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无接触电阻率法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无接触电阻率法研究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过程,概述了电阻率与水泥基材料水化凝结时间、强度的关系,以及外加剂对电阻率的影响,最后对无接触电阻率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结构设备内液-液均相混合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微结构设备内混合性能的研究以及混合性能表征方法为重点,以液-液均相混合体系为对象,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提高微结构设备内混合性能的方法和机理,对粒子或染料示踪法、化学反应探针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法3种混合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微结构设备混合性能及其表征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作者接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关于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可行性,从团队已有设备和软件出发,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本着摸索建立一套从野外采集到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的目的,探讨了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纳米颗粒粒度分布的非接触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基于高频宽带超声衰减谱非接触式方法测量纳米颗粒悬浊液中颗粒相粒度分布问题.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选择ECAH模型作为反演计算的理论模型. 以1%(j)的纳米银水悬浊液作为实验样品,采用标称中心频率为50 MHz的超声换能器和变声程脉冲回波法进行了非接触测量,获得了可利用的高频宽带(10~50 MHz)超声衰减谱,结合理论模型和最优正则化算法反演出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结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和高速离心沉降法的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测量悬浊液中纳米颗粒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正Charlesby开发了量化辐射交联期间聚合物交联键形成与断链间比较的理论模型,Horikx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描述硫化胶因老化引起的网络断裂,从而表征橡胶网络脱硫期间凝胶量产生的两种断裂类型。然而,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存在干扰因素。硫磺和过氧化物硫化的NR和三元乙丙橡胶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利用测试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通过建立模型来表征试验其导热系数。试验测定内掺不同掺量粉煤灰、矿渣的低热水泥基材料24h、48h、72h龄期的电阻率及28d的导热系数,分析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探讨应用电阻率法快速预测低热水泥基材料特征龄期导热系数的可行性,为温度场计算及温度裂缝控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低热水泥基材料28d导热系数与72h电阻率值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对电阻率的测试来表征低热水泥基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可行的,为低热水泥基材料的热学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法和热量法是研究水泥水化过程2种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温度条件的不同,这2种方法无法进行合理的比较。考虑温度对电阻率和水化速率的双重影响,基于等效时间原理探讨了温度对电阻率变化率的放大效应、温度变化效应和加速效应,建立了电阻率法和热量法的关系。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电阻率法和热量法所确定的水化过程溶解期、加速期和减速期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在温度的多种影响因素中,加速效应是引起电阻率变化率主峰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电阻率法和热量法是研究水泥水化过程2种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温度条件的不同,这2种方法无法进行合理的比较。考虑温度对电阻率和水化速率的双重影响,基于等效时间原理探讨了温度对电阻率变化率的放大效应、温度变化效应和加速效应,建立了电阻率法和热量法的关系。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电阻率法和热量法所确定的水化过程溶解期、加速期和减速期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在温度的多种影响因素中,加速效应是引起电阻率变化率主峰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小琼  王启杰 《化工学报》1996,47(4):427-43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预测接触热阻的理论模型,直接从翅片效率的定义出发,用计算机迭代求解,使计算更简捷,预测准确度也有所提高.为了检验预测模型,对缠绕翅片管和整体轧制双金属翅片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热法海水淡化是太阳能利用海水淡化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热法海水淡化蒸发冷凝过程的理论模型主要集中在以Dunkle模型为代表的盘式海水淡化模型上。近年来随着新型淡化结构的提出,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改进导致操作条件的变化,以及计算机软件、新型检测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淡化模型。该文综述了经典理论模型以及近年来新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未来的理论研究将针对建立不同腔体类型的模型以及对腔体内部物理场分布的模拟。  相似文献   

11.
纳微结构疏水表面结霜过程及抑霜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云飞  殷帅  廖云丹  吴会军 《化工学报》2012,63(10):3213-3219
采用静电纺丝法,通过调节电纺母液浓度,制备出7种具有典型微米颗粒结构、微米颗粒/纳米纤维混合结构和纳米纤维结构的疏水表面,实现了纳微结构的表面可控;对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疏水性能;通过表面结霜过程和抑霜性能实验比较,结合表面分形维数分析,研究了纳微结构疏水表面的抑霜特性。结果表明,虽然7种纳微结构疏水表面接触角均在139°~152°之间,具有明显的疏水特性,但其抑霜性能与疏水性能并不呈一致关系;抑霜性能与表面结构密切相关,随着表面结构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使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对此类油层识别精度低。通过研究油层表现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构建孔隙度解释图版、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用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两种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水泥石电阻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准确测量碳纤维水泥石的电阻率是碳纤维水泥石的压敏和温敏性能得以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电阻率测量结果准确性受电极的制作形式及电阻的测试方法影响较大。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适用于碳纤维水泥石的电极布置形式的特点及两极法和四极法对电阻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纤维水泥石电阻宜采用插入式四极法测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适用于非匀质材料构件微结构分析的一种细观元模型方法.这种方法上机计算的仅是构件宏观剖分的单元与自由度,给出的却是微结构组成件上详情力学量.文中还对复合材料构件微结构分析在破坏预测、微结构设计等方面应用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有的非导电、导电化学短纤维导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分析了现有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思路——统一用比电阻值来表征导电、非导电化学纤维的导电性能,并设计了一种电桥法来测试化学短纤维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ATO半导体颜料的前驱体,前驱体经过烧结获得半导体颜料,通过XRD、EDS等手段对颜料进行表征,测试了不同烧结温度下颜料粉体电阻率,研究了烧结温度对ATO半导体颜料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颜料的粉体电阻率和涂层光学性能影响明显,当烧结温度为1300℃时,制备的颜料粉体电阻率为15Ω.cm,涂层红外发射率仅为0.71。  相似文献   

17.
覃维祖 《中国水泥》2006,(10):55-58
1过渡区是混凝土微结构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对混凝土微结构的研究和论述,都集中于水泥石——硬化水泥浆体。近几十年来,由于材料科学的检测手段精进,对水泥石的组成与微结构、孔隙及其分布、孔溶液等的认识更日益深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关水泥石的微结构-性能理论模型,并且不断得到完善。还进一步将有关的理论用于混凝土微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研究,例如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以及水的渗透和氯离子的扩散(并推演到钢筋锈蚀的机理等),特别是在近些年又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18.
掺铝氧化锌的合成及其电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掺铝氧化锌,通过XRD、TEM、UV-Vis和四探针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掺铝氧化锌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较均匀且均值在20nm左右。同时,我们研究了不同Al掺杂量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当掺杂量在3mol%时,样品的电阻率最低,其平均值达到了1000Ω.cm。  相似文献   

19.
在对油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其开发效果主要受到开发与储层两种非均质性的联合控制,本文主要从开发非均质性角度出发,对其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单井产能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开发非均质程度定量表征的新参数,并论述单井产能非均质定量表征新参数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东丽T300、卓尔泰克PX35、中复神鹰SYT45三种不同碳纤维,研究了碳纤维种类、拨开方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电阻率随着碳纤维掺量增加呈数量级降低,T300型碳纤维在低掺量下能有效降低水泥基材料电阻率。采用层层拨捻有利于纤维的分散,但在捻开过程中,纤维表面碳的损失降低了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导电性。SYT…45-CB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电阻率最大。四极法规避了电极电阻和接触电阻,所测得的电阻率更接近真实值。T300型碳纤维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优于PX35型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层层拨捻分散方式提高纤维均布性,增加了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