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工业用水与废水》Vo1.35,No.2,2004,75~78以淀粉、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钢铁酸洗废液为催化剂,引入添加剂合成了淀粉.双氰胺.甲醛絮凝剂。探讨了淀粉、甲醛、催化剂酸洗液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添加剂对淀粉.双氰胺.甲醛絮凝剂产品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并对印染废  相似文献   

2.
硫酸铝催化合成双氰胺-甲醛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硫酸铝为催化剂并引入添加剂合成了双氰胺-甲醛树脂高效脱色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双氰胺-甲醛树脂。探讨了甲醛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用量对双氰胺-甲醛树脂产品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并对染料废水进行了混凝脱色试验。该絮凝剂较其他絮凝产品在污水处理、降低色度、悬浮物和COD去除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吴葵霞  王小虎  张鹏 《辽宁化工》2012,41(7):665-666,669
对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在不同工业废水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分别以硫酸铝为催化剂合成双氰胺-甲醛絮凝剂.探讨了甲醛、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双氰胺-甲醛絮凝剂产品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双氰胺和乙二醛等为原料,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双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DG)。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乙二醛用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双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双氰胺33.6 g,乙二醛62 g,氯化铵21.6 g,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得的双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的絮凝脱色性能良好,脱色率≥93%,CODCr去除率≥66%。工程试车结果表明,以PAC+DG组成的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时,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沉降速度快、产生污泥量少,药剂用量少,最佳出水水质为:CODCr60 mg/L,色度30倍。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聚氰胺和乙二醛等为原料,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三聚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乙二醛用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脱色絮凝剂的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三聚氰胺-乙二醛缩聚物脱色絮凝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三聚氰胺10g,乙二醛58g,氯化铵10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h。产品的絮凝脱色性能良好,脱色率为94%~96%,COD去除率为49%~57%。  相似文献   

6.
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酸铝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硅酸硫酸铝(PSAS)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以水玻璃,硫酸铝,硫酸为原料合成了PSAS絮凝剂,探讨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Al^3 与SiO2物质的量比对产品PSAS制备及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在pH=5.0-5.5的弱酸性介质中,PSAS最佳合成条件是SiO2的浓度为2.0%-3.0%。温度为20-30℃,Al^3 与SiO2物质的量比为1.0。对染料废水的混凝试验表明产品的絮凝脱色性良好,脱色率≥97%,COD去除率≥80%,该絮凝剂与其它无机絮凝剂相比,在降低色度,悬浮物,COD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聚硅酸硫酸铝(PSAS)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以水玻璃、硫酸铝、硫酸为原料合成了PSAS絮凝剂,探讨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Al3+与SiO2物质的量比对产品PSAS制备及混凝脱色性能的影响.在pH=5.0~5.5的弱酸性介质中,PSAS最佳合成条件是SiO2的浓度为2.0%~3.0%,温度为20~30℃,Al3+与SiO2物质的量比为1.0.对染料废水的混凝试验表明产品的絮凝脱色性良好,脱色率≥97%,C0D去除率≥80%.该絮凝剂与其它无机絮凝剂相比,在降低色度、悬浮物、C0D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催化剂三氯化铝和添加剂氯化铵的共同作用下催化合成双氰胺-甲醛絮凝剂,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废水中,获得良好的絮凝效果。试验中详细探讨了双氰胺-甲醛絮凝剂用量、工业废水pH值以及絮凝沉降时间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絮凝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尿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于酸性红18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实验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脱色剂脱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与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情况。通过红外光谱图发现产物为改性的脱色剂。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剂性能优于未改性产品,其最佳反应时间为3h,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的物料摩尔比为双氰胺:甲醛:氯化铵:尿素:三聚氰胺=1:3.5:0.75:0.13:0.03。改性脱色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20mg/L,其脱色率达到94.6%;单独使用PAC时,最佳投加量为60mg/L,脱色率仅为57.6%;改性脱色剂与PAC复配之后,PAC用量不变时,改性脱色剂投加量为80mg/L时,脱色率就达到94.8%,脱色剂与PAC的复配,不仅提升了脱色性能,并可减少有机脱色剂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合成出一种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的阳离子印染废水高效有机脱色剂,考察了双氰胺、甲醛、硫酸铝用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双氰胺-甲醛聚合物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双氰胺:甲醛:硫酸铝=1:2.58:0.35(摩尔比)、80℃、反应3h.所制脱色剂对分散红167、BES蓝、分散蓝79三种典型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8%以上.脱色机理主要包括吸附电中和作用、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网捕作用.将脱色剂应用于江苏省常州市马杭污水厂混合印染废水的处理,在pH8、投加量17.5mL/L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6%以上,出水色度从360倍降为10倍,达到GB8978-1996一级A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型脱色絮凝剂(KD-800)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脱色絮凝剂(KD-800)的制备方法。KD-800与钢铁酸洗废液和聚丙烯酰胺联合使用,对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试验,对脱色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K型KN型活性染料废水的pH值为6.0~11.0,KD-800用量为1.2mL/L,钢铁酸洗废液用量为2.5mL/L时.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酸洗废液制取聚合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轧钢酸洗废液作为原料,经浓缩后在反应釜内生产聚合硫酸铁的新工艺,简介了该产品作为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净化原水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市售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淀粉为基本原料,通过淀粉的阳离子化,微波复合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絮凝剂。探讨了絮凝剂用量对染料靛红的脱色性能、苯酚的CODcr,去除效果及模拟的油田废水的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与阳离子淀粉复合后其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AFC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印染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难生化降解的废水。酸洗废液对脱色具有特殊的功能,本文利用酸洗废液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净水剂。实验结果表明:当废盐酸用量为300mg/L,其中助剂a所占比例为3.2%,助剂b为1.0%,废硫酸为0.3%时,获得性能最佳的净水剂。处理印染废水时,净水剂的投加量为20g/L,阴离子PAM的投加量为0.02g/L时,脱色率达到94.7%,处理1t废水成本约0.60元。因此,产品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钢管酸洗液制作聚氯化铁的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胜 《山东化工》2012,41(4):33-35
利用钢管酸洗液制备了一种高效无机絮凝剂一聚合氯化铁,对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际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盐酸洗管废液中游离酸与铁的含量,采用铁屑等含铁原料调整铁的含量,加入聚合稳定剂与原料充分反应后,加入聚合氧化剂进行氧化聚合,最后用盐酸来调整盐基度。制备的高浓度聚合氯化铁具有比聚合硫酸铁更好的混凝除浊的能力,并便于贮存,适用于给水及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EDTA可以螯合铁离子为研究思路,在Mannich反应机理的基础上,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IDA)为原料,制备了部分胺化接枝型絮凝剂,并对其螯合铁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实验考察了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和螯合铁的最佳条件。在pH9~10,反应物配比PAM∶甲醛∶亚氨基二乙酸=1∶1.1∶0.7,50℃反应3 h合成的絮凝剂接枝率最高,絮凝效果可达92%;用该絮凝剂处理325 g/L的模拟含铁废水,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螯合铁的能力,为除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效絮凝脱色剂DF的合成和印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甲醛、氯化铵、双氰胺、尿素、硫脲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絮凝脱色剂DF ,将该絮凝脱色剂与其它试剂复合使用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DF对阴离子型印染废水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色度的一次去除率可达 6 0 %以上 ,对COD值的去除率也能达到 6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