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热力过程和热泵系统各部件进行了详细计算,提出了循环倍数、工作液浓溶液浓度、蒸发温度、冷却温度对(火用)效率的影响程度.指出了(火用)损失的分布,计算了(火用)损系数和(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回热器对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和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的影响,以R404A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和R404A/R23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为例,通过建立两种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和(火用)分析法,分析了回热器效率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单位质量制冷量、制冷剂质量流量、系统制热能效比(COP)、系统总(火用)损、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和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中,当回热器效率ε 取0.1~0.9时,系统COP增大4.0%,系统的总(火用)损减少9.6%,而系统(火用)效率增大7.1%;在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中,系统COP和系统(火用)效率随高温级回热器效率ε 增大而增大,随低温级回热器效率ε增大而减小,而系统总的(火用)损随高温级回热器效率ε 增大而减小,随低温级回热器效率ε 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火用分析方法对催化裂化余热锅炉进行了综合火用效率分析,分析了余热锅炉系统在运行中的火用效率表达式;并且用此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得出了余热锅炉在实际运行中有效能利用情况,对余热锅炉火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火用损失的关键环节为排烟火用损失和温差传热火用损失;通过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对余热锅炉进行改造,若使其排烟温度降至150℃时,余热锅炉系统火用效率将提高10.4%.  相似文献   

4.
一种发电和天然气再液化相结合的LNG冷能利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阳  潘振  李萍  杨帆  庞天龙  陈树军 《化工学报》2017,68(9):3580-3591
针对冷能回收再利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LNG和燃煤废气发电与天然气再液化的冷能利用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对原系统和系统改进部分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详细分析了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天然气液化率对系统净输出功的影响,确定了发电循环的最佳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及天然气液化率的范围。结果表明:以回收1000 kg·h-1的LNG冷量(火用)计算,发电系统最大净输出功为69.6 kW·h,系统冷(火用)回收效率为41.43%;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最大值为24%;系统改进后,发电系统净输出功和冷(火用)回收效率提高了17.85%,液化系统LNG液化率提高至28%。为日后LNG气化供气过程中的冷能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给定热源条件下,探讨有机朗肯循环(ORC)膨胀机入口过热度对膨胀机性能和ORC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前置泵的ORC实验系统,采用涡旋式膨胀机,R123为工质,在140℃热源下进行实验。通过改变膨胀机转矩调节系统蒸发压力,从而实现对膨胀机入口过热度的调节。实验获得最大膨胀机轴功和膨胀机实际运行效率分别为2.35kW和59.7%;ORC系统净输出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1.75kW、5.3%和21.8%。分析表明,随着膨胀机入口过热度递减,膨胀机机械效率递增,膨胀机等熵效率递减,膨胀机轴功和实际运行效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膨胀机入口过热度为20℃左右时,有最大膨胀机轴功、最大系统净输出功、最高系统热效率和最高系统(火用)效率。此外,过热度影响系统的损失分布,随着膨胀机入口过热度减小,膨胀机(火用)损呈先增后减变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采用白箱分析模型对实验室所研发的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得出该系统的产氢量较少,火用效率仅为24.4%。其中光能火用损最大,占耗散火用损的64.4%;并针对系统中用能的薄弱环节,即对火用损较大的光能火用损分析了影响光能转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整个系统内部设备的改进提供方向,以提高系统有效能的利用,为推进光合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膜蒸馏(MD)过程伴随相变,能量利用效率是决定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考察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法海水淡化过程中操作温度对跨膜通量和(火用)效率的影响,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操作温度下的系统(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结果表明,膜透过侧冷却至常温以下时,冷却部分的(火用)损失较大,占总能耗的35%以上;料液侧温度...  相似文献   

