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挑战,“绿色工程”“可持续工程”日益成为国际工程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话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理应承担起开展绿色工程教育的责任。文章以一份针对全国有化工学科的高校的1947位工科学生和183位从事工科教研工作的教师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国内工科高校开展绿色工程教育的情况。结果发现,师生对于绿色工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较强、对绿色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较少;学生缺乏绿色工程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绿色工程课程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三点建议:提高绿色工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通过 OBE理念培养学生绿色工程核心素养,提高绿色工程课程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大学有必要主动谋求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工程教育发展之路。文章阐述了绿色工程教育的缘起及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华东理工大学践行绿色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包括开设绿色工程教育通识课程、开展绿色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完善绿色工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绿色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绿色工程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等,以期为我国高校全面开展绿色工程教育提供“华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可以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身临其境"地操作和体验各种工程实践案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产生更持久的记忆效果,非常适合作为绿色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手段。文章介绍了绿色工程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绿色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化工是应对环境与资源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开展绿色工程教育是发展绿色化工产业的关键。清华大学化工系将绿色化工过程涉及的绿色原料、绿色反应、绿色分离、绿色产品和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理念融入实验教学,结合科研成果,形成了融入绿色化工理念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化工实验教学使学生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了绿色工程思维,增强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绿色化工潜在的实践者及推广者。  相似文献   

5.
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是华东理工大学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及应用性特色的化工类专业核心课程。为推动课程内容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深入实践。文中围绕课程教学与爱国情怀教育、汗水哲学教育和绿色工程教育方面的有机结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绿色发展是化学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践行绿色工程教育理念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达成的重要保证,是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支撑,更是课程思政内涵的具体体现。郑州大学化工专业基于绿色工程教育理念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将绿色工程教育理念渗透到基础化学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及实验类课程的教学中,并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及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绿色工程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绿色工程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一些国际知名高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改革原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工程教育发展模式。国内方面,华东理工大学积极推动传统工科专业的绿色转型与升级,通过建立绿色科研基地、创新绿色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研究与应用绿色工程教学案例库等举措,积极探索将绿色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以期培养具有绿色工程素养的GI^3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8.
辛忠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2):I0001-I0001
"绿色发展"是人类追求文明和永续发展的根本选择。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迫切需要全方位发力、全过程接力、全民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追求这一变革的彻底实现,必须首先从教育入手。化工教育领域必须率先求变,担当起培养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工程人才的大任,推动化工人才培养过程各项改革,构筑全面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的化工人才培养体系,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此,本期聚焦"绿色工程教育"组织稿源,邀请相关专家撰写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发大家对绿色工程教育的深入思考与关注,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实现化学工业变革依赖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迫切需要高校打破固有思维、改革工程教育模式并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连理工大学发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优势,构建了以思政教育为中轴、以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为主体、以工工交叉和理工融合为两翼,驱动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的“一体两翼,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化工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化工专业认识实习是指以工厂、企事业单位为学习和实践场所开设的实践课程,是化工专业本科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化工行业的重要途径。将认识实习与思政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是提高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认识实习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不充分等问题,对化工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育人内容的重构、育人主体的重塑、育人过程的重建、育人环境的重造,使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认识实习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工学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态势,总结了近几年全国化工学科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进展,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出了深化化工学科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丽  薛士科 《广东化工》2006,33(11):103-104,82
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基础普遍较薄弱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打破学科教育的模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限,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是工科教育的重点之一。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特点和目前教学模式现状,提出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从情境创设、理论联系实践、兴趣培养、认知规律、团队协作、学科竞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对化工原理信息化教学进行探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复合型人才是本科化工教育的重点。化工传递原理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课,在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存在理论性强、抽象推理多、学科交叉广、实验及理论同步配套程度低等问题,为有的放矢地解决课程难题,提高教学质量和品质,教学团队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为重点突出以前沿科学研究为契机的学研结合新范式进行化工传递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本文以水净化膜表面特性影响的动量分子传递过程为例,通过科学研究实验结合化工动量传递理论提升教学质量。将化工传递的科学研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耦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产出导向的标准提升教学品质。这种新范式将有益于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能力的显著提升,为综合型本科化工类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张红  陈丰秋 《化工高等教育》2012,29(2):76-78,85
根据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工程设计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和教育内容拓展、化工专业实验室建设、特色班的强化训练、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以强化本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从而使本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化工教育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化工教育在办学特色、学科交叉、教师培养及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都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观念上和实践上进行一些新的改革.这是我国化工教育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5)
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结合新时期地方应用型院校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新的社会需求。文中首先通过对新时期地方应用型院校化工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能力、优化化工专业学科教学方式、重视交叉专业课程的基础学习、强化化工计算机专业软件的积累与应用、加强化工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共同促进新时期地方应用型院校化工专业的优良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工程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在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全过程中,体现工程教育的工程特色。结合近年来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积累经验、改革探索和实际效果,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学科竞赛及教学语言等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学好《化工原理》课程,从而满足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化需要。  相似文献   

19.
化工类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化工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发展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化工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具有通识教育和模块方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并着力提高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化工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化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