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在氯化锌溶液中的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种有机过氧化物(OPO)和有机还原剂(ORA)组成的新引发体系,在ZnCl2溶液中研究了AN-MA-IA的溶液共聚合反应。结果表明,初始聚合反应速度与两种引发剂各自浓度的1/2次方成正比,与单体浓度[M]的3/2次方成正比,并求得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9.91kJ/mol。聚合体浆液稳定,可直接纺丝。  相似文献   

2.
极性和非极性单体对丙烯酸酯共聚物粘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几种极性和非极性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含-OH)、丙烯腈(AN,含-CN)、丙烯酰胺(AM,含-CONH2),苯乙烯(St,含-Ar)、丙烯酸(AA,含-COOH)等对丙烯酸酯共聚物粘结性能的影响。文中分别考察了含有一种和两种上述单体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粘结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含有AN,AA,AM单体的共聚物,其内聚强度和剥离强度均较大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P(BA—St—MBDM)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其抗静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盐(简称MBDM、(CH2=CCH3-COOCH2N(CH3)2-nC4H9)^+Br^-)为共聚单体,N-甲基-N-十六烷基吗啉硫酸甲酯盐作乳化剂进行自由基型乳液聚合,研究了影响聚合速度、共聚物[η]和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阳离子共聚物乳液。所得乳液经稀释后对不同织物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  相似文献   

4.
以煤油为油相,以Span80与Twen60为复合乳化剂,对AIBN引发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宏观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Rp∝[M]1.50[I]0.69[E]1.56,聚合表观活化能为68.8KJ/mol,并且发现聚合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恒速期。同时对KPS引发聚合体系亦进行了比较考察。最后对乳胶粒作了初步讨论,发现每个粒子内所含的大分子链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种端羟基低聚物进行氯乙酰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端基氯的低聚物,然后以这些含端基氯的低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在CuCl/bpy存在下引发苯乙烯的ATRP反应,得到ABA嵌段共聚物。用^1H-NMR分析证明了聚合物的嵌段结构,以SEC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发现嵌段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体转化率成正比,并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论值M↑-n,th=(Δ[M]/[oligomer-Cl])  相似文献   

6.
环氧交联型低温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临  李效玉 《弹性体》1998,8(2):7-11
本文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共聚单体,以GMA或AGB为硫化点单体,采用乳聚法合成了含环氧交联点低温(Tg=-28℃)丙烯酸酯橡胶(ACM)生胶凝胶含量小于1%,并用IR^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DSC测定出共聚物的Tg为-28℃,并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对生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催化作用下的丙酮与柠檬醛缩合生成假性紫罗兰酮这个反应体系,研究了均相与液液非均相状态下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反应动力学的总关联式:d[P]=dt={k1βk3β[A][OH^-][C]/(k2β[H2O])}{(RV+1)(RVζ4+1)/[(RVζ1+1)(RVζ2+1)]}并获得了均相与非均相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06.48和37.24kJ/mol,同时讨论了均相与非均相体系对  相似文献   

8.
自交联型SBS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粘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混合溶剂中了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酸胺(N-MAA)进行四元接枝共聚的反应条件及其产物的粘接性能。讨论了引发剂浓度、交联单体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BPO用量为SBS用量的1.8%—2.2%;交联单体N-MAA用量为SBS用量的16%—1.8%;BA/(BA+MMA)用量比为35%;反应时间为35—4.5h;反应温度为80—85℃。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分析鉴定。性能测试显示出该四元接枝共聚物对聚氯乙烯、SBS等难粘材料有较高的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9.
N,N′—间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对EPDM交联及网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DR2000型无转子流变仪及圆盘仪转子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测定并计算了N,N′-间苯基双马来酰亚胺(MPBM)对EPDM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交联反应速率常数和表面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BM能有效地降低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增加交联密度,平衡应力-应变及平衡溶胀实验结果也同样表明加入MPBM使EPDM硫化胶的网状结构参数增大。证明具有双官能度的MPBM对于主链饱和的E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Nd(naph)3-碳笼烯衍生物(C60Xn)-Al(i-Bu)3催化体系引发异戊二烯溶液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在低转化率条件下,体系呈现稳态聚合特征,测量聚合反应速率方程为Rp=Kp[Nd]^1.8[M]0,表观活化能为27.7kJ/mol。体系具有聚合活性的高温稳定性和准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混合溶剂乙酸丁酯/二甲苯质量比为1∶1,过氧化苯甲酰(BPO)为1%,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比)为62∶38,反应温度为133℃时,可获得转化率为95.3%、[η]为0.16dL/g的St-BA-HEA共聚物。该共聚物(HEA的结合量为2%~4%)在同一溶剂中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聚醚型二异氰酸酯(PEDI),当—NCO/—OH摩尔比为1.2~1.5∶1,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用量为0.3%~1.0%时,可于室温下交联,交联度为58.3%~59.1%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室温快速交联一直是涂料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加入光活性乙烯基不饱和交联单体和与可见光匹配的光敏引发剂,共混后涂膜并在室温自然光下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为光引发剂,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单体时,2~3小时乳胶膜交联程度大于50%,8小时内交联程度大于80%。  相似文献   

