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NaOH改性生物质做为型煤粘结剂的成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NaOH溶液改性生物质秸秆作为型煤粘结剂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NaOH溶液浓度以及生物质种类对型煤机械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显微镜、SEN和能谱分析了生物质型煤的成型机理。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改性生物质具有粘结作用;碱液浓度与纤维的降解程度成正比;生物质纤维的降解程度直接影响其制得型煤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1%NaOH溶液改性的稻草秸秆具有较好的粘结性,所制备的型煤机械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生物质型煤的结构特点和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得知生物质可以增加型煤挥发分产率和改善型煤结构,从而影响型煤燃烧特性,使其燃烧特性优于普通型煤。因此,生物质的加入改善了型煤的燃烧特性,有利于型煤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型煤技术研究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生物质型煤是由原煤、生物质和固硫剂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型煤,生物质型煤技术将不可再生物的化石能源与可再生的生物质能结合起来,具有综合利用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介绍了生物质型煤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生物物质型煤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论述了中国发展和质型煤技术的重要性和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生物质型煤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生物质刚性造成生物质型煤膨胀开裂的难题,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生物质秸秆,将发酵改性后的生物质作为添加剂与粉煤按一定比例掺混,冷压成型制得生物质型煤。分析了生物质发酵改性前后形态、结构、发热量的变化,研究了发酵改性生物质对型煤强度、热稳定性的影响,确定生物质型煤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发酵改性后生物质质地密实,膨胀压缩性能得到改善,活化后大粒径为互相缠绕、团聚的丝状物,小粒径铺展效果较好,且具有包覆性;发酵使秸秆组织变得疏松,秸秆茎特有的2230 cm-1红外峰值消失,有利于煤粒与生物质结合,避免了生物质具有刚性造成型煤膨胀开裂;改性前后发热量变化较小,为0.07 k J/g。生物质型煤最佳配比为:煤炭80%,发酵生物质15%,膨润土5%;制得型煤的抗压强度达到1.4 MPa,落下强度高达98.65%,热稳定性达88.4%,工业分析符合DB 13/1055—2009《洁净型煤》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燃烧指数分析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焦作无烟煤、山西烟煤、陕西神木烟煤、平顶山烟煤四种原煤和其生物质型煤,通过不同煤种原煤和生物质型煤的热重分析实验,计算原煤和生物质型煤的着火、稳定燃烧和燃尽特性指数.分析得出:灰分和挥发分是影响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及其燃烧特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成型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小麦秸秆经"水浸-碱煮"处理制备生物质型煤黏结剂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显微观测系统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成型原理.结果表明,生物质型煤的最佳生产工艺为:碱液浓度2%,加热时间2 h,型煤成型压力20 MPa.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型煤,其性能指标和煤质指标满足储存运输和工业锅炉燃烧的要求.改性生物质纤维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是型煤的骨架,黏结剂在型煤内部起黏结作用.型煤成型是其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工业型煤的性能及成型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工业型煤的燃烧角度,介绍了生物质工业型煤所具有的优异燃烧性能及其它特性;同时论述了生物质工业型煤压制的关键设备——GXM600-45工业型煤高压成型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型煤是将煤炭与农林废弃物等可燃生物质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固体成型燃料,是煤炭资源的一种洁净利用方式。生物质型煤技术将中国有限的煤炭资源和农村大量的可再生秸秆林木废弃物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煤炭尤其是低阶煤的高效清洁利用,而且可以实现农林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从发展生质型煤的意义、生物质型煤成型的工艺、黏结剂的选用、燃烧机理以及燃烧特性作了综合叙述,并对生物质型煤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发展生物质型煤,对减小大气污染、改善生活环境、缓解国家能源安全危机和实现中国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燃生物质固硫型煤导热油炉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生物质固硫型煤的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煤料处理、生物质处理以及成型和型煤规格确定等。分析了燃生物质固硫型煤导热油炉的结构形式,探讨了方箱式炉体结构与管架式炉体结构的优缺点,给出了固定炉排和链条炉排两种燃烧方式的燃生物质固硫型煤导热油炉的技术性能参数,研究了导热油炉管内最高油膜温度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了燃生物质固硫型煤导热油炉的除尘脱硫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舒安 《广州化工》2001,29(1):27-28
用CMC作为生物质型煤粘结剂与黄泥生物质型煤进行比较试验表明 ,CMC生物质型煤在防水性 ,防振性能 ,抗压性方面远远优于黄泥生物质型煤 ,燃烧强度相差不明显 ,固硫效率有所提高 ,且可以大大降低粉尘污染。CMC是一种清洁、有效的型煤粘结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台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可以明显的分为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燃烧2个阶段。炉膛温度和成型压力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均有影响,炉膛温度越高,生物质型煤燃烧失重率越大。在实验成型压力范围内,成型压力对生物质型煤燃烧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型煤结构对其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光显微镜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增加,单颗粒生物质型煤煤焦的破裂程度加深,生物质型煤煤焦中的孔隙越发达;在相同的热解条件下,秸秆纤维、粘稠液固化物及煤粒交界处更易产生孔隙。生物质型煤中的孔隙越发达,越易形成立体孔隙网,这些孔隙网络有利于氧化剂及反应产物的输送,从而有利于生物质型煤的燃烧和燃尽。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型煤固硫性能研究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生物质型煤固硫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通过实验研究了 Ca/S,固硫剂种类及型煤含硫量对固硫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硫率随 Ca/S比增大而提高 ,Ca/S=1 .5~ 2范围内 ,固硫率趋于最大值 ,当 Ca/S比大于 2后 ,固硫率随 Ca/S增加的趋势显著变缓 ;在同一 Ca/S比下 ,Ca( OH) 2 的固硫效果最好 ,Ca O次之 ,Ca CO3 的固硫效果最差 ;型煤含硫 3%以下 ,固硫率与含硫量成正比 ,含硫量继续增加 ,固硫趋势不断减缓 .通过对生物质型煤固硫费用的分析 ,得出生物质型煤固硫技术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型复合粘结剂制备生物质型煤,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可行性。该复合粘结剂主要由改性后的生物质和无机固化剂组成,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检测分析型煤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组成,研究复合粘结剂各成分对型煤成型的影响。燃烧前后元素分析得出该复合粘结剂对燃烧前后煤中硫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粘结剂增强了型煤的抗压强度;起粘结作用的主要元素为Mg、Cl;添加复合型煤粘结剂后,固硫率为34%,固硫最终产物为MgSO4,具有良好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型煤燃烧污染特性的理论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生物质型煤燃烧污染特性的理论基础,经大量燃烧污染特性的试验测量及分析,得出一些低氮氧化物和二氧经硫燃烧及型煤配料规律,试验结论与理论分析是相符合的,实测的结论对生物质型煤锅炉设计,燃烧运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笔者对型煤的工艺、燃烧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试验得出了影响生物质型煤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为生物质型煤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改善焦炭质量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国内外配煤及焦炭质量的对比分析和配煤技术进步的回顾,经过多次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指出鞍钢目前改善焦炭质量的途径是优化配煤结构。结合东北煤炭资源特点,分析了优化配煤结构改善焦炭质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粮食干燥装置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干燥机系统能耗高、污染重的现状并根据对现有的塔式粮食干燥装置的考察分析,进行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改造。采取了尾部干燥段和冷却段废气回收、烟气余热利用、设备保温处理和更换高效换热器等措施,使换热器进风口的平均风温比大气温度提高了30℃以上,排烟温度降低了30℃以上,节煤10%以上,废气中的皮屑和粉尘回收率可达80%以上。该技术改造在多个示范库点进行了实施,收到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