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游泳池规程CJJ 122-2008技术探讨系列二——无氯游泳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氯消毒技术由于游泳池中余氯的存在而产生刺激的气味及诸多副产物,如氯胺、三卤甲烷等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新的消毒技术如臭氧、紫外线消毒等弥补了上述缺陷,大大减少了游泳池中氯的含量,但仍需投加少量的氯以维持消毒效果,还存在产生副产物的问题.无氯游泳池完全采用臭氧对游泳池池水进行消毒,通过控制水中的剩余臭氧量保证持续消毒效果,完全消除了氯制剂消毒的影响,适用于负荷低、专业性强的游泳池.  相似文献   

2.
给水处理消毒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消毒技术是给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氯消毒是国内外最主要的消毒技术 ,但由于氯消毒产生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等原因 ,消毒技术的优化和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目前优化消毒主要包括优化常规的氯消毒和采用其他方式的消毒技术。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消毒技术的发展历程 ,比较了氯、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消毒各自的优缺点 ,并指出了给水处理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预臭氧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预臭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除臭、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助凝等 ,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臭氧化条件 ,预臭氧化同时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盐等有害副产物。综述了原水预臭氧化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氯及氯的化合物、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4种适宜农村供水的消毒技术适用条件及设备应用形式,结合对国内外饮用水消毒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了4种消毒技术在农村供水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消毒前水处理,调节构筑物设计及维护,消毒剂的投加点、投加量与消毒间要求,消毒设备运行管理和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等方面提出了农村供水消毒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凸显,饮用水在臭氧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溴酸盐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综述了臭氧消毒过程中溴酸盐的产生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消毒过程中溴酸盐产生的理化因素,为人们正确认识溴酸盐的危害,合理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和优化消毒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W市D水厂于2011年和2012年完成了深度处理和预处理改造,形成了预臭氧-曝气氧化-沉淀-砂滤-后臭氧-活性炭-消毒工艺,运用了多点加氯技术.通过跟踪调研改造前后D水厂太湖水净化过程中臭氧消毒副产物和液氯消毒副产物情况,发现改造后D水厂出厂水中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检出率为1.18%,达标率为100%,出水甲醛无检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法阐述农村供水工程消毒方案影响要素,探索构建农村供水工程消毒方案技术指标评估体系。针对六种消毒方案评估应用表明,涵盖小型供水工程与规模化工程在内,臭氧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及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应用评估综合排名均位于前五位。优选农村供水工程消毒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当地供水特点以及社会、经济与自然等条件确定。研究可为农村供水工程消毒方案评估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臭氧消毒的消毒机理、消毒系统的组成、再生水利用处理工程的应用及其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与其他消毒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再生水利用工程中臭氧消毒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以东太湖水为水源的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和常规处理工艺净水厂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进行了一年的检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各处理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的出厂水中均含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等消毒副产物;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少、总量低,但三溴甲烷、二溴乙酸的生成量高;臭氧氧化能使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提高,砂滤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稳定,混凝—沉淀工艺比其他工艺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好,活性炭工艺在夏季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处理效果比其他季节好。  相似文献   

10.
介水隐孢子虫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隐孢子虫的形态和介水传播的特点以及隐孢子虫病的危害,提出了制定有关隐孢子虫防治的技术法规和水质标准,以及对传统的净水处理工艺改造的技术关键和应用膜过滤、硅藻土过滤、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系统生物膜形成和控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系统阐述了饮用水系统中生物膜的形成和影响成膜的各种因素。生物膜控制技术包括降低有机物含量、物理方法、消毒剂、酶试剂控制、分散剂、紫外线消毒等。饮用水系统中生物膜对剥离剂和紫外线具有抗剥离能力,500mg/L的常规剥离剂也难以剥离成熟的生物膜,紫外线对生物膜中微生物杀灭能力明显弱于对溶液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采样结果表明:饮用水管道内部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一旦生物膜形成,其将紧紧附着于管道内壁。控制饮用水系统中生物膜,降低微生物安全风险,对保证安全供水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水厂原有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适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水厂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后的净水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去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及其危害,并从加强水源水保护,采用替代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消毒过程中已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制定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5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并指出了去除副产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去除途径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使用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介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选择优质水源、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去除已生成的消毒副产物4个方面论述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去除途径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用水使用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本文介绍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选择优质水源、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去除已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四个方面论述和比较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各种去除途径及进展,指出了在去除消毒副产物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由于其潜在的高致癌风险正引发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极大关注。水中痕量亚硝胺的定量分析测试技术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介绍了水中常见亚硝胺消毒副产物主要单体物质的基本特征;探讨了识别定量分析水中亚硝胺消毒副产物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从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和测试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目前水中痕量亚硝胺消毒副产物定量分析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18.
对经紫外线消毒后水中余氯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有机物含量、紫外线强度及剂量等因素对氯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剂量低于40mJ/cm2时紫外线消毒对氯衰减基本没有影响,而当紫外线剂量大于40mJ/cm2时会加速氯的衰减速度,紫外线剂量从40mJ/cm2提高到1 000mJ/cm2时,水中余氯由3.2mg/L下降到2.8mg/L;低紫外线强度下氯的衰减速度低于高紫外线强度情况,如紫外线剂量为100mJ/cm2,紫外线强度为0.113 00mW/cm2和0.028 25mW/cm2时,水中余氯分别为2.31mg/L和2.63mg/L;在同一紫外线剂量下,pH偏酸性时氯衰减速度高于高pH情况;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会加快氯的衰减速度。在实际应用低紫外线强度进行消毒时,如降低投氯量将不能有效保证管网水中的余氯量。  相似文献   

19.
臭氧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臭氧在水处理中的氧化消毒机理,其强氧化性能破坏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将一部分有机物彻底分解,同时将大分子有机物生成小分子有机物,改变了有机物性质,提高了其可生化性。介绍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如预氧化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无机物、藻类及颗粒物的去除,以及对饮用水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20.
Water supply for human consumption requires certain quality that reduces health risks to consumers. In this sense, the process of disinf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limina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Even though chlorination is the most applied process based on its effectiveness and cost, its application is being questioned considering the form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Therefore, alternative disinfectants are being evaluated and some treatment process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move DBPs precursors (organic matter.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disinfection of a non conventional source of water (aquifer recharged unintentionally with raw wastewater) with peracetic acid (PAA)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as well as nanofiltration (NF) followed by chlorination to produce safe drinking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dose of 2 mg/L PAA was needed to eliminate total and faecal coliforms. For UV light, a dose of 12.40 mWs/cm2 reduced total and faecal coliforms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On the other hand, chlorine demand of water before NF was 1.1-1.3 mg/L with a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of 118.62 microg/L, in contrast with chlorination after NF where the demand was 0.5 mg/L and THMFP of 17.64 microg/L. The recommended scheme is nanofiltration + chlor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