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定平  沈康 《现代化工》2022,(2):225-228+235
针对水泥分解炉脱硝系统氨逃逸问题,提出了利用湿法脱硫系统实现水泥工业烟气氨排放达标的方法。通过在水泥窑尾脱硫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了湿法脱硫系统对气态NH3的脱除特性。结果表明,湿法脱硫系统浆液吸收作用能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气态氨。液气比、脱硫浆液pH及浆液中氨氮浓度对尾气中氨逃逸影响较大。增大液气比有利于提高氨脱除效率,在液气比由4.3 L/m3提高到7.0 L/m3时,氨脱除效率由86.0%提高到92.5%;当浆液pH由5.8升高至6.4时,氨脱除效率由94%降低至67%;氨氮浓度由4.03×103 mg/L升高至4.06×103 mg/L时,氨脱除效率由91.9%降低至86.0%。  相似文献   

2.
以电石渣为原料,采用过体积浸渍法制备KOH改性电石渣,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及工艺条件对脱除羰基硫(COS)的影响,并通过N2-BET、SEM-EDS、XPS、FTIR等方法进行表征,初步探究了改性电石渣的脱硫性能及反应过程,发现KOH改性电石渣脱除COS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催化水解、氧化反应及酸碱吸附。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 h,KOH最适添加量为25%;在此条件下,当入口浓度、反应温度和空速分别为600 mg/m3、25℃和5733 h-1时,KOH改性电石渣脱除COS效果最佳,穿透吸附量为43.70 mg/g。  相似文献   

3.
大连凯特利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富含CO工业尾气中硫化物的脱除进行研究,改进原有脱硫剂,开发出一步法催化氧化脱硫剂S-8419,用于硅锰炉尾气、电石炉尾气等富含CO工业尾气中的复杂硫化物的一步脱除。通过模拟硅锰炉尾气研究入口硫浓度、空速、温度、湿度等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硫体积分数1×10-3,空速200 h-1,反应温度50 ℃,增湿温度25 ℃时,S-8419脱硫剂的穿透硫容达到10.82%。在3个月的锰石炉硅锰炉尾气工业侧线实验中,S-8419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完全满足净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Cansolv可再生胺法脱硫技术处理锡冶炼烟气工艺流程及运行情况。与原有石灰-石膏法脱硫技术相比,脱硫效率更高,并可回收硫资源。脱硫气尾气ρ(SO2)<400 mg/m3,脱硫效率高于98%,除酸雾效率高于50%,除尘效率高于25%,NOx脱除率高于30%。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2021,(2)
针对传统转炉煤气净化工艺需要补H_2且不适用于单独提纯的转炉煤气净化等问题,开发了"变温吸附TSA+低温水解脱硫+低温转化脱氧"的新型转炉气除氧精脱硫工艺,并在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0万t/a焦炉气与转炉煤气联合制乙二醇装置进行了应用。介绍了该工艺的净化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在低温下脱硫脱氧,净化后的转炉煤气中O_2质量浓度30 mg/m~3,总硫质量浓度0.1 mg/m~3,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因循环利用资源,钢化联产项目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受到行业关注。其中,项目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转炉煤气的深度净化。针对转炉煤气组分的特点,研究了转炉煤气中羰基硫的水解机理,氧气的脱除机理,研发出适宜转炉煤气脱除羰基硫等硫化物的工艺技术,脱除氧气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运行结果表明,经过净化后的转炉气总硫含量可以达到<0.1 mg/m3,氧气含量可以达到<30 mg/m3,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推进了钢化联产协同降碳技术推进速度,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建康  刘伟  赵永  宋刚 《硫酸工业》2021,(1):17-19,24
介绍了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冶炼烟气制酸装置采用氧化锌脱硫工艺处理尾气的应用实践情况。详细介绍了氧化锌脱硫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对尾气脱硫装置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优化工艺参数,烟气制酸装置排放的尾气ρ(SO2)<120 mg/m3,颗粒物(ρ)<15 mg/m3,远低于GB 25466—2010的要求,在硫酸尾气达标排放的同时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循环经济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脱除密闭电石炉气中体积分数为2%的O2,制备了以铜为主催化剂,锰和钴为助催化剂,以活性炭为载体的低温高活性脱氧催化剂。在120 ℃,该催化剂可将体积分数为98%的CO、2%的O2且流量为1.5 L·min-1的原料气中的O2脱除至0.2%以下,满足将密闭电石炉气作为化工原料气的要求。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铜6.5%、锰4%和钴0.5%时,能将O2体积分数脱至0.054 1%。BET比表面积和XRD表征表明,制备的催化剂是一种组分负载量接近其在载体上的单层分散阈值的氧化态Cu-Co-Mn负载型催化剂,其中,Co对活性组分均匀分布于活性炭表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石炉尾气是电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CO气体,其中含有氧、氮、硫、磷、砷、氟、氯、氰、焦油以及大量的烟尘等杂质,净化难度大。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的电石炉尾气深度净化与提纯CO技术,为电石炉尾气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正在开展工程化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7种烟气脱硫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钠碱法脱硫工艺在2套4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尾气脱硫系统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工艺脱硫效率高,脱硫后尾气ρ(SO2)<300 mg/m3,有时甚至更低,尾气基本无白色羽烟。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且不产生新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1.
