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 “多规合一”视角,以寿县为例,通过整合“多规”基础数据、技术要求和管控措施,构建以 ArcGIS 技术为平台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多规”管控措施对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进行优化和修正,形成各部门统一共识的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线,达成空间管控的一致性,为县级城市全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分析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根据分异性、地带性、等级性、共轭性、主导因子及县域完整性等原则,参考我国各类生态及自然区划成果,建立基础图谱数据库;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分区单元,搜集了全国2861个县级行政区的基础资料,建立专题图谱数据库;采用GIS技术,选择气候、植被、土壤、地貌、土壤侵蚀类型、人口密度等关键性指标,通过因子叠加的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将全国(除台湾、海域)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半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和14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湿润、半湿润生态修复类型区自然条件好,可以植树造林;而在半干旱、干旱生态修复类型区仅能在局部地段植树,但不宜大面积造林.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与保护对旅游型乡村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综合考虑研究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反映旅游型乡村生态特征的6个生态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河流水域、生物多样性、坡向和坡度,以此构建卧龙村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和RS,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卧龙村村域具有高度的生态敏感性,其中极高、高度敏感区累计占区域总面积的47.21%,不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极少,总计占区域总面积的20.15%。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与旅游型乡村开发建设需求,提出“分区建设”的用地策略,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区域、保障村域生态安全奠定基础,实现卧龙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 GIS 等技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集合的方法对常州市区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置,对常州市区进行生态分区,提出各生态分区空间管制措施并进行空间格局优化,为常州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直接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焦作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先进的GIS技术,采用因子叠加法,对焦作市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焦作市生态敏感性模型.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最敏感区、次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提出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区空间功能区划和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最敏感区和次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7%,显示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总体适中.  相似文献   

6.
以佛山市担担沙岛为例,构建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的河心岛生态修复模式。河心岛生态修复模式包括开展生态调查和恢复条件评估、合理确定生态修复目标、划定生态修复策略分区、面向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植被配置和面向长效机制的河心岛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五大模块。该生态修复模式为河心岛生态调查与评价、生态修复目标确定、修复策略分区、生物多样性营造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提供范式,为河心岛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也可为其他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首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规划,保障区域性的生态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生态质量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建立鄱阳湖经济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模型,对区域内的九个地级市的生态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该区域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生态功能的合理分区充分体现了"分级、分类、分区、分期"的水环境管理思想,是开展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综合调查分析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水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结果,以ArcGIS软件为平台,运用数据融合技术,对松花江流域的生境维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产维持和城市支撑维持五种水生态服务功能进行重要性等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松花江流域分为65个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与以往方法相比,本研究运用了数据融合技术,评价因子在考虑自然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兼顾社会经济因素对功能区重要性等级的影响,并将多源数据融合,综合考察其对分区结果的协同影响作用,因此,评价过程更加直观,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和有效.针对分区结果的分析,给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的合理建议.分区结果有助于识别水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状况,为河流健康评价奠定基础,同时,为松花江流域实施水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三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和GIS空间分析从“三生空间”视角对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炎陵县85%的村镇用地处于适宜状态(包括最适宜、高适宜),但策源乡和垄溪乡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相对突出,其中策源乡生活适宜性较低,垄溪乡生态适宜性较低;炎陵县“三生空间”土地利用适宜性分布存在空间差异,生活、生产适宜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炎陵县西北部,生态适宜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炎陵县东北部;影响炎陵县“三生空间”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中心城区可达性(B1)和交通干线可达性(B2)是影响生活适宜性评价的两个主要因素;耕作收益率(B7)是影响生产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影响生产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素是生态不适宜面积(B10)和坡度大于25°的用地比例(B11)。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镇土地利用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特点,利用生态位构建理论以抗震防灾场地为对象,系统地分析了生态位内涵的发展、生态位构建的机理,以及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与环境变化间协同进化的特殊规律,提出用土地利用抗震防灾场地生态位的适合程度测定其进化惯量,用现实生态位对其最佳生态位的偏离程度测定其进化动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实例计算与分析,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防灾适宜性评价与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内蒙古林西县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直接威胁着区域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该文以古林西县为研究区域,探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及其成因。