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工程物探从学科上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在工程勘察领域它是一种为岩土工程服务的综合技术。本文结合中材国际总承包工程,详细介绍了工程物探(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和方法,经过物探测试成果的综合分析,使工程设计人员对建设场地的地层地貌、岩性、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有了全面的了解,以此指导施工图阶段详勘的工程地质钻探。  相似文献   

2.
《浙江化工》2009,40(12):34-35
一、推广类 1.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2.岩性圈闭有效识别的地球物理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物探就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所谓物探就是指运用物理原理到具体实践活动中,研究地质构造并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勘探中存在的问题。物探的研究基础是各种岩石、矿石的密度、电性、弹性、磁性等物理性质,它用不同物理仪器,采用不同物理方法,探测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物探方法:磁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发射性勘探等。  相似文献   

4.
赵勇 《河北化工》2014,(2):110-113
为了能够快速、精确地找到水库坝体漏水位置,提出了地质、物探综合分析勘察的方法。首先进行工区实地勘察,对坝体的工艺、地层的岩性和构造等进行详细调查,深入分析坝体漏水隐患重点区域,进而构建漏水通道;结合地质分析调查成果,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水库坝体漏水隐患进行勘查。结果表明: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对水库坝体漏水进行勘查具有较高的勘探精度;以地质调查为基础,构建大坝地层节理裂隙渗漏通道极大地缩短了物探勘查所耗用的时间、简化了物探勘查施工难度、降低了物探勘查成果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5.
声电成像测井能有效识别非均质性储层,具有高分辨率、大信息量、直观反映井壁地层变化的新技术。通过简单介绍声电成像测井的原理,重点介绍声电成像解释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分别介绍成像图的形态、地球物理意义、地质意义,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在识别岩性变化、岩性界面归位、识别裂缝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震属性是勘探生产过程中应用得最普遍的物探手段之一,应用地震属性可以预测物源方向,沉积特征、储层发育情况,甚至是地层所含流体性质。影响地震属性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地震资料自身的品质因素外,岩性变化,孔隙发育情况,孔隙中所合流体性质等对地震属性的影响也是非常密切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地震属性往往是资料品质和地层物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而地质家们要求知道的又是单一的物性信息,这就使得物探工作者倍感困惑。本文从模型出发,用模拟的手段分别模拟了地下地层在矿物组分、孔隙度大小以及孔隙中所合流体性质发生变化时,岩石本身的地球物理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地震属性的变化情况,最后,介绍了应用该研究成果在海拉尔盆地贝中地区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蒙古国塔南凹陷是复杂的断陷型盆地,存在构造、地层、岩性等多种类型的圈闭,该地区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在南屯组地层,结合该区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的实际情况,通过测井资料的分析,针对储层复杂、要求分辨率高特点,合理提取和表征能反映储层特征的地球物理信息,建立南屯组地震可操作模型,采用曲线构建等技术进行反演,纵向上落实储层相对较好的层段,平面上立足物性相对较好的区域,落实砂体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云南化工》2017,(12):20-22
以数字地质调系统(DGSS)的地球物理剖面平面图制作功能基础,结合Section软件的数据投影功能,实现物探渐变色剖面平面的简便制作,为地球物理制图工作者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制作渐变色剖面平面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石油工业中广泛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采用地震勘探方法来寻找地下构造和地层岩性圈闭,然后才拟定井位进行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除地震勘探方法外,还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法勘探。重力、磁力和电法等勘探方法精度低,成本也低,故多用于勘探初期研究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露天边坡开挖过程出现数次滑坡的情况,根据坡体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条件,运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锚杆、预应力长锚索、格构梁和压力灌浆为主、结合坡谣防护等辅助措施的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工程治理措施的加固效果,保证了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7,(7):124-125
水资源的匮乏始终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运用,对地下水的勘查效率和精确度大大提升。通过地理物理勘查方法在水文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对水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利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红层软岩滑坡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层软岩岩体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弱、水敏感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差、滑坡灾害严重,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红层软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地质环境条件是形成红层软岩滑坡的控制性因素,岩体强度特征决定滑坡的力学变形机制。不同变形、破坏条件影响红层软岩滑坡运移机制与特征。红层软岩岩层层面在各种地质营力的长期作用下逐步演化为滑动面。本文在区域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红层软岩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宋广升 《河北化工》2013,(7):59-60,134
煤矿工作面回采之前急需探测其内部含水隐伏构造及顶、底板岩性的变化,预防发生突水事故。采用单一的探测技术难以解决复杂的矿井地质问题,在邯矿集团下属矿井采用瞬变电磁、坑透、高密度电测深综合物探技术,对井下工作面煤层进行透视及巷道底板、超前、侧向探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三维空间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7,(9):94-97
在分析广昌县南坑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进行了预测,针对滑坡特征,提出了相关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集油田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段,由于断裂系统发育、多物源砂体相互叠置、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制约了该区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本文通过开展小层细分对比、精细构造解释及新老钻井动静大衣态分析等手段加强了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发现与浅层一样,深层油气同样富集在王集宽缓鼻状构造背景之上,但成藏条件明显不同:①深层源于西北张厂三角洲砂体与北东向断裂容易形成复合圈闭,导致油气主要赋存于鼻状构造西翼及轴部南段;②剖面"椅式"、平面"弧形"的北东向断裂系统由于倾角变缓处使断层能够有效封堵,形成油气富集带。根据这一研究成果部署勘探,不但新钻井效果显著,滚动探井成功率高达79%,发现一批新油层,而且老井重新评价,解放了一批油层,新增探明储量430万t,含油面积6.9km2,有效的指导了深层系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6.
周建平 《云南化工》2010,37(5):20-23
舒家山尾矿库是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的磷矿石擦洗尾矿排放储存库,安全运行十八年无事故。库区属山谷型四等尾矿库,天然地形有利。库区及分水岭地带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构造和构造破碎带,岸坡无显著的滑坡或崩塌,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库区无地下水出露,也无较大的地下径流,无稳定含水层,封闭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坝址岩层连续稳定,砂岩、泥岩互层状产出,软硬相间,建基面形成起伏差,对坝基稳定有利,地质条件有利库区稳定。  相似文献   