8.
贾斌广  刘芳  王达  张大鹏  韩韬 《化工进展》2019,38(2):819-825
通过改变常规的蛇形流道的扰流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扰流板布置,开发出一种涡旋形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对其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平均太阳辐照度819.7W/m2、温度7.33℃、流量0.025kg/s的条件下,涡旋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可达59.14%,比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高2.18%;而其压力损失仅为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37.26%,且随着流量的增加,压损降低更加明显;同时得到在出口温度为30~90℃范围内,涡旋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损系数在4.6~5.6W/(m2·K)之间,热迁移因子在0.64~0.72之间,二者的平均值各自较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高0.06W/(m2·K)与0.019。与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相比,涡旋形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增加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同时大幅降低压力损失。  相似文献   

9.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分析法,结合动量定理与质量守恒定律构建一种双压膨胀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预测模型,研究热源温度、蒸发温度、夹点温差、闪蒸压力、循环倍率、喷射压缩器引射流体在混合室进口的马赫数、工质泵、向心透平及螺杆膨胀机的等熵效率对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热效率、余热利用率及(火用)效率等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净输出功率与(火用)效率随着热源温度、蒸发温度、循环倍率及透平等熵效率的增大而升高,但随着夹点温差、闪蒸压力的增大而降低;系统的热效率随着蒸发温度、闪蒸压力及透平等熵效率的增大而升高;系统的余热利用率随着热源温度、循环倍率的增大而升高,但随着蒸发温度、夹点温差、闪蒸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当循环倍率k=2时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火用)效率及余热利用率分别比常规单级ORC系统绝对提高了230.9kW、10.1%和17.9%。  相似文献   

10.
工质流量对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慧  马新灵  孟祥睿  魏新利 《化工学报》2015,66(10):4185-4192
搭建了以自行研发的向心透平为膨胀机的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R123质量流量对循环系统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液压隔膜泵的温升和熵增均较小,所消耗的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工质在蒸发器内的压降明显大于冷凝器内的压降,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向心透平的等熵效率随质量流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佳流量0.215 kg·s-1使透平等熵效率达到最大值0.775;系统输出的电功率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流量为0.283 kg·s-1时输出系统最大功率为2.009 kW;蒸发器的(火用)损率占系统总(火用)损率的比重最大,冷凝器次之,向心透平第三,在本实验最佳质量流量下,三者的(火用)损率分别为62%、32%、6%。  相似文献   

11.
张小锋  冯霄 《化工进展》2016,35(2):432-438
乙烯装置产品分离过程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为此需配置压缩制冷系统为深冷分离提供冷量。三元压缩制冷由于能提供温位连续的制冷曲线,与工艺物流降温曲线更好地匹配,相比传统的复叠制冷具有热力学效率高、制冷能耗低的特点。为了分析三元压缩制冷的节能潜力,本文对某乙烯装置的三元制冷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从(火用)总复合曲线(EGCC)图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系统三元冷剂配置是比较合理的,(火用)损失较小。将该制冷系统划分为换热器、压缩机、节流阀、闪蒸罐等子系统,并分别计算了各子系统的(火用)损失。三元制冷系统的(火用)损失总计为24238.1kW,90%(火用)损失集中在换热器和压缩机两个子系统。然后将(火用)损失分为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火用)损失两类,其中不可避免的(火用)损失为13539.9kW,可避免的(火用)损失为10698.2kW,最后指出节能重点应该放在降低可避免的(火用)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PRO/Ⅱ对低温费托合成系统进行模拟及优化的基础上,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低温费托合成系统进行了量衡算,分析了系统中各主要能耗单元的效率和损失状况。计算结果表明,系统中损失最大的过程是费托合成反应过程。费托合成反应器是损失最大的设备,效率为86.80%,损失占了总损失的85.15%;冷凝液回流泵效率最低,只有6.71%;效率最高的为石蜡收集槽、石蜡泵、石蜡中间槽等,几乎没有损失。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揭示系统中各环节和设备的最大损失,为改进设备、节约能源提供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机械蒸汽再压缩硫酸铵废水处理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林  韩东  彭涛 《化学工程》2012,40(8):74-78
为全面反应机械蒸汽再压缩硫酸铵废水处理系统的用能情况,提高系统的效率,采用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将硫酸铵废水视为实际溶液,建立了实际物流的分析模型,运用工厂实测数据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参量:压缩比、蒸发温度和一效排出浓度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总的效率约为12.04%;各设备分析表明,换热器及压缩机是主要的损失部位,二者的损失约占总数的79.5%;参量分析表明,系统的效率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压缩比小的压缩机和维持高的蒸发温度;在文中条件下,当一效排出质量分数为32%时系统的效率最大,应尽可能地维持在该质量分数下排料;消除进入加热器蒸汽的过热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火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已有的计算冷量以及损失的公式,对实验室用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利用EES软件,对真空闪蒸法冰浆制备系统中的4个关键环节(冷水冰水混合、真空室内喷雾闪蒸、捕水器内蒸汽凝结成霜、制冷机制备低温盐水)进行计算,得出各个环节(火用)损失以及整个系统的(火用)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用真空室内喷雾闪蒸环节的(火用)效率较高,捕水器内蒸汽凝结成霜的(火用)效率较低,制冷机组制备低温盐水(火用)效率最低,(火用)损最大,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改善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的能耗,应对低温盐水制备环节进行优化或采用其他方式替代该环节。  相似文献   