13.
DBN的合成及其在甲醇醇碳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泉  吴玉塘 《化学试剂》1994,16(2):68-70,117
建立了一个高收率、重复性好的1,5-二氮杂双环[4,3,0]壬烯-5(DBN)的合成方法。所得产物DBN及中间产物均经红外光谱验证。考察了DBN有DBN添加环氧丙烷(PO)体系对甲醇羰化合成甲酸甲酯(MF)反应的催化作用。数据表明DBN添加添环氧丙烷体系的活性高、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4.
DBN的合成及其在甲醇羰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高收率、重复性好的1,5-二氮杂双环[4,3,0]壬烯-5(DBN)的合成方法。所得产物DBN及中间产物均经红外光谱验证。考察了DBN及DBN添加环氧丙烷(PO)体系对甲醇羰化合成甲酸甲酯(MF)反应的催化作用。数据表明,DBN添加环氧丙烷体系的活性高、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5.
铝改性硅溶胶胶粒组成与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T-IR,^27Al-NMR和^29Si-NMR研究了不同Al/Si摩尔比的铝改性硅溶胶胶粒结构。结果表明:在Al/Si比为0.2 ̄0.5的范围内,铝改性硅溶胶胶粒中Al主要是以在第二配位圈上与[SiO4]四面体相连接的[AlO4]四面体的形式存在;Al/Si比的不同,其中铝硅酸阴离子结构也各异,根据^29Si-NMR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定量计算出各种结构的铝硅酸阴离子的分布;IR谱的840 ̄13  相似文献   

16.
[(EDTB)M](CH3COO)2和H3PMo12O40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EDTB)M](HPMo12O40),M为Cu、Co,EDTB为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测定了它们的IR、HNMR、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以及对酯化和乙酸环己酯热消除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α-甲基萘锂(α-MNLi)为引发剂、二哌啶乙烷(DPE)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体系,研究了DPE/α-MNli、聚合温度与聚合物1,2-结构含量关系,合成出1,2一结构近100%的1,2-聚丁二烯(1,2-PB)和1,2-1,4-1,2-PB。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1,4-PB与1,2-PB中单体浓度与反应速率呈一级方程关系;40℃时,生成1,4-PB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M]/dt=0.28[C] ̄0.5[M];DPE用量增大,表观增长反应过度常数K_p ̄η减小;求得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增长活化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紫外光辐照装置,对厚度为0.15mm的PVC[交联剂为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TMPTMA),光敏剂为二苯甲酮(BP)]膜,在N2气氛中进行辐射交联,其交联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较佳交联条件为:PVC100份,BP1份,TMPTMA10~15份,90℃,80s。紫外光交联产生的降解副作用(降解交联比为1.08)比高能辐射交联(降解交联比为1.45)的弱。  相似文献   

19.
SBS/MMA—BA自交联型接枝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和平 《塑料工业》1995,23(3):42-44
在交联单体N-MMA存在下,研究了SBS/MMA-BA四元枝共聚反应及其产物性能,讨论了引发剂浓度、N-MMA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影响,获得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PVC/SBS粘接性能测试表明,共聚物具有初粘力大、剥离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CALIXE[4]ARENEASATEMPLATEFORCONTROLLINGREGIOCHEMISTRYOFPHOTODIMERIZATIONOF9-SUBSTITUTEDANTHRACENELIYI;TONGZHEN-HE(CHEN-HOTU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