分水方案的内涵与意义,总结了分水决策的经验与体会,认为细致深入规划是支撑分水方案民主协商的科学基础,民主集中是分水方案形成过程博弈和协调的原则,生态水量是保障分配方案可持续性的关键内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实施至今已有30余a,分水的限定条件已发生变化,"八七"分水方案必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宁 《广东水利水电》2009,(8):45-46,49
建设东江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是东江分水方案的重要保障,该文论述了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调整对于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探索河流水量分配调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行政调配的分水方案调整研究较多,亟需探讨基于市场的分水方案调整方法。基于闲置分水指标,提出了分水方案调整思路,即根据变化后的黄河水资源量扣除生态用水后确定分水总量,在削减闲置分水指标、竞拍收回的闲置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削减和竞拍后的指标确定分水比例。计算得到陕西、山西、河南以及河北天津需削减的分水指标分别为6.62亿、14.17亿、1.54亿、13.62亿m3。分水指标削减对山西省的影响更大,建议利用中央投资和指标竞拍资金建立补偿专项资金以补偿削减指标省份的损失。该分水方案调整办法可为河流水量分配调整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4,(8):57-59
如何实现引黄水量指标有限条件下的灌区水量合理分配及调度,是引黄灌区水资源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和谐分水理念应用于引黄灌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引黄灌区和谐分水方法,制定了三义寨引黄灌区不同水资源供需条件下的和谐分水方案。开发的灌区用水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具有灌区需水量实时分析和水量分配方案制定等功能,可为引黄灌区水资源实时调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地表-地下水交互作用关系对于水资源调度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理解这一关系是进行科学调度的基础。本文基于MODFLOW建立了黑河中游地区的地表-地下水联合模拟模型,通过1995—2000年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并模拟了2001—2006年黑河水量调度实际情况。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地表-地下水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调度效果的重要因素,丰水年河水补给地下水导致河道下泄比例偏低,枯水年地下水补给河水导致河道下泄比例偏高。对比丰水的2003年和枯水的2001年,地下水向河道的净补给量减少了将近2亿m3,因此在丰水年即使压缩中游用水也无法完成正义峡分水指标,导致了分水方案执行过程“越丰水越难完成任务”的现象,建议通过调整分水方案或者增加调蓄工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水北调保定下车亭分水口门涵洞预留橡胶止水带不同修补方案的比选分析,提出了3种修补方案及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及具体的适用条件,为今后的相关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出台的历史背景、研究历程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和完善的过程,分析了1999年统一调度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段的运用情况和效果,提出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面临的新形势并进行了展望。"八七"分水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第一个流域分水方案,对于国家推进水资源科学分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突破和示范意义,在运用中先后开展了"八七"分水方案细化、新径流条件下分水方案完善、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制定等一系列工作,分水方案得到持续细化、深化、发展和完善,有力支撑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成为流域管理重要的技术文件。运用30 a来,"八七"分水方案以及黄河水资源管理实践有效控制了流域用水需求增长,协调了各省(区)用水关系,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持,实现了黄河干流20 a不断流。未来黄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需求仍将呈现一定的刚性增长,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缓解水资源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支撑生态环境良性维持。  相似文献   

8.
完善黄河分水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华 《人民黄河》2003,25(4):19-22
流域分水制度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流域宏观层面的水量分配制度体系,提出一个初步的流域分水制度框架,并利用这个框架评价了黄河的分水改革,探讨了流域分水制度的改进方向。在过去的15年中,黄河分水体系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目前的分水制度仍很不完善。完整的流域分水制度是一组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整体性的规则体系,至少应包括9类机制,即:初始分配机制、再分配机制、临时调整机制、监控机制、激励机制、惩罚机制、信息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这几类机制着手,提出完善黄河分水体系的27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峻  刘细龙 《水利水电》2000,(1):99-101,98
通过分析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文丘里管流量计的特点,确定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沿线分水点汉量计算量仪表的选型,并简单介绍了配套设备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形成的分水时段与分水理相结合的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局限性。在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应根据水资源的特点,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前景,对区域水资源和河道水量进行水量水权初始分配。在现行分水制度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基础上,对个别分水时段进行调整,提出分配水量控制措施,并对有关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建立时间水权与水量水权、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行政调整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分水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3,(4):19-22,31
