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为基础,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实验对研究区长3油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以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和古生物等相标志为依据,确定了该区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分流间湾。详细阐述沉积微相的砂体展布规律和物性特征,得出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表明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3.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青平川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7、长8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73、长72、长71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两种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82和长81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到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过渡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对长7、长8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为长7、长8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艳  冯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45-148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4+5-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4+5-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5.
王超  庄红红  展宏图 《辽宁化工》2013,42(3):300-302,308
新寨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本区东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之上,结合测井资料解释及岩心的观察,通过大量物性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统计,最终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新寨地区长61油层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且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四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特征及各种沉积微相在平面上的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长61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也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6.
洛带气田遂宁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运用地震资料精细标定及识别砂层组,结合多井测井曲线解释成果,建立砂体对比格架,运用井震资料互馈结合,一致性对比的原则,开展砂体对比,分析遂宁组Jsn_1~(1-2)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砂体对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洛带气田遂宁组Jsn_1~(1-2)砂组处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决口扇,遂宁组Jsn_1~(1-2)组有10条分流河道,分布不均匀,决口扇位于分流河道的两侧,河口砂坝出现在分流河道末端。砂体的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厚度较厚,河口砂坝与决口扇微相砂体厚度较薄。该方法对横向变化快、砂体对比难度大的储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利用岩性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类型及展布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6油层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沿北北东方向分布的条带状、块状储集砂体,主要类型有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决口扇、河口坝以及席状砂等砂体。长6下部长7油层组在纵向上沉积的旋回性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录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主要含油层油砂山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平面展布特征和演化进行了仔细研究。结果表明,英东油田主力含油层上油砂山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上油砂山组(N22-Ⅴ-N22-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局部发育少量河口坝微相和席状砂微相;下油砂山组上段(N21(K3-K4))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亚相的过渡沉积,而下油砂山组下段(N21(K4以下))为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滩坝和滩砂以及滨浅湖泥微相。沉积演化模式总体表现为湖退进积型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主要描述了宾县王府凹陷泉头组地层所含有的沉积相类型。研究时通过岩心分析,单井相分析和对测井曲线的识别等众多手段,判断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曲流河沉积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更趋沉积环境的整体把握共划分出分流河道微相、越岸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沙坝微相、河道滞留沉积微相、边滩微相、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以及河漫滩微相和河漫湖泊微相共十一中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0.
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呈现水退~水进~水退的水体变化趋势,下砂岩组储层最为发育,中砂岩组储层发育较差,河道主要沿北北西向展布.区域沉积研究表明,古83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西部沉积体系控制,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志丹油田旦八区大量岩心的观察及90多口井的单井沉积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长3油组为一套三角洲平原沉积,可见到分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沼泽三个微相.对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集体为分流河道砂体,受沉积微相展布控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曾岔-长官庙地区长9油层组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形态及岩石学等特征分析,认为本区9长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河道砂体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通过对油气分布规律与沉积相展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河道微相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研究区27口井的测井、录井及实验资料的分析,结合沉积相标志,在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Z油田A井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1、长6~2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1、长6~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湾。研究区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储集性能好,为研究区延长组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地质和测井等方法,对甘谷驿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各小层平面展布特点。该区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油层组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问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几种微相,河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油气富积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胡尖山地区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沉积构造以及测井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运用沉积学原理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环境为河控三角洲,分别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储集层的主要砂体。并对长4+5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分流河道微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厚度大,适中,是天然的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下二叠统山西组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山西组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类型、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出山西组山1山2段发育海陆过渡环境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间湾沼泽沉积微相,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研究区天然气储集的骨架砂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分析各种钻井取芯资料,确定了定边油田五星庄区延9延10油藏构造类型、砂体展布及沉积相类型,认为延9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发育河漫沼泽、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3种微相类型,属构造油气藏;认为延10油层组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主河道、支流河道和河漫滩3种微相类型,为岩性-构造油气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利区的预测,为老油田的扩边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1是镇原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层位。利用镇原油田23口井的测井资料以及通过取芯井岩心观察及分析,笔者认为该区是三角洲沉积类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分为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3种微相类型,并对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充分利用测井相组合形态特征,绘制了各沉积微相在剖面上的分布和在平面上的展布图,进而得出水下分流河道为研究区最为发育的沉积微相,也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测井资料分析入手,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及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在长2期楼坊坪地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平面上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主,而砂体的发育情况则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化验资料综合分析,对西区油田旦巴区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4+52小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洼、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长4+51小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天然堤、决口扇、泥炭沼泽;河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是油气富积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