17.
宁创  张丽伟  高候林  赵华胜 《广东化工》2012,39(5):88-89,100
灰色理论评价储层解释系统从油藏工程的基本概念出发,以测井解释理论、方法为依据,采用新的测井储层精细评价分析方法、技术及准则,自动拟合储层地质参数解释模型,生成岩性评价指标和系数。文章利用灰色理论评价储层系统,结合中原油田203断块测井资料、实际岩心资料及有关地质参数,通过匹配、拟合和提取参数,以统计分析特征值及其准确率、进行该区块岩性综合解释。岩性评价结果和钻井取芯分析结果吻合率达85%以上,为该区块进一步勘探,制定开发方案奠定了基础。此外,利用灰色理论和方法划分地层岩性和岩性组合时,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岩性柱状图和岩性描述,为多参数储层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它不仅可用于油、气、水的综合评价,而且还能分析沉积环境,绘制油田岩相图件,进行井组间对比,确定勘探油气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7,(7):121-123
那罗寨煤矿位于云贵高原的贵州六盘水市,该矿煤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实验采用矿井无线电波透视仪法及矿井直流电法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工作面探测,为贵州煤矿不稳定煤层工作面回采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冼伟东 《河北化工》2014,(11):56-60,62
详细介绍了钱家营矿1495E地质异常体综合探测情况,为了查清地质异常体的空间分布及其导含水性,相继运用了井上三维地震、微动探测及井下直流电法、瞬变电磁等物探技术对异常体进行综合探测分析,再通过井下钻探验证成果,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分布、赋水和导水情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同时阐明了综合物探技术在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学明 《广州化工》2014,(11):161-163
黄土地区地质结构具有湿陷性、黄土潜蚀和陷穴及低承载能力的特点,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的石油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针对黄土地区滑坡、高陡边坡、黄土冲沟、崾岘等特殊危险地质条件,提出了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预防治理措施;鉴于黄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石油化工管道施工完毕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植被恢复策略,针对黄土盖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等地形条件提出了植被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