人类治水活动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治理:处理人与水关系的自然治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治理。水资源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和激励所有水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建立和完善水权分配规则是流域分水制度化的过程,是水资源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完整的流域分水制度是一组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规则体系,包括三类制度、九类机制。文章针对黄河的分水制度提出27个方面的意见,其中的创新观点体现在以下建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南水北调为契机调整分水方案;首先支持并规范省区内的水权转让;引入补偿机制作为流域水市场的初级形式;在山东和内蒙古之间利用一种准市场方案缓解用水超采问题;培育和促进流域水利益相关者对水权制度的共有信念。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是为淮北、宿州两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的跨区域调水工程,工程静态总投资12.49亿元。工程筹资方案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通过对工程分水口门水价测算、水价承受能力、工程贷款能力等的分析与推算,对工程的贷款比例及生存能力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已颁布的晋江下游分水方案,对晋江上游水量分配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权责利相统一、公平兼顾效率作为分水的基本原则,将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作为分配对象,提出了以存量体现公平、增量体现效率的水量分配思路,构建晋江全流域的水量分配方案。以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作为基础和保障,引入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其中补偿额度通过修正后的流域上游各区域的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确定,资金分摊和分配主要以上游各区水资源贡献率和下游各区域分水比例为依据。通过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有机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河河川径流利用的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来沙大幅减少、社会经济耗用水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调整1987年颁布的黄河可供水量分水方案,逐渐成为热点问题,黄河径流利用的阈值显然是调整分水方案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认为,如果调整分水方案,不仅要考虑预留输沙用水,还要考虑1980年代末考虑的黄河口三角洲生态需水,而且使用输沙用水应达到的河床维护目标也须由当时的"允许下游淤积4亿t/a"提高到"维持下游河槽过流能力≥4000 m3/s";此外,调整分水方案还要考虑现状水库群仍难以调蓄的洪水。利用实测数据,本文分析了河口三角洲淡水湿地、近海鱼虾繁殖、黄河鱼类繁衍生息、下游嫩滩湿地和维持下游现状河槽冲淤平衡对黄河径流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在不同来沙条件和年内不同时段用水时需预留的生态流量和生态水量。基于对未来不同时期的黄河水沙情势判断,并考虑了难以调蓄的洪水后,分别在规划和调度层面提出了黄河径流利用的阈值,其中2020—2050年黄河可供水量不超过330亿m3、沙量反弹至2.5亿t/a以上后可供水量更少。在生态环境和径流调控工具的双约束下,预计未来大部分年份黄河将很难支撑人类用水的进一步增长,遇连续枯水年时情况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经过15年的黑河水量调度实践检验,现行《黑河干流分水方案》的分水指标曲线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文章结合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开展的《黑河干流省际分水曲线调整研究》和黑河水量省级调度工作实践,就黑河分水曲线调整方案与实际调度的耦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原规划设计的湄南供水一期工程长期低负荷运行、产能积压严重的问题,提出实施湄南供水至泉惠石化园区分水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工程分水方案的控制因素是实施周期,决定因素是安征迁工作。分水方案从工程线路长短、地形地质条件、交叉建筑物、管网水力条件、征拆难易程度、应急备用水源、运行管理、施工工期、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与选择,认为长距离输水线路选线涉及跨区域经济利益问题时,安征迁工作是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径流小区测流设备9孔分水箱分水系数的多次试验,得出了计算小区径流量的平均分水系数为9.298。分析了清水和浑水在不同流量下试验得出的分水系数的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不论是浑水还是清水,其分水系数的最大误差随着试验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分水孔为满孔流时,得出的分水系数精度较高。因此,加大分水孔满孔流的机会、减小草沫等对孔口出流的影响,可提高径流小区测验精度。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4,(6):61-65
黄河"87分水方案"提出至今已逾20 a,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优化算法和计算机技术极大进步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黄河流域的初始水权分配问题重新进行探讨。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初始水权分配问题,提出了初始水权分配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其量化函数,并抛弃处理多目标问题的传统加权法,而是应用NSGAⅡ算法计算其中4个原则的Pareto前沿,将黄河"87分水方案"与各种原则组合的Pareto前沿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计算出对黄河"87分水方案"支配的方案集,并给出相应的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各项分配原则之间存在较大内在矛盾,且黄河"87分水方案"距这些原则的Pareto前沿仍有一定甚至较大距离。最终给出的推荐方案在各原则的表现上都较黄河"87分水方案"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八七”分水方案颁布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工程建设运用、用水特征、水沙情势等分水基础条件的改变,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黄河流域重大水源工程与调节工程建设运用,考虑新战略下维持河流健康生态要求,统筹用水的公平性与效率因素,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增量动态均衡配置方法。重点研究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效之前的情景,维持“八七”分水方案总体格局,考虑新增水源和分水调整的制约因素,对新增水源工程和调节工程带来的水资源增量进行动态均衡配置,实现对“八七”分水方案的微调优化。对黄河流域多个场景下分水方案调整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水方案优化调整策略为增加上游水量配置占比,调整幅度为2.13%~2.78%;微增中游水量配置占比,调整幅度为0.25%~0.31%;减少下游和河北省、天津市水量配置占比,调整幅度为-3.81%~-2.38%。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程中,水闸根据承担任务不同分类,如分洪闸、冲沙闸、排冰闸等。有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同闸门组合需要布置在同一轴线上,为了不影响闸门正常工作,消力池中常设置分水墙隔开不同闸门的出流,消力池中也常设置分水墙用于隔开不同孔型的出流。工程中对不同的泄水量进行不同闸门组合开启,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闸门调度下,分水墙对水流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闸门全开时,水流受墙体边界影响水流雍高明显。无分水墙情况下,部分闸门开启时,消力池中的部分水流回雍会影响水流下泄,雍高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