在分析林西县生 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林西县 区域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生态脆弱度较低,微度和低度脆弱区共占55%以上,极度脆弱区仅占5%左 右。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西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建 设治理的重点方向,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辨识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综合评定其适建水平、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立足于损益分析视角以五大连池为例,借助RS与GIS技术,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保护4个方面构建17个因子的用地扩低张阻力赋值体系,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村镇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覆盖过程,探讨空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的潜在趋势,据此通过损益模型划定镇域空间适建类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五大连池镇Ⅰ类(高适宜建设区)、Ⅱ类(较为适宜建设区)、Ⅲ类(较为不适宜建设区)、Ⅳ类(不适宜建设区)用地面积为41.01、138.97、387.85、492.26 km2,分别占镇域面积的3.86%、13.11%、36.59%、46.44%,划分结果可为镇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空间管制规划提供辅助判别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其过程多以定性分析的图示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低碳生态技术支撑.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通过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3条量化的规划策略:借助生态足迹法探讨碳排放水平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关系,明确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对碳耗量的影响;通过GIS法划定生态敏感区,建立城市碳汇系统,确定城市的景观格局;采用瓶颈指数法,找到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低碳生态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将会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使一些定性的规划意向转化成为切实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理念的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鹤壁鹤淇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为例,利用生态的设计理念与技术,从现状生境调查,基地适宜性分析,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保护对策,景观生态格局构建,循环经济等方面分析鹤淇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方案的生态理念的运用.结果表明,基于以上生态设计方法的利用,既能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的基础上,应用2861个县级行政区的专题图谱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14个生态修复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针对各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问题及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及主要措施。分析生态修复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得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需尊重自然地带性分异规律,按照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方能更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协调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加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安庆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用地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地质灾害、农田保护、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4类要素作为生态保护的"源",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安庆市规划区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临界安全区及安全区4个级别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动力因子,进行可建设用地经济敏感性评价,最终确定安庆市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严格限建区、限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基于分区结果叠加城镇已建区,对研究区禁建边界、挖潜边界、扩展边界、整理边界及限制边界等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从而为安庆市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与区别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在搜集区内各部门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评价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数值无量纲化、数据格式统一、坐标统一后,基于GIS平台进行因子的加权运算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结果表明,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生态环境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符合区域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浅层地热能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前景,并将ArcGIS软件应用于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中.根据浅层地热能开发特点和研究区资料选定评价因子,在评分系统和权重系统的基础上确定了各个评价因子的综合得分,利用ArcGIS9.3软件快速读取属性数据,并完成矢量数据的转换处理、图形处理、空间叠加等操作.评价结果显示,银川市大部分地区适合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ArcGIS适用于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为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脆弱性等级,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从自然成因、社会成因和经济成因3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基地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较差,大部分地区属于较强度生态脆弱区。分析了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发生机制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生态治理的重点方向,为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岷江流域从地理单元上横跨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 成都平原区、 盆中丘陵区和川西南山地区, 涵盖了森林、 草地、 湿地等多种类型, 生态结构复杂, 生态系统完整。以岷江地区为例,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 技术, 综合运用生境质量模型,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根据粒度反推法提取生态源地;依据景观类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风险性和地形因子构建最小阻力面模型;采用电流电路理论和生物物质流动模型构建研究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模型。最终识别得到生态源地面积7 111. 3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2. 23%;生态廊道总长3 713. 62 km,沿岷江水系分布明显;结合国内生产总值对区域内断裂点分级得到待修复的生态断裂点共36 处,其中四级断裂点5 个,综合识别得到沿岷江干流分布区宏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岷江流域自然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指导,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