15.
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过程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计算,并对各个单元设备进行有效能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的有效能损失占整个流程有效能损失的63.8%,换热过程占19%,是流程中的节能重点。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以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低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及混合制冷剂中甲烷与正戊烷的摩尔含量为可变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各设备有效能损失的影响,找出相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降低体系有效能损失的措施与建议,对整个工艺过程的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提高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低压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和混合制冷剂中正戊烷的含量,以及降低高压制冷剂的温度与混合制冷剂中甲烷含量的含量,有助于降低整个流程的有效能损失。  相似文献   

16.
Exergy analysis is used as a tool to evaluate exergy losses in the steam-water jet injector so as to improve its overall performance. Wha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here is mainly about a parametric study on the injector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different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inlet steam pressure, pressure ratio, entrainment ratio and flowrate ratio. In addition, the irreversible losses in the component parts of the two-stage injector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have great effects on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injector. The average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two-stage injector is 21% more than that of the single-stage one. Moreover, calculations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highest exergy losses due to irreversibility occur in the first-stage mixing chamber. In light of this comparison, the exergy losses occurring in the system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exergy efficiency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exergy analysis of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HD) desalination systems is presented. I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there are exergy losses wherever the driving forces exist. A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for investigating various parametric effects on exergy losses. The method involved developing a sink and source model as well as basic relations in the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s transfer phenomenon does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total exergy losses of the HD systems. Heater was the largest irreversibility resource. Flow rate of the Un-heated fluid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ystem had key roles in the total exergy losses. An optimum point for the water-heated HD desalination system is also introduced. Finally, some comparisons are proposed between the water-heated and the air-heated HD desalin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焦炉多余热回收系统中能量的利用情况,依据分析理论,通过对某焦化厂实际案例的计算,对现有的余热回收方案进行分析,指出3个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干熄焦、荒煤气、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效率分别为55.16%、17.18%、51.75%,干熄焦系统的损主要为换热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换热损失,荒煤气系统的损主要为出口损以及不可逆换热损失,烟道系统的损主要为烟气出口损。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等级能量匹配利用的原则对原方案进行优化,并使用分析理论对其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过后的余热回收系统的总效率为58.72%,相比优化之前提高了11.07%,系统总不可逆换热损降低了155.49MJ/t干煤。  相似文献   

19.
Shell粉煤气化系统的[火用]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进行了[火用]量衡算,分析了Shell干粉煤气化的[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状况,探讨了提高Shell干粉煤气化系统[火用]利用率的措施。结果表明:气化炉是[火用]损失最大的设备,占总[火用]损失的81.1%;水冷壁[火用]效率最低,仅为48.1%;Shell干粉煤气化[火用]效率可达77.7%,高于水煤浆气流床气化。Shell干粉煤气化效果较好,高负荷、长运行周期稳定运行是Shell粉煤气化能否成功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