黄朝晖  刘乃旺 《化工进展》2022,41(1):453-460
金属污染是导致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沉积的重金属是废FCC催化剂资源化的关键。本文将废FCC催化剂引入到轻质油品吸附脱硫领域,以脱除液化石油气(LPG)中的二甲基二硫醚作为考核目标,验证了废FCC催化剂作为脱硫剂的可行性。除去废FCC催化剂表面积炭后,其脱硫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常温、质量空速为4.0h-1的条件下,LPG中硫化物质量分数从382mg/m3脱除至40mg/m3。镧、铁、镍、钒、钙、锑6种金属在新鲜催化剂和焙烧后废催化剂上的总质量分数从10.2%升高至46.6%,6种金属按照对应含量分别固载在新鲜催化剂上,脱硫效果较未改性新鲜催化剂均有明显提升。验证实验表明,导致FCC催化剂失活的金属具有较高脱硫活性,废FCC催化剂作为轻质油品脱硫剂具备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用N2和H2S的混合气模拟含硫天然气, 以铁基脱硫剂为脱硫液, 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进行脱除H2S的集约化实验研究, 考察了原料气H2S质量浓度、含硫原料气流量、脱硫液流量、温度及RPB转子转速对H2S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铁基脱硫剂超重力法脱除H2S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气H2S含量14g/m3, 原料气流量0.45m3/h, 脱硫液流量13.5L/h, 脱硫液温度40℃, RPB转子转速1000r/min。在此条件下, H2S脱除率稳定在99.98%以上, 脱硫后净化气H2S含量小于2mg/m3。另外, 舍弃再生用RPB, 采用直接向脱硫富液储槽鼓空气的方法, 脱硫剂氧化再生良好, 脱硫效果保持不变, 且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因此, 铁基脱硫剂超重力法脱硫工艺简单、效率高、设备体积小, 可实现海洋油气平台天然气或石油伴生气脱硫的集约化, 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6):1381-1385
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铝铁复合药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共4种化学药剂,对改良UCT工艺的小型污水装置生活污水的出水进行深度除磷处理,结果除磷效果和经济性最好是铝铁复合药剂,在进水总磷含量为2.70 mg/L时,铝铁复合药剂投加量19.2 mg/L,上清液含磷量0.30 mg/L,满足北京地标B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96.6 g/m3;投加量25.6 mg/L,上清液含磷量为0.19 mg/L,满足北京地标A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74.9 g/m3;投加量25.6 mg/L,上清液含磷量为0.19 mg/L,满足北京地标A级排放标准,污泥产量74.9 g/m3。与常规A3。与常规A2/O工艺、常规A2/O工艺、常规A2/O+厌/好氧交替工艺、改良型A2/O+厌/好氧交替工艺、改良型A2/O工艺、SBR工艺和加入超声作用的SBR工艺相比,改良UCT工艺在出水TP达到北京地标B/A级排放标准的条件下,污泥产量仍最低。  相似文献   

14.
冷南江  马国光  张涛  雷洋  彭豪  熊祚帅  陈玉婷 《化工进展》2022,41(10):5342-5353
在使用单一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脱除天然气中H2S的过程中,随着有机硫含量不断地增加,常常造成出料气中H2S和总硫含量均不能满足国家二类天然气质量要求。在改变关键参数后,脱硫效果仍然不能改善。因此,本文针对高含量的有机硫,开展了MDEA+DIPA、MDEA+DEA、环丁砜+MDEA、环丁砜+DIPA 4组高效脱硫剂的复配研究,通过对比H2S及有机硫在溶液中的吸收分压,筛选出了吸收效果较优的脱硫剂组合为:环丁砜+MDEA。随后再利用BBD响应面分析法,以环丁砜、MDEA、H2O的不同配比为变量,以H2S和总硫脱除率最高为目标函数进行寻优,经过混料实验与复合优化,最终得出最优脱硫剂配比为:23.3%环丁砜+54.6%MDEA+22.1%H2O。最优配比脱硫剂经现场装置使用后的效果表明,H2S脱除率达到99.964%,总硫脱除率达到99.833%,出料气中H2S含量为14.4mg/m3,总硫含量为78.5mg/m3,满足二类气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朱磊  朱政杰  胡璐 《煤化工》2022,(1):22-25
临涣公司一期化产HPF脱硫装置设有两套并联运行的脱硫系统,其脱硫工艺分别采用络合铁与PDS两种技术,结合脱硫原理,从工艺控制和工业运行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两种脱硫技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络合铁脱硫技术可从源头上抑制S2O32-和SCN-副盐的产生,而PDS技术会产生两盐;相比PDS脱硫,络合铁脱硫对催化剂浓度、脱硫温度、再生空气量等工艺控制的要求更高;络合铁脱硫可将硫化氢质量浓度控制在50 mg/m3以下,其脱硫效果明显优于PDS脱硫的150 mg/m3~300 mg/m3;在不外排脱硫液的情况下,络合铁脱硫可使副盐基本不增长,而PDS脱硫必须外排脱硫液去提盐工段提盐。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化公司2#、3#硫酸尾气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改造实践。针对尾气处理装置存在的副产品难于处理、尾气排放指标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对比了4种硫酸尾气治理工艺的优劣性,结合装置自身特点,确定了采用钠碱法加2级电除雾器工艺对该脱硫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尾气脱硫系统排放SO2质量浓度控制在200 mg/m3以下、硫酸雾质量浓度在5 mg/m3以下,满足《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的要求,且硫酸装置尾气脱硫系统实现了与主装置同步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甲基二乙醇胺(MDEA)脱硫溶剂对有机硫脱除率不高、含有机硫的天然气脱硫后不能满足GB17820—2018对管输气要求的问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开发了高效有机硫脱除溶剂CT8-24,在室内研究以及中间放大试验的基础上,在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400×104m3/d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考察了溶剂在不同循环量、处理量、吸收塔板数以及再生温度等条件下的吸收性能,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将引进分厂400×104m3/d装置原用的MDEA水溶液改换为CT8-24后,装置运行平稳。在35层吸收塔板下,产品中H2S含量<6mg/m3,总硫<20mg/m3,达到GB17820—2018的要求。同时分析研究了CT8-24类物理-化学溶剂对MDEA脱硫装置的适应性,为其他净化厂气质达标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制药废水的水质水量特点,采用缺氧-好氧两级MBBR对制药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和pH对硝化反应的影响以及主要污染物CODcr和NH_4+-N的去除效果和负荷关系。结果表明,在两级MBBR总HRT为6.75+-N的去除效果和负荷关系。结果表明,在两级MBBR总HRT为6.759 h,CODcr8009 h,CODcr8001 100 mg/L、NH_41 100 mg/L、NH_4+-N在40+-N在4060 mg/L的水质条件下,该工艺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cr,且能够高效的去除NH_460 mg/L的水质条件下,该工艺不但能够稳定去除CODcr,且能够高效的去除NH_4+-N,平均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87%和91.5%,且系统脱除CODcr和NH_4+-N,平均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87%和91.5%,且系统脱除CODcr和NH_4+-N的负荷高,系统CODcr容积负荷平均为2.2 kg COD/(m+-N的负荷高,系统CODcr容积负荷平均为2.2 kg COD/(m3·d),填料表面负荷平均为15.8 g COD/(m3·d),填料表面负荷平均为15.8 g COD/(m2·d)。NH_42·d)。NH_4+-N容积负荷平均达到0.13 kg NH_4+-N容积负荷平均达到0.13 kg NH_4+-N/(m+-N/(m3·d),填料表面负荷平均达到0.89 g NH_43·d),填料表面负荷平均达到0.89 g NH_4+-N/(m+-N/(m2·d)。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40 kt/a硫黄回收装置尾气焚烧炉后增设的烟气碱洗脱硫单元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主要设备材质选型情况,重点介绍了该烟气碱洗脱硫单元的运行情况及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烟气碱洗脱硫单元投运近六年来,整体运行稳定,针对烟气碱洗塔压降上升、液位波动及含盐废水超标等问题,通过采取工艺优化、设备改进、操作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烟气碱洗脱硫单元运行的可靠性,排放尾气的ρ(SO2)由碱洗前300 mg/m3降至15 mg/m3以下,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脱硫工艺采用HPF法,为了有效降低脱硫液中悬浮硫的含量,通过将再生塔鼓风强度控制在100~110m3/m2;对再生塔扩大区硫膏进行冲洗;加强熔硫操作;将再生塔顶部泡沫层厚度控制在30~40 cm后,脱硫液中悬浮硫含量可以稳定在0.2 g/L以下。此外,对熔硫釜清液系统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工人劳动量并改